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为善 虽善不赏

2018-09-19 11:42刘心放
WTO经济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善事荣誉贫困人口

刘心放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投身到消除贫困的事业中,共同参与这场扶贫攻坚战,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于是常有媒体或机构找上门来,邀请企业参加某某论坛、某某峰会,并许之以若干荣誉、奖项、称号。

多数情况下,企业很难拒绝这种“肯定”和“褒奖”。一方面,企业扶贫动真格,见实效,确实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庄严承诺做出了具体贡献,受之无愧于心;另一方面,企业在参与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也确实需要不断被肯定、被鼓励,进而形成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带动社会各界都来参与扶贫,得之有利于行。

可是每每看到企业捧起奖牌的新闻报道,我心里都有一丝不安和愧疚。

我担心的是,媒体从业者这样的“赞美”并没有把企业的善举总结提炼到位,让更多组织和人从中学习和借鉴扶贫的好模式、好方法,反而夸大了企业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作用,让全社会以为,企业就是消除贫困的天然责任主体,这个“贫”就该企业来“扶”。老实讲,媒体一旦营造出这样“当仁不让”“非你莫属”的扶贫语境,不仅可能会误导社会公众,还可能伤害企业真扶贫、扶真贫的积极性,其实是不利于脱贫攻坚大局的。而更让我不安的是,媒体关注企业扶贫成效的“初心”并不一定是出于对消除贫困的长远考虑,而极有可能是为了赚取自身影响力和利益去“搭台唱戏”的“私心”。

而作为一名企业CSR从业者,我对那些身处贫困中和挣扎在贫困边缘的人群心怀愧疚。因为大家都明白:不管一个企业规模有多大,能力有多强,其实都无法一揽子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所有問题。东边日出西边雨,按下葫芦浮起瓢,扶贫不是按剧本拍电影,而是一场与人间疾苦缠斗的真人秀。领受荣誉的背后,仍然有无数双眼睛在期望,地狱不空,成什么佛?

《聊斋志异》中有句话叫“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意思是如果带着作秀的心情去做善事,那么做了善事也不应该得到奖赏。企业扶贫,如果一开始就怀有得奖的动机,那么不仅不应该得到奖励,反而应该受到批判。我想大家对这个观点不会太反对。

问题是还有两种情况比较难处理,一是如果企业确实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我们要不要把奖给他?二是万一企业真的就是有心为善,但人家把那点小心思藏匿得十分巧妙,嘴上说得滴水不漏,我们又该如何分辨呢?

其实这都是伪命题。我觉得,真扶贫、扶真贫的企业不会在乎那个什么荣誉、奖项,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就是对企业的最大奖赏。所以,我的答案是:不赏。拿办一次论坛、峰会的钱,去做一两个扶贫项目,岂不是更有意义?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善事荣誉贫困人口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获得的荣誉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多与少的随想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获奖荣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