张习超 关统伟 郑国成
摘要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案对辣木营养生长和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50%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不施任何肥料。结果表明,50%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处理的辣木,株高(56.35 cm)、茎围(7.57 mm)、叶片数(375.00片)、分枝数(18.33条)、干物质产量(1 101.75 kg/hm2)、碳水化合物含量(312.95 mg/g)、酚类化合物含量(17.53 mg/g)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2.118 mg/g)均最高,且抗氧化活性也最高,对DPPH和ABTS表现出最佳的清除能力;单施化肥的辣木,粗蛋白含量(9.99 mg/g)最高。综合表明,50%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辣木的营养生长、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辣木;有机肥;化肥;施肥方案;营养生长;抗氧化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136-02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为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速生乔木,具有喜温耐旱、耐贫瘠、生境范围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1],产于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目前已被世界上逾30个国家引种[2]。现有的数据表明,辣木干叶粗蛋白含量达30.3%,同时含有19种氨基酸、17种脂肪酸,含有丰富的VE和β-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均处于较高的水平[3]。新鲜辣木嫩叶具有高蛋白质、低纤维的特点,符合优质蛋白质饲料的标准,可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4]。同时,辣木叶片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如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等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抗氧化物质[5]。抗氧化物质是具有延缓或阻碍氧化损伤作用的一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由于其作用形式的变化而影响脂质过氧化的机制,通过中和自由基或通过抑制其产生的损害,可以实现活畜的疾病预防[6]。
辣木是一个速生性树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关于其植物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施肥条件下辣木的营养生长指标和抗氧化性,并结合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旨在明确不同施肥条件对辣木营养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提出试验区所代表的土壤肥力状况下辣木生长适宜的施肥方案,为辣木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设置在乐山市金口河区辣木种植基地,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试验地年平均气温在16.5~18.0 ℃之间,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夏、秋季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冬、春季仅占20%,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00 d以上。试验地土壤含有机质11.0 g/kg、全氮0.081 g/kg、速效钾121.2 mg/kg、速效磷52.4 mg/kg、碱解氮42.7 mg/kg,pH值6.85。
1.2 试验材料
供试辣木苗由会东县金城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辣木种子于2017年5月中旬进行营养袋育苗,6月营养袋苗定植,选用株高和冠幅基本一致的健康苗,种植间距25 cm×25 cm,定植后保持84 d的营养生长。有机肥[有机质48%、全氮3.1%、全磷(P2O5)0.8%和全钾(K2O)6.3%]由成都华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化肥由四川普诺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各处理间保持氮磷钾肥等量原则,均为270 kg/hm2,有机肥处理不足部分用化肥补齐,有机肥中含量超过270 kg/hm2的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一次性施作基肥,化肥分2次施用,第1次在辣木苗移栽前施50%作为基肥,第2次在辣木移栽42 d后施用。共设4个处理组,即CK:不施任何肥料;T1:单施有机肥;T2:单施化肥;T3:50%有机肥+50%化肥。3次重复,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666.7 m2。
1.4 測定方法
结果按3个重复的平均值计算,生长参数和化学成分的数据在辣木保持84 d营养生长后进行测定。辣木的营养生长参数中,高度采用卷尺进行测量,茎围采用游标卡尺测定,叶片数和分枝数通过计数确定。辣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5—2016)标准,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采用普鲁士蓝法[7],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参照Singleton等[8]的方法,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参照吴聪华等[9]的方法,DPPH清除能力测定采用宁 杰等[10]的方法,ABTS清除能力测定采用钟方丽等的[11]方法。
1.5 数据处理
采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采用SPSS19.0软件作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木生长的影响
施肥处理组辣木在株高、叶片数、茎围和分枝数方面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表1)。其中,在株高和叶片数方面,T1组较T2组和T3组低,差异达显著水平;在茎围和分枝数方面,施肥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3组在株高、叶数、茎围和分枝数方面均居最高,说明有机肥和化肥混施对辣木营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木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CK、T1、T2、T3组辣木干物质产量分别为799.50、920.40、1 015.05、1 101.75 kg/hm2(图1),3个施肥处理组干物质产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其中,在施肥处理组中,以T1组的辣木干物质产量为最低,T3组的辣木干物质产量为最高,且3个施肥处理组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木化学成分的影响
辣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表2),T2组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9.99 mg/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个处理组辣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酚类化合物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T3组>T1组>T2组>CK组。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组辣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说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明显促进辣木中碳水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增加。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木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由表3可知,有机肥和化肥配施(T3)对DPPH和ABTS产生了最佳的清除能力,具有最佳的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和ABTS的IC50值分别为44.11、27.52 ?滋g/mL;T2组在3个施肥处理组中抗氧化能力最差,清除DPPH和ABTS的IC50值分别为54.35、44.65 ?滋g/mL。说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有效提升了辣木叶片的抗氧化能力。
