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2018-09-20 09:40
上海农村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崇明绿色农业

■ 郑 健

2017年以来,崇明区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崇明要“杀出一条绿色农业的血路,闯出一条生态经济的新路”的要求,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把发展现代绿色农业作为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生态岛建设的核心任务来抓,全力以赴打造现代绿色农业高地,打造乡村振兴增长极。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布局,切实推进项目落地

1.制定《崇明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明确工作内容,谋划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方向,抓好重点区域的集聚,形成“两区两带一园”布局,即:港沿镇区域和现代农业园区2个优质农业企业集聚区,港西镇北双村三湾公路和竖新镇仙桥村2个农业合作社集聚带,1个横沙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同时,积极推进“三区”划定工作,锁定9.4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18.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区域面积,确定绿华镇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出台《关于促进崇明绿色农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

明确绿色食品认证、农药源头管控、实施品牌战略、新型主体培育等一系列的扶持补贴政策,调整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改变农业扶持方法,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构建绿色农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生态农业高地”。

3.编制《崇明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与上海市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国家花卉研发中心(上海)。以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举办为契机,规划建成3个花卉发展组团,引进和培育花卉龙头企业。积极推进1.2万亩田园生态综合体项目、港沿镇绿色高科技农业应用示范基地、横沙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相关工作。

4.完成生态农业科创中心建设方案

推动中心建设,以农业科创中心为载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筹办崇明绿色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力争通过国际国内合作,引进先进优质农业项目。

(二)抓优质主体引培,全力保驾护航

1.引培新型经营主体,坚持招大引强选优

全力扶持家庭农场、博士农场、开心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三场一社一龙头”发展。以产业化方式抓好农业招商,深化农业招商推介会的成果。目前已有37个项目通过区级论证,其中20个项目落地签约。

2.对接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完善长效服务机制

建立“农业招商热线、服务窗口、微信公众服务号、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四位一体对接服务体系,加强对优质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的快速响应和动态跟踪。加快拓展农业经营主体全产业链与价值链服务功能,试点粮食供种市场化、农机服务标准化等服务功能。

3.保障经营主体用地需求,不断规范土地流转

制定《崇明区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建立30亩以上土地流转区级会审制度,30亩以下土地流转区农委备案制度。开展农业经营主体分类评估,启动落后产能清理和淘汰工作,整合土地资源,提升土地流转统筹协调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促进经营主体设施农业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制定《崇明区设施农用地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全区设施农用地的统筹管控,梳理锁定各类设施农用地现状数据,规范处置存量设施农用地,制定新申请设施农用地项目标准。研究布局高标准玻璃温室群,由区或乡镇使用帮扶资金投资建设,形成集体固定资产后实施租赁,按照市场化原则操作。目前已选址在港沿镇合五公路旁、港西镇和竖新镇两个农业集聚带试点建设。

(三)抓绿色农产品生产,着力打造崇明品牌

1.推动绿色食品全覆盖,加强农药管控

在农业发展中积极践行全域全生态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以“到2020年全区种植业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90%”为目标,着力加强绿色农药封闭式管控,制定《崇明区绿色农业投入品管控管理办法》,制定并落实高于国家标准的绿色农药目录清单107种。建立智慧“农药大脑”平台,加强农药流向追溯、用药分析管控。研究投建统一标准的绿色投入品门店,实现18个乡镇统供统销覆盖。

2.打造“崇明大米”等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推进对崇明地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整合和监管,以“崇明大米”为突破口,率先推动“售谷”向“售米”的转型升级。2018年,在全区划定1万亩“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的“两无化”生产基地和3万亩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技术标准,并邀请媒体和社会公众进行全流程开放式监督。通过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拓展渠道,着力提升崇明地产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实现价值链增值,实现农业“产值有限、价值无限”。同时,以“崇明大米”为起点,积极研究崇明特色蔬菜品牌整合方案,并将进一步加强崇明特色农业品牌规划,力争打造出崇明清水蟹、白山羊、翠冠梨等一批崇明地域标识的区域公共品牌,形成绿色农产品产业联盟。

3.拓展销售渠道,对接“互联网+”

2017年,“崇明大米”首次对接“盒马生鲜”“天天果园”“华联超市”等平台开展营销。同时,与高端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优质大米全部实现订单销售,畅通了营销渠道,有效化解了销售难题,提升了“崇明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

(四)抓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体验农业

1.挖掘乡村特色,设计“最美乡村”

