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菲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当今世界约有60个国家种植茶树,160多个国家消费茶叶。我国是茶树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305万hm2,茶叶产量268万t,均居世界第一[1]。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量35.5万t,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额16.1亿美元,出口均价4.54美元/kg,同比增加1.4%。虽然2009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量维持在30万t以上,出口均价也有所上升,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限制进口的主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环保标准的门槛,以阻止他国产品的进入;同时,在国际茶叶消费市场上,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茶叶的健康功能越来越受重视,美国对绿茶的消费不断增加,欧洲市场对特种茶的消费增多,那么,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变迁的情况下,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提升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是时下的重要课题。
茶叶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已有研究显示,总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间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2-6];从茶叶细分品类的出口竞争力来看,我国大包装绿茶最具比较优势,但这种优势在下降,大包装发酵茶的比较优势最弱,小包装绿茶和小包装发酵茶的比较优势上升较快[7-8]。
那么,近十年来,随着世界茶叶生产格局不断变化,以及茶叶贸易和消费领域不断变革,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茶叶出口市场布局以及我国茶叶竞争力情况,对于新时期提升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六大茶类的国家,也是出口茶叶品类最多的国家,世界茶叶出口量的80%左右为红茶,而我国以出口绿茶为主,绿茶出口量占世界绿茶出口总量的60%以上,如果仅分析我国茶叶出口的整体情况,将不利于系统全面了解我国茶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国际茶叶出口的包装主要分为不超过3 kg的小包装和大于3 kg的大包装,由于小包装茶叶通常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其品质和附加值均高于大包装茶。因此,本文分茶类和包装对我国茶叶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
本文主要采用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HS2002的出口商品编码方法,根据090210~090240 4种编码对我国茶叶产品分类(表1),根据数据可获得性以及可以国际比较的原则,选取2001—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3个方面对我国出口茶类的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
表1 出口茶叶产品编码及说明
目前国际上常用比较优势分析法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反映一国或某行业的贸易竞争力。
(1)国际市场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IMS)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某产品出口额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反映一国某商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一般来说,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国际竞争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表示j国i商品的出口值;Xiw表示全球出口i商品的出口值。
(2)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TCI)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国家某种商品的净出口额与该类产品贸易总额之比,是分析国际贸易竞争力时常用的度量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项服务的净出口能力。测算公式:
其中,Xij表示j国出口i商品的出口值,Mij表示j国进口i商品的进口值。TCI的优势在于,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取值在±1之间。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强,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比较优势”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具体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9]。测算公式:
其中,Xij表示j国出口i商品的出口值,Xtj表示j国总出口值,Xiw表示全球出口i商品的出口值,Xtw表示全球出口总值。
该指标将各国各产品全球出口市场占有率或在该国总出口的比例标准化,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一般认为,RCA>2.50,表明该国该产品极具竞争力;1.25<RCA≤2.50,表明其具有较强竞争力;0.80<RCA≤1.25,表明其具有中度竞争力;RCA≤0.80,表明其竞争力较弱。
由于茶树种植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目前世界产茶国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6年全球茶叶产量550.32万t,中国和印度两国茶叶产量占全球的65.70%,其次是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中国、印度既是产茶大国,也是主要的茶叶出口国,肯尼亚、斯里兰卡的茶叶主要用来出口,近年来,越南茶产业发展迅速,超过了印度尼西亚。根据国际贸易中心统计,2016年世界茶叶出口量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印度、越南;出口额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德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茶叶出口额分别排名第十和第十一位。2016年我国茶叶出口量33.18万t,居世界第二,出口额14.85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出口单价为4.48美元/kg,在世界茶叶主产国中列第一(表2)。
