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超
赏瓶是清代雍正年间新出现的一种器型,是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其原名见于清晚期所署的名签,称“玉堂舂瓶”。因雍正帝专用于赏赐功臣,如《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将赏用瓷瓶烧造些来”,赏瓶成了玉堂春瓶的专指代称。
赏瓶的纹饰讲究,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缠枝莲纹,取其“清廉”之意。
赏瓶的造型为撇口,细长颈,圆腹,圈足,自雍正创烧后,每朝相袭,名称、器型和用途都不曾改变过,品种以青花为主,后期亦多见粉彩与单色釉地描金。
青花赏瓶有两种制式:一种为雍正创烧,腹部绘单层缠枝莲纹,其肩部有两道凸弦纹,器型较为硬朗;另一种为乾隆创烧,腹部绘双层缠枝莲纹,肩部没有凸弦纹,颈部线条更为流畅,腹部更接近球形,外足墙起一道唇边,整体器型更为秀美。
青花赏瓶的发色从雍正的蓝色发展到宣统的蓝中带黑,重笔点染的手法越往后用得越多,釉面逐渐变薄,胎质也由紧密逐渐变得疏松。
下文对清朝历代赏瓶略作介绍。
一、雍正赏瓶
雍正赏瓶国内仅见广州市文物总店藏有一只(图一),极其珍贵。其肩部有两道凸弦纹,器外绘青花纹饰。口沿下绘海浪纹及如意云头纹,颈部绘蕉叶纹及回纹,肩部绘缠枝莲纹及如意云头纹,腹部绘单层缠枝莲纹,胫部绘变形莲瓣纹,外足墙绘卷草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
二、乾隆赏瓶
乾隆赏瓶有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等品种。
乾隆青花赏瓶发色浓艳微带浑融,胎釉光润坚致,宝光内蕴,纹饰绘画精细,花大叶小,虽繁密而不觉凌乱,尤其枝叶绘画笔意流畅,飘逸自然,点涂技法运用自如。
乾隆青花赏瓶有两种制式,一种承袭雍正旧制(图二),肩部有两道凸弦纹,腹部绘单层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另一种制式为乾隆本朝新创(图三),肩部没有凸弦纹,腹部绘双层缠枝莲纹,颈部线条更秀美,腹部圆浑,外足端起唇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乾隆青花釉里红赏瓶及斗彩赏瓶,仅见西藏博物馆藏有两只,十分珍贵。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赏瓶(图四),肩部没有凸弦纹,口沿及足墙绘青花卷草纹,颈及腹部以青花绘枝叶,釉里红绘莲花,肩部青花釉里红绘如意云头纹,胫部青花绘变形莲瓣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乾隆斗彩缠枝莲纹赏瓶(图五),肩部没有凸弦纹,通体以斗彩装饰缠枝莲纹,辅以变形莲瓣纹,如意云头纹和夔龙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三、嘉庆赏瓶
嘉庆赏瓶主要有青花和粉彩两种。
嘉庆青花赏瓶(图六)呈色纯正妍丽,釉质温润洁净,画风与前朝相袭,然略觉繁密,花朵无前朝饱满之状,花瓣尖圆,叶子变大。
嘉庆青花赏瓶承袭乾隆新制式,肩部没有凸弦纹,腹部绘双层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嘉庆粉彩双龙纹赏瓶(图七),整器以粉彩绘双龙纹,辅以番莲纹、如意云头纹、变形莲瓣纹等。内壁及外底施松石绿釉,外底矾红彩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四、道光赏瓶
道光赏瓶的品种主要是青花,器型与嘉庆相近,但颈部较嘉庆稍粗,腹部下敛,整体造型仍美观得体。青花发色妍丽明亮,纯正深沉,釉质浆白莹润,花叶俱大,布局疏朗,稍觉留白太过。
道光青花赏瓶的制式有两种,一种承袭雍正制式(图八),肩部有两道凸弦纹,腹部绘单层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另一种承袭乾隆新制式(图九),肩部没有凸弦纹,腹部绘双层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五、咸丰赏瓶
咸丰赏瓶的品种仅见青花,其风格一如道光,外形又在其之上。
纹饰的画法与前朝截然不同,构图亦较前朝疏朗。纹饰已不见有细碎的花叶,线条清晰明快,花朵的画法以渲染为主,并有浓重的青花点饰,花心留白,有夸张的莲蓬。青花发色鲜艳。
咸丰青花赏瓶承袭雍正制式(图十),肩部有两道凸弦纹,腹部绘单层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咸丰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咸豐朝仅11年,时间较短,又逢太平天国运动,社会动荡,致官窑瓷器生产数量急剧减少,故咸丰赏瓶较为少见。
六、同治赏瓶
同治赏瓶的品种主要是青花,构图疏朗,花朵圆润,没有细碎的叶片,线条呆板。与前朝相比,层次不甚丰富,主花变形,缠枝的枝蔓纤弱无力,花心少有留白。青花发色浓艳泛紫,胎釉均为晚清特征,釉色白中带浅灰。
同治青花赏瓶制式有两种,一种承袭雍正制式(图十一),肩部有两道凸弦纹,腹部绘单层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同治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另一种肩部没有凸弦纹(图十二),通体以青花绘双龙戏珠纹,辅以云纹、火纹、海水江崖纹与回纹边饰。外底青花书“大清同治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七、光绪赏瓶
光绪赏瓶的品种较为丰富,除了常见的青花,尚有粉彩、霁蓝釉、霁蓝釉描金、霁蓝釉粉彩等。