在已创成16个市级和79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兴旺的核心要求,明确乡村定位,加快挖掘港沿镇园艺村、港西镇北双村等一批产业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代表性村落,开展美丽乡村“精品村”和“升级版”建设。组织“最美乡村”设计大赛,集中政策、智力优质资源,群策群力,努力打造具有崇明特色、代表上海水平、具备国际高度的最美乡村。

2.打造体验农业,实现生态循环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打造以菜园、果园、花园为主的农村“小三园”共享经济生态系统,建成乡村生态、景观、产业、文化互融互通的“共享村庄”。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全覆盖,打造全域农业生态系统大循环崇明模式。

3.加强林业建设,保护野生动物

推进“一镇一特色”景观廊道建设,大力实施公共绿地、生态绿道、立体绿化。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全区划定为野生动物禁猎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让崇明真正成为鸟类的天然博物馆和候鸟的天堂。

二、存在问题

崇明在大力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土地资源尚未真正“盘活”,农业现代化受到制约

一是田块散、小、乱。崇明是全市最大的农村地区,拥有全市1/3的基本农田和1/4的林地。然而,崇明大部分农田田块散、小、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质规模经营主体的引入,阻碍了农业规模化进程的发展。二是农村道路狭窄。在本来就分散的田块中间,农田道路较为狭窄,宽度仅2-2.5米,无法满足大型耕作机械的进入。原有农田、道路的规划已不能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率的提高。三是设施农用地受限。按照基本农田的规定要求,“农用设施”的建设受到制约,全区设施农用地指标仅余近3000亩,在其他渠道尚未打通的前提下,崇明仍将处于以“大田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中,农田的“附加值”增值受到相当影响。

(二)林业建设空间有限,林业资源优势尚未“激活”

一是崇明造林任务重,压力大。从“十五”时期以来,崇明已建成了公益林和生态廊道20多万亩,按照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要求计算,仍需挖掘8万多亩的造林任务空间。一方面永久基本农田和“三区划定”等硬性指标要求不能突破,另一方面试点探索的宅前屋后、花村花宅建设所形成的造林成果尚未得到“森林覆盖率”计算的认可,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二是林业资源尚未有效利用。由于早期造林建设标准低,林相结构不尽合理,抚育工作尚未完全跟上,部分林地连基本的景观效果也难以达到,更不用说获得多少“林下”收益,短期内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活力”。

(三)农业发展的各项“支撑”不够有力

崇明的农业发展亟需大胆的先行先试,但因缺乏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无法突破,难以聚焦,直接导致了部分探索仅能停留在方案或文字上,不能够实现落地转化,项目推进乏力。同时,因为相对滞后的人才服务能力和政策吸引力,导致优质经营主体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培育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农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三、几点建议

总体来看,应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总结经验,以问题为导向,着力“五个聚焦”,力争成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全力打造新增长极,以建成全国知名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地。

(一)聚焦重点工作

把全域全生态的理念贯彻在发展始终,制定世界级生态岛农药管控新标准和绿色农药目录,全域实施绿色农药封闭式管控。启动农田、路网规划研究,推动零星土地、未动迁宅基地的归并整合和平移试点,推进土地高效有效流转。建立经营主体分级评价机制,通过清退淘汰、提升改造等方式,优化经营主体结构。依托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建设,建立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崇明模式。探索“公益林社会化养护”“林下经济种植”“宅前屋后绿化建设”等试点,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二)聚焦重点区域

重点做好“两区两带一园”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港沿镇,推动以科创中心为核心的科技应用示范,加快提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质量和层次,加快行业先进技术成果的落地转化和集成应用,重点在农业生物技术、智能农机装备、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形成突破和亮点。在仙桥村、北双村,依托现有资源,重点打造民宿文化、体验农业。

(三)聚焦重点品牌

以抓好今年的“两无化”崇明大米订单农业为起点,抓好黄杨、西红花、灵芝、优质果蔬等农产品品种的引优培强,推动“农户生产、企业引领、崇明品牌、上海市场”的体系搭建,争取尽快打造以“崇明”为地域标识的绿色农产品联盟和公共品牌。

(四)聚焦重点项目

以“店小二”的态度抓好农业招商,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加快对正大、恒大、山东寿光、太平洋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的沟通洽谈,推动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模式的落地,构筑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五)聚焦重点乡村

按照产业兴旺的核心要求,做好乡村定位,深度挖掘以港沿镇园艺村为代表的一批产业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村落,开展美丽乡村升级升精,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最美乡村,全面实现乡村振业。

猜你喜欢
崇明绿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绿色低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