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小萌新”

2018-09-19 09:11孙奕程
关键词:远教小萌桂兰

孙奕程

勤学苦练,实践就是练兵场,练得一身助群众致富的远教好本领;从零起步,基层就是起跑线,跑出乡亲们科技致富的美好明天。作为远教“小萌新”的许桂兰,理想很丰满,用青春奋斗出来的现实也并不骨感!

春节了,鞭炮声响个不停,在江苏省海安市官垛村的村站点活动室里,满屋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声。原来这是官垛村的流动党员正在站点参加春节返乡座谈会呢。大家的话题很快就拢到村里刚创办的 “水润官垛 鱼跃西泊”微信号上。流动党员李钰高兴地说:“现在通过微信开展党员教育真是太方便了,我在北京打工的时候,天天拿起手机就能学!隔壁村我一同学也在外地,一听这事可羡慕死咱们村了。”其他的流动党员都点头称赞,对村里新办的这个微信号一致叫好。看到眼前这一幕,微信号的“创始人”也是制作者、村远教管理员许桂兰不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说起许桂兰,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许”,她可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远教小萌新”。自打三年前走出大学校门,年轻的她就来到官垛村,当上了村远教管理员。初来乍到,她当时把工作想得“so easy”,觉得无非是开开电脑、看看视频。但“话说起来容易,事做起来却难”,真一上手,很快抱怨声就來了。农民说:“每次都放些听不懂的大理论,田里活儿还等着干呢。”外出务工的说:“我们在大城市还没站稳脚跟,哪有时间回来定期学习。”搞创业的则说:“你们这些学习活动,我根本用不上!”基层不买账,远教就等于“空对空”。由此小许失落后反而被激起了斗志:要么不干,要么干好!

远教必须接地气。小许很快就找到了接地气的切入点,争取到村上的支持,将种植大户顺乐农场作为远教教学实践基地,定期约请专家来现场讲解农技知识,而且专家讲什么,站点就配合放什么技术片。如此实在的教学方式,自然合了乡亲们的胃口,乡亲们也开始尝试着学学试试。远程教育从无人关注的“流浪儿”逐渐成了新宠儿。

看到远教打开了局面,小许又琢磨出了新鲜招数——她看准“党建+微信”这个新趋势,在村里开通了“水润官垛 鱼跃西泊”微信号。开始只是播送村情,后来有流动党员建议将党员教育阵地扩大到微信上来。小许“从善如流”,在微信号上开辟了“远教微阵地”专栏,下设“党的声音”“金凤还巢”等5个子栏目,视频+文字+图片,为远在异乡的流动党员送去精神食粮。这下流动党员们都乐了,说无论多远都能享受到家乡的教育,“这个滋味真舒服”。

现在小许又把目光盯在了远教助力乡村振兴上。2017年11月,她张罗着设立了民宿合作社远教站点,针对村里乡村旅游产业比较发达的现状,大力动员村里人利用空闲房屋发展民宿,并做针对性远教培训。有了远教帮忙,村里的9家民宿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效益自然是噌噌见涨,小许的本事呢,当然也是噌噌见涨啦。相信总有一天,她这名“小萌新”,会成为服务群众本领更强的“老行家”!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远教小萌桂兰
小萌猴的感恩便利贴
小萌新成长记
巧解含三角函数的导数问题
当代年轻人的焦虑日常
小萌
盛顺华:“远教”支书的富民路
远程教育IP资源应用互动实践
Tongue Twister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