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
天虹是一个初三女生,平时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就在中考前两个月,她突然不去上学了,天天在家里思考人生。无论父母如何劝说,天虹始终一副淡淡的语气反问:“你们能告诉我,人为什么活着吗?如果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就回去上学……”天虹的父母说不动她,只得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前几天,我写作业的时候,姥姥和妈妈又吵架了。舅舅赌球输了两万多元,欠了外债。姥姥不责备他,反而和妈妈说:“今年咱们别去旅游了,省钱替你弟还债吧!”一句话激怒了妈妈,她骂姥姥偏心,把以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都翻出来说了一通。不论妈妈怎么说,姥姥仍然坚持帮舅舅还债。
我忍无可忍,冲出房间想和姥姥理论。想不到,妈妈的态度立刻180°大转弯,赶紧跑过来安慰我:“我们在商量点儿小事,你别担心……我不大声说话了,你赶紧去学习!”
每次都是这样,妈妈心里再委屈,在我面前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掩饰过去。在她眼中,我只有一件事需要做,那就是学习。记得过年的时候,爸爸也没回来,姥姥、妈妈和我三个人无聊地看着春晚。趁妈妈洗水果的时候,姥姥和我说:“你怎么不打个电话让爸爸回家?当孩子的要撮合父母,他们离婚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当时,我脑子里仿佛有一根线断了!爸爸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妈妈说他是工作太忙了。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要离婚了!事后,我逼问妈妈很多次,她都没有正面回答我,反而抓住机会开导我:“你这个年龄,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其他的事你通通不要管……”
我知道学习重要!可是生活中其他的事难道就一点儿不重要?周围的同学都懂得很多事情,但是我的生活永远围着一张书桌转来转去。有时候,看到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题目,我真的很想发笑。就好像一个人算了一万次“1+1=2”之后,就会开始怀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好想看娱乐节目,好想学着像同龄人一样开玩笑。我和妈妈说要看《偶像练习生》,妈妈立刻惊慌失措:“你看那个干什么?不就是一群小孩儿在那儿蹦跶嘛!我先看,然后给你讲……”
我听到自己心底的一声叹息。我能接触到的东西,永远是妈妈“过滤”后的。我知道妈妈很爱我,但是我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
我承认,我搞不懂现在的孩子都在想什么。我也不用知道这些,只要知道什么对她好、对她的未来有帮助就足够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晚上我最重要的事,就是陪女儿写作业。通常是先复习白天老师讲的内容,再开始写作业,然后预习第二天的内容。如果还有时间,我就给她出一套卷子,检验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实我也试着放手,初一刚开学,我就让她自己学习,但期中考试成绩马上就严重下滑,只得继续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当然,女儿也反抗过,可是我反复给她讲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她顺从了。
女儿的脆弱,也让我对她不放心,她会因为一点儿小事郁郁寡欢。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表扬了几个同学的作文,却没有表扬她,她就受不了了,回来一直和我念叨:“我哪里没做好吗?”她翻来覆去地问我,我被搞得头大,脱口而出:“你下次写得好一点兒,老师不就表扬你了吗?”
这句话似乎打击了女儿的自信,她连最基本的判断都没有了,一道简单的题反复验算,还问我:“妈妈,这道题我真的会了吗?你说,要是中考出这个题,我能做出来吗?”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问题:“妈妈,人为什么要活着?你说过,你是为我活着,可是我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吓得不敢再说话。
女儿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真的不知道!
我从未质疑过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我经常让父母留意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因为尽管初衷很好,如果方式不对,依然会导致糟糕的结果。
天虹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没有“心”的孩子,其实,从我和她的接触中也有这样的感觉:她的生命是僵化的,充满束缚,没有活力。她的心理能量很低,别人的一句话就会击碎她所有的防御,所以总是猝不及防地受伤。她对自己的评价也很低,这种低自尊让她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被动、回避。
通常,孩子的心理能量来自于他的感受,只有拥有好的感受,才会有力气做出好的行为。天虹妈妈努力保护女儿,希望让她免受伤害,认为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但一个人的感受是内心世界对外部的回应,孩子接触外界太少、思考太少、做得太少,是不会产生积极感受的。这就是为什么妈妈做了很多,但是天虹仍然感受不到爱和力量。
孩子在9~10岁时,开始将自己和外部世界慢慢分离,发展自我意识。他需要知道我是谁、我有什么感受、我能做些什么?但是,天虹妈妈不肯放手,用学习这个单一的任务,将母女俩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天虹妈妈选择用这种方式爱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本身没有感受过高质量的爱。母亲不疼爱她,和丈夫的关系又不好,所以唯一体会爱和被爱的机会,就是和女儿的互动。但是,这种充满焦虑的互动,是一种低水平的爱。
当妈妈自己的能量都匮乏时,也就无法承受孩子的选择可能出错的事实。任何一个不确定的感觉都会诱发她内在的不安和焦虑。为了避开这种感觉,她只能用过度干预孩子的人生来“弥补”。天虹妈妈对我说:“我是一个糟糕的女儿、糟糕的妻子,所以我最害怕的,就是再成为一个糟糕的母亲……”
为了帮助天虹妈妈看清现状,我问她:“你最希望让孩子拥有的3种品质是什么?”她想了想,回答说:“坚强、独立和努力!”
我又问:“那你做了什么来促进女儿的坚强、独立和努力?”一旦有机会跳出来分析自己的行为,天虹妈妈震惊了—原来自己的做法都是相反的:想让孩子独立,却不敢放手,那孩子就永远没有独立的可能;怕孩子失望、沮丧,永远用善意的谎言欺骗孩子,那孩子就没有机会坚强。
对应天虹妈妈做的每一件事,我让她换位思考,试着感受:“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感觉?”天虹妈妈开始区分自己的感受和女儿的感受,她才明白,孩子和她不是一体的,感受更不可能一样!她开始学习真正地倾听孩子的愿望,感受孩子的需要。
天虹一直想要养一只猫,在咨询时,她表达了这个愿望,妈妈勉强同意。前段时间,天虹自己喂猫、给猫洗澡、清洗猫砂,做得很好。但是,一天不小心被猫挠伤了,妈妈崩溃了,开始自责,打电话向我求助,我给她的建议是:“倾听一下孩子的感受,放手让孩子去处理!”随后妈妈发现,天虹表现得很淡定,她还主动上网查了狂犬疫苗接种点,让妈妈陪她去接种疫苗。这件事让妈妈终于相信,女儿是有能力应对生活变化的。
因为爱,天虹妈妈曾经不肯放手;也因为爱,她开始学着放手。天虹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体会到了一些人生的掌控感,渐渐地不再过度思考“人生哲学”。天虹参加了中考,虽然成绩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她非常期待自己的高中生活,因为,那是属于她自己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