光绪青花赏瓶的器腹主题纹饰与前朝相近(图十三),但画法不尽相同,花瓣边缘的尖锐与前朝的圆润形成强烈对比,花朵的层次明显好于前朝。发色洋蓝艳丽,胎体厚重。器型与前几朝相比,器身较为纤瘦,腹部上移,感觉没有前朝丰满。
光绪青花赏瓶承袭雍正制式,肩部有两道凸弦纹,腹部绘单层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光绪霁蓝釉赏瓶(图十四),肩部有一道凸弦纹,这种制式前朝没有。通体施霁蓝釉,外底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光绪霁蓝釉描金双龙戏珠纹赏瓶(图十五),肩部有一道凸弦纹,通体以霁蓝釉为地,自上而下以描金绘制如意云头纹、八宝纹、宝相花纹及寿字纹,腹部绘双龙戏珠纹。胫部绘变形莲瓣纹,足墙绘回纹。
清光绪霁蓝釉描金皮球花纹赏瓶(图十六),肩部有一道凸弦纹,通体以霁蓝釉为地,以描金绘皮球花纹,并辅以如意云头纹,缠枝莲托寿字纹,变形莲瓣纹,外底描金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光绪霁蓝釉粉彩桃蝠纹赏瓶(图十七),肩部有一道凸弦纹。通体以霽蓝釉为地,口沿以粉彩绘如意云头纹,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肩部一周绘蝙蝠纹,腹部绘六桃二蝠,胫部绘变形莲瓣纹,底描金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光绪粉彩花蝶纹赏瓶(图十八),口沿以粉彩绘回纹,肩部在红蓝两道卷草纹间绘折枝花蝶纹,颈及腹部绘花蝶纹,胫部绘变形莲瓣纹。外底矾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光绪粉彩双龙戏珠纹赏瓶(图十九),口沿下分别以粉彩绘回纹、如意云头纹,肩部两道描金弦纹间绘缠枝宝相花纹及寿字纹,腹部以矾红彩描金绘双龙戏珠纹,并辅以祥云纹及火焰纹,胫部绘海浪纹,外底矾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光绪粉彩龙凤纹赏瓶(图二十),口沿下分别以粉彩绘如意云头纹、八吉祥纹。肩部两道描金弦纹间绘莲托寿字纹,腹部绘矾红彩龙纹和粉彩凤纹,并间以祥云纹、火焰纹,胫部绘变形莲瓣纹,外底矾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光绪粉彩百蝶纹赏瓶(图二十一),口沿以粉彩绘如意云头纹,颈及腹部绘百蝶纹,肩部两道描金弦纹间绘莲托寿字纹,胫部绘变形莲瓣纹。外底矾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光绪粉彩云蝠纹赏瓶(图二十二),颈及腹部以粉彩绘云蝠纹,余与前者相似,外底矾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八、宣统赏瓶
宣统赏瓶主要有青花和粉彩两种。
宣统青花赏瓶的发色艳紫鲜亮,纹饰简约一如光绪,唯造型不及前者秀雅(图二十三)。宣统青花赏瓶承袭雍正制式,肩部有两道凸弦纹,腹部绘单层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宣统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宣统粉彩云蝠纹赏瓶(图二十四),整器装饰风格与前述图二十二“清光绪粉彩云蝠纹赏瓶”相类,外底矾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
清代赏瓶市场行情分析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的数量约占清代赏瓶的80%以上,所以先谈一谈青花缠枝莲纹赏瓶的市场行情。
由于做工精细,乾隆赏瓶市场价位较高。在2003年的时候,乾隆赏瓶不过15万20万元。随着国内拍卖市场的行情飙升,乾隆赏瓶一路高歌,在行情最高的2010年,能达到200万元人民币左右,7年上涨近10倍。例如香港佳士得2010年舂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Lot1999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以194万港币售出。而近几年由于市场行情低迷,乾隆赏瓶跌至100万元左右。例如北京诚轩2017年秋拍“瓷器工艺品专场”Lot0832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以11 5万元售出。
嘉庆赏瓶的市场价位比乾隆略低,但在清中晚期是最高的,嘉庆一朝的赏瓶质量丝毫不输乾隆,而且嘉庆一朝仅历25年,故其传世品数量比乾隆少得多,因此市场地位很高。例如北京保利2012年秋拍“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专场”Lot5 760清嘉庆青花缠枝花卉赏瓶,以1 15万元售出。
道光赏瓶的烧造质量虽不及前几朝,但由于年份足,道光赏瓶在市场上还是得到认可的,价位在50万元左右。
咸丰一朝内乱频频,御瓷所造无几,据《清档》记载:咸丰三年至四年,景德镇御窑厂正式恢复传统品种烧造共两千一百余件,瓷器品种约有百种左右,然而传世完整者又不及十之一二,故拍场罕见,偶有现身,其价位甚至超过道光。
同治、光绪赏瓶的存世量较大,所以流通性也较好。20年前,光绪赏瓶不过一两万元,在行情最高的2010年,能达到38万元左右,10年上涨近20倍。近几年,由于市场低迷,同治、光绪赏瓶的行情有所回落,价位在25万30万元。
宣统赏瓶的烧造量虽然较少,但价位与同光相近,在30万元左右。
最后谈一谈描金赏瓶和粉彩赏瓶。此类赏瓶不都是作为赏赐之用,更多用于欣赏,市场价位在20万元左右。
清代赏瓶相比其他品种,总体涨幅还是可观的,而且价格较坚挺,是不错的收藏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