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去早教班做助教。班里有个两岁半的女孩,属于自我意识特别强的,用普通人的说法就是个“小霸王”。只要她看上的玩具坚决不许别人碰;老师提醒,她扭头不听;有不顺心的事,她就用哭喊来让大家屈服。而且,这样的情况并没有随着早教课的推进而改善。课后总结时,老师Sarah提出,我们需要见一下女孩的父母,一起制定计划。
那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和父母谈完话后的一幕,女孩的爸爸讓女儿和我们说再见,她一如既往地不理睬,拉着爸爸往外走。这时,这个人高马大的美国男人用非常可爱,甚至有些卖萌的语气跟女儿说:“亲爱的,你就和老师们说再见吧?就说一次好不好?说完我们就回去,可以吗?爸爸爱你!”这时,Sarah给我们使了一个眼色,让我们陪着小女孩继续在屋里玩儿,自己和那个父亲出去谈了一会儿。
事后,Sarah和我们分享,她给那位父亲的建议是,对于孩子必须要做的事,请用坚定的语气,使用陈述句和肯定句,而不是请求句。我会心地笑了,想起了小D的事。那年,小D才一岁多,有一天,她正和认知老师玩儿,我想上厕所,就对她说,“小D,妈妈去一下洗手间好吗?”这句看似非常平常的话,却被认知老师纠正了,“不要用疑问句,直接告诉孩子,我要去厕所,你和老师玩儿一会儿。”我当时挺疑惑,“感觉用疑问句对孩子更尊重啊?”认知老师反问我,“如果小D说‘不好,你怎么办?难道真的不去了吗?还是费尽口舌去说服她?”时至今日,我始终记得老师的这几句话。
作为新一代父母,我们都学习了太多关于“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却常常忘了尊重的前提是互相和对等的,在给予孩子足够尊重时,也需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包括父母。
“宝宝,不要在图书室跑来跑去,好不好?”“宝宝,我们不看电视了好吗?”“宝宝,我们睡前别吃巧克力了,可以吗?”“宝宝,这是别人的玩具,还给她好吗?”……
这样的提问看似是“尊重”,其实是把做父母的权利拱手让人。当父母自己都没有坚定的想法和贯彻的决心时,这样的疑问句只能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有机可乘。既然你问我可不可以,那我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你,不可以!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父母和孩子的拉锯战,一方讲道理,一方哭闹抗议,大部分败下阵来的都是身心疲惫的父母,“别哭了,这次先这样,下次不可以了哦。”而一个“这次可以”变成了很多个“这次可以”,孩子渐渐明白了,父母并不坚定,自己的哭闹就可以瓦解他们的决心。
爱孩子,要给他尊重和自由,更要有界限和规范,让他知道世界并不是围着他转的,让他明白自然界的法则,只有这样,当孩子进入社会后,才能体会到更大的自由。
对我而言,我把小D的事情分成两类:孩子自己的事,只要不有损健康和打扰他人,我会尽量让她做主;但对于那些关系到规则的事,我会坚定地给出肯定句。一开始,小D也会用哭闹来反抗,但我坚定地执行,让她明白,“不”是个特别严肃的词,当妈妈真的说了,就意味着说到做到。而且,我也会告诉她,我说“不”的原因是什么。
怕孩子生气,无法处理孩子的失控情绪,甚至自己都会失控的父母,只会让孩子生活在混乱的是非观里。所谓的“尊重”从来不该以这样的形式存在。我们坚定的话语,对规则的把持,带给孩子的将是更加确定的未来和更加成熟的人生。
(最近,大J的新书《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正在热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