3 结论与讨论
与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或不施肥处理组相比,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辣木的营养生长有更好的效果,植物高度、茎围、叶片数和分枝数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组。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化肥辣木的干物质产量较单施有机肥处理高,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辣木的干物质产量较单独施用有机肥或单独施用化肥高。有研究表明,对党参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促进作用顺序为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12];不同施肥处理组中,有机肥、无机肥配施较其他组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环境[13];玉米农田配施堆肥与化肥能显著提高生物产量和总经济收入[14]。本试验中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更加促进辣木的营养生长,具有明显的增产效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试验中,单施化肥辣木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在次生代谢物质随环境条件变化的生理机制方面,曾提出了有意义的假说,其中碳素/营养平衡(CNB)假说成功地预测了许多有关营养、光照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当N快速获得时,植物会主要趋向于制造含有高N含量的化合物(例如用于生长的蛋白质);当N可用性降低时,植物会制造更多的含碳化合物,例如淀粉、纤维素等次生代谢产物[15],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化肥中的N素较有机肥中的N素更容易被辣木吸收利用,因而单施化肥产生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单施有机肥和施50%有机肥+50%化肥则产生了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杨天怡等[16]研究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翠红番茄品种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有机肥配施化肥组>单施化肥处理组。很多黄酮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都有抗氧化性[17],罗世琼等[18]研究表明,施肥尤其是有机肥、无机肥配施通常能提高黄花蒿总多酚和猫眼草酚的含量和累积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本试验中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T3组辣木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并且抗氧化能力也表明施50%有机肥+50%化肥T3组的抗氧化效果最佳,说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明显提高了辣木的抗氧化能力。
4 参考文献
[1] 陆斌,宁德鲁,杜春花,等.云南的辣木引种试验初报[J].西部林业科学,2007(4):20-25.
[2] 段琼芬,陈思多,马李一,等.开拓辣木饲料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9(1):10-12.
[3] MOYO B,MASIKA P J,HUGO A,et al.Nutri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Moringa(Moringa oleifera Lam.)leaves[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11,10(60):12925-12933.
[4] 吴頔,蔡志华,魏烨昕,等.辣木作为新型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3(3):503-511.
[5] 陈逸鹏,梁建芬.辣木叶功效及相关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14):201-205.
[6] 杨杰,沙金丹,高翔,等.黄酮类化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J].动物营养学报,2017(12):4295-4300.
[7] HORACE D GRAHAM.Stabilization of Prussian blue color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phenol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2,40(5):801-805.
[8] SINGLETON V L,ROSSI J A.Colorimetry of total phenolics with phosp-homolybdic-phosphotungstic acid reag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 Viticulture,1965(16)16:144-158.
[9] 吳聪华,程华,李琳玲,等.药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9):34-38.
[10] 宁杰,岳蜂,巴媛媛,等.甜菊叶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1(6):27-34.
[11] 钟方丽,王文姣,王晓林,等.锦灯笼宿萼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7(6):397-401.
[12] 胡佳栋,毛歌,张志伟,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党参产量和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15):2946-2953.
[13] 向秀媛,刘强,荣湘民,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湘北早晚稻作用特点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7):59-62.
[14] 王辉,晋小军,唐文文,等.堆肥与化肥配施对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2):78-82.
[15] HEMS D,MATTSON W J.The dilemma of plants:to grow or to defend[J].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92,67:283-335.
[16] 杨天怡,刘岳飞,李彩媛,等.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6(9):2100-2105.
[17] 刘芸,任慧婧,黄锴,等.大孔树脂纯化芫荽总黄酮及芫荽总黄酮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5(8):43-47.
[18] 罗世琼,袁玲,吴叶宽,等.黄花蒿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对施肥的响应[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493-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