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辉|文
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除了要做好顶层设计外,还要善于吸纳员工的聪明才智。图为某企业领导与基层职工座谈。(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
制度的关键是执行,得不到很好执行的制度没有价值,而制度 “接地气”方能行之有效而长远。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除了要做好顶层设计外,还要善于吸纳员工的聪明才智。
第一,充分吸纳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是坚持群众路线、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安全制度的制定与管理也不例外。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应把“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这里面必须要消除3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领导比一般员工能力强,所以听不听员工的意见无关紧要。”二是认为“领导的责任是制定决策,员工的责任是执行决策,让员工参与太多意见,显得自己没能力、没水平。”三是认为“员工参与意见太多,麻烦也多,反而不利于决策和执行。”这3种错误认识与“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是格格不入的。
第二,员工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最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矛盾,因此企业要充分相信员工在解决一切问题上的智慧和能力,不仅要注重在研究决策、制定目标措施等重大问题上,主动征求员工的意见与建议,更要在一些具体制度制定以及解决日常工作的实际困难中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在制度形成的过程中,制定者必须深入基层,博采众议,包括领导干部的意见、普通员工的声音以及关联单位的建议,都要了解,尤其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制度,更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方可实施。
第三,安全制度来自于基层,用之于全员,“接地气”是制度建设的关键。制度制定者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在办公室难以听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只有通过周密而细致的“接地气”,取得对实际情况最基本的知识,才能做出合乎规律的判断,进而制定出更科学的制度来。因此,制度制订要“接地气”,要增强基层员工的参与度,之后再通过顶层设计由专家进行提炼,完善制度条文,最后通过实践,检验制度的执行效果。
第四,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还应根据自身发展而不断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尤其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要积极吸纳广大员工的意见,使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