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茂盛诗歌本身的复杂性,让他的写作获得了汉语的现代性品质。他的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言词—世界—心灵”所组成的动态、开放体系里。相对于时下的各种写作,施茂盛的诗歌表现出了同时对于语言、世界、灵魂的关注,因而其诗歌呈现出了综合性诗学的特点:既非单纯的语言诗,也非专注于灵魂的写作;同时,他在处理诗与现实的关系这一难题时,较成功地绕开了道德伦理的陷阱。但应该强调的是,对于诗人而言,他诗歌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对于“心”的关注,这是他写作的一个强力支点:他以内心外化世界,同时心外世界被内心化,然而,这绝不可以被简单地视为表现主义艺术。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在诗歌里,思想的硬冲、硬着陆,会不会造成感性的脱节,这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阿蘅的诗歌,从表面上看,具有优雅情调。往往,这样的写作被认为有某种趣味主义倾向。但实际上,她的写作远非这个标签所能定住。她的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对阅读的仰仗,对她而言,写作具有某种后现代的游戏性质,或者说,是一种罗兰·巴特意义上的“文之悦”。她将阅读经验和个人经验,通过考究、典雅的用词,编织成赏心悦目的文本。然而,读者將会发现,这两种经验不但将诗歌的时空打得更开、更大、更远,而且,它们也奇妙地融为一体,最后化为具有普遍性的生命经验。她能够得以如此,还得借由她对世界、词语的敏感,对诗歌节奏的把控:它的轻细的节奏,它的碎碎念。
梁震的诗歌,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对平凡生活的敬重,因此,平凡的日常生活,成为他的写作最主要的题材来源,而且,诗人也乐意将自己的诗歌坐实在世俗生活中。除了日常性之外,读者将会发现,他的诗歌还有着当代诗歌许多的其它特点,比如叙事性、故事化、个人化,甚至伦理化。这一切,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诗歌的现代品质:他不但是写当下的生活,而且也具有当下诗学特点。他的大多数诗歌所书写的内容,涉及到了青春、爱情、亲情、时光……然而,读者也有理由要求,他在写作时,不仅仅将语言作为表达工具,同时,也可以对语言自身给予多一点关注。
——李秀丽
王国维曾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間词话》)。在王国维的语境中,“写”即是情感之投入,而“观”则是审美之静观,“写”与“观”也即“入”与“出”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够创造出融情感与智性为一体的更为复杂、丰富和更有力量的诗歌。
田君的这组诗歌与他以往的诗作不尽相同,不同之处是诗人所书写的不再是空泛的情绪表达,而是有了更实质性的内涵表达。“歌诗合为事而作”,这组诗贴近山区生活、贴进土地,作者用平朴的语言,更低的视觉写出了独属于他自己的驻村之思。在日常生活的叙写过程中,他能够随时保持着自我的独立与清醒,保持着他审美应有的立场与距离,在细致描述的同时,还有着辨析与理性,已经超越了情绪化和私密化,是一种抒情与理性交相辉映的诗写。
诗人田君有幸扎根在大别山区,这里是鄂、豫、皖三省的交汇之地,延绵二百七十多公里的山脉广袤富庶,庇佑的同时也形成某种遮蔽,现代文明思想与陈旧不变的乡村观念之间的碰撞,带来一位诗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也就在所难免,诗人记录着他的一次次的深入,在“入”和“出”之间,诗人观察和思考,那些交叉的路“像一根无限延伸的绳索”,引起他对大地未知的解析的愿望,而引动他内心向往的,是不断地踏上那通往理想家园的探索之路。
——微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