2001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量的变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之前我国茶叶出口量持续增加,并于2009年开始突破30万t(表3),2009年之后我国茶叶出口量基本稳定在30万t以上。同期,我国茶叶出口额不断增加,我国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从2001年的24.96万t、3.42亿美元分别增加到2016年的33.18万t、14.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10.3%。我国茶叶出口量占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比重呈波动状态,而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11.53%增加到了2016年的20.28%。
表2 2016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出口情况
我国茶叶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特种茶3类,其中绿茶出口规模世界第一,占世界绿茶贸易的80%以上。新世纪以来,我国绿茶出口量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16.32万t增加到了2016年的27.40万t,年均增长3.5%;目前,我国绿茶的传统出口市场主要包括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等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和日本,但是自2001年起,我国茶叶对日出口数量开始逐年下降,尤其是出口日本的绿茶数量急剧下跌,从2004年的2.28万t连续下降至2016年的3 045 t;近年来我国对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等地的绿茶出口增加。我国红茶、特种茶的出口量则在波动中下降,红茶从2001年的4.09万t减少到2014年的2.78万t,年均降幅2.9%;特种茶则由2001年的4.56万t降至2016年的2.47万t,年均降幅4.0%;相应的,绿茶在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65.36%增加到2015年的83.77%,红茶的比重由2001年的16.39%减至2015年的8.63%,特种茶的比重由2001年的18.25%降至2016年的7.44%。
表3 中国茶类出口概况
2016年我国茶叶主要出口至130个国家和地区,茶叶出口量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1个,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65%,分别是:摩洛哥(6.7万t)、乌兹别克斯坦(1.9万t)、塞内加尔(1.8万t)、加纳(1.7万t)、美国(1.67万t)、俄罗斯(1.43万t)、毛里塔尼亚(1.38万t)、阿尔及利亚(1.28万t)、中国香港(1.26万t)、日本(1.2万t)和德国(1.1万t)。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茶叶依然主要出口到非洲和亚洲,但是两者的相对地位发生变化,2001年我国茶叶出口到亚洲和非洲的量分别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40.6%和38.0%,之后出口到非洲的比重持续上升,2016年非洲市场占比为53.2%,亚洲市场只占到27.4%;我国茶叶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14.9%降为12.8%。
首先,大包装绿茶依然是我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品类,其出口量基本稳定在11万t左右,2016年达到14.20万t;其次,小包装绿茶和小包装红茶出口量持续增加,小包装绿茶出口量从2001年的4.75万t增至2013年的15.34万t;再次,大包装红茶和大包装特种茶的出口量在波动中下降,小包装特种茶出口量波动比较明显(表4)。
以上分析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持续增长,茶叶出口目标市场相对集中,但是出口茶叶类别结构和主要目标市场的相对地位发生变化;在茶叶出口品类结构中,大包装绿茶依然占主导地位,小包装绿茶和红茶出口量持续增加。那么,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口各茶叶品类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如何呢,接下来将进行实证分析。
表4 2001—2016年我国茶叶分茶类、包装规格出口量统计万t
从2001—2016年的我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数据(图1)显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绿茶贸易方面,但是我国大包装绿茶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小包装绿茶市场份额不稳定,我国绿茶国际市场份额下降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生产绿茶,加剧了市场竞争。如越南,其茶叶产量从2001年的7.57万t持续增加至2016年的24万t,年均增长8.0%,与此同时,其茶叶出口量也从1.7万t增至13.6万t,年均增长14.9%,其中绿茶出口量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20%增至2014年的51%,2001年其大包装茶市场份额仅为4.13%,2011年却达到了18.78%。印度的绿茶产量也不断上升,2007—2015年间,印度绿茶产量从9 900 t增加到了1.9万t,年均增长7.3%。世界市场茶叶贸易的80%以上是红茶,主要由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主导,中国发酵茶市场份额极低,其中大包装发酵茶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1996年的21.4%[7],小包装发酵茶市场份额虽然增长较快,但依然很低。因此,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来看,中国在国际红茶市场一直处于劣势,绿茶市场面临着诸如越南、印度等新兴的绿茶生产国的潜在竞争。
图1 我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
我国小包装绿茶和大包装绿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始终维持在0.96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绿茶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绿茶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国内,从而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而发酵茶的TCI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小包装发酵茶的TCI从2001年的0.923降至2010年的0.481,之后缓慢增加,大包装发酵茶的TCI从2001年的0.960在波动中下降至2014年的0.514(图2),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外发酵茶依靠品牌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如立顿、川宁不仅成为我国消费者熟知的品牌,而且逐渐向中国茶叶生产端布局扩张。
图2 我国茶叶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我国茶叶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见图3。2001—2016年间,我国的大包装绿茶和小包装绿茶的RCA均高于2.5,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但是从时间序列来看,两者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小包装绿茶的RCA由2001年的12.83降到2015年的4.22,大包装绿茶的RCA由2001年的17.94下降到2015年的4.18,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的结论一致。我国发酵茶RCA多数年份低于0.8,显示性比较优势非常弱,其中,大包装发酵茶的RCA持续下降,2016年仅为0.48;小包装发酵茶的RCA虽然上升,但是其数值依然很小,显示性比较优势依然较弱。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发酵茶出口量一直比较少,长期以来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
图3 我国茶叶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1)在国际市场上,绿茶仍然是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茶类,但面临着新兴绿茶生产国的威胁
3项竞争力评价指标均显示,与发酵茶相比,我国绿茶更具有竞争力。但是,细分指标的评价反映出大包装绿茶和小包装绿茶的竞争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波动。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全球绿茶进口量、进口额不断增加,但是我国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其中,我国绿茶出口量占全球的比重由2001年的85.0%降至2016年的68.8%,我国绿茶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由2001年的68.0%先降至2008年的51.8%,后缓慢增至2016年的59.6%。加之世界其他国家绿茶产量的迅速增加,比如,根据国际茶业委员会统计,印度的绿茶产量从2008年的0.913万t增加到2016年的1.863万t,年均增长9.32%,越南的绿茶产量2007年为7.3万t,2016年增加到9.0万t,年均增长2.35%。由于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随着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绿茶出口的威胁将不断加剧。
(2)我国在发酵茶市场长期不具竞争优势,尤其是大包装发酵茶
我国大包装发酵茶和小包装发酵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动过程,两者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小包装发酵茶的3项竞争力指标均在2014年超过了大包装发酵茶,这表明我国大包装发酵茶市场竞争力在减弱,小包装发酵茶市场竞争力在上升,但是由于其出口量所占份额非常小,因此,总体而言我国在发酵茶市场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大包装发酵茶的竞争力呈下降趋势。
当前,我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同时期我国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极不吻合,随着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我国总出口增长较快,茶叶作为传统出口商品在出口创汇中的比重日趋减小,这不利于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提升我国茶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不仅仅是茶产业本身的要求,更是当下推进我国茶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总体上来看,发展绿茶,稳定红茶,提升特种茶(包含有机茶)出口,是当前稳固和提升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方向。第一,优化出口茶类结构,继续发挥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绿茶生产和出口国的比较优势,增加绿茶尤其是特种绿茶的出口,稳定传统出口市场。第二,紧跟世界茶叶消费市场动态,丰富茶叶出口产品种类,寻找新的增长点。比如,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茶作为健康产品备受青睐,欧洲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步向高端化发展,对绿茶、花草茶以及即饮茶的消费不断提升,同时也带动了特种茶(含有机茶)的发展,为了迎合消费需求,Tata饮料集团将Teapigs引入到英国茶叶市场,它目前已成为英国领先的高级茶叶品牌,并在Tesco和Sainsbury's等大型零售连锁店销售。花茶、乌龙茶、普洱茶和白茶等特种茶作为我国独有的出口商品,要抓住机遇,做好宣传推广,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第三,提高出口茶叶质量,增加高附加值茶叶和高档茶出口,减少低档茶出口,逐步提高小包装茶叶在出口茶叶中的比重,实现茶叶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第四,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加强行业自律,从茶叶生产、加工、包装、储运以及检测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认真研究出口目标市场的质量安全相关规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保障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