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荣 李震宇 陈旸
摘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对接国家改革战略,历经40年艰辛实践,探索出针对超常人才的破格选拔机制和特色培养体系。一是精心选才,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潜力;二是匠心施教,实行“两段式、宽口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拔尖创新能力;三是倾力保障,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基地配套等多方面提供充分供给,有力推动了英才教育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英才教育;超常教育;少年班;超常人才;早慧学生;书院制教育;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8)08-0018-04
张亚勤,1978级校友,曾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现任百度公司总裁,2017年当选为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
钟扬,1979级校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2018年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骆利群,1981级校友,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杜江峰,1985级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少年班培养出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庄小威,1987级校友,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物理系双聘正教授,是当选时(2012年)最年轻的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顾建军,1987级校友,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尹希,1996级校友,31岁即当选哈佛大学教授,为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教授之一。
傅亮,2000级校友,从事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研究,因在用拓扑学理解新的物态方面作出的贡献而获得2016年物理学新视野奖(也称“豪华版诺贝尔奖”)。
曹原,2010级校友,21岁,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读博,Nature杂志曾于2018年3月5日连续刊登两篇文章,介绍曹原及其团队在石墨烯超导领域的重大发现,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广泛赞誉。
……
以上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和事迹只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少年班40年來英才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少年班是中科大在国家急需人才的特殊历史时期,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针对一批年龄较小的被破格录取少年实施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自1978年创立以来,少年班始终秉承中科大“精英化教育”的方针,以培养未来10~20年后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为目标,坚持“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断调整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倾力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40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少年班在人才选拔与育人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0年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探索调整期(1978年~1985年)。这一时期,少年班在认真总结人才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高考初试+学校复试”的招生方法和前两年集中培养的教育模式,开创了我国当代高等教育自主招生、书院制教育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先河。
二是推广实践期(1985年~2008年)。这一时期,中科大将少年班的教育模式向普通本科生推广,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同时,少年班也全面实行早期科研实践、弹性学制和个性化学习计划,成为中科大的教育“试验田”。
三是成熟拓展期(2008年~现在)。2008年,时值少年班创办30周年之际,中科大将原少年班管委会升格为少年班学院,同时进一步完善超常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并配合国内教育改革需要,全面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超常人才存在一定的体量。对这部分人而言,提前进入大学并接受相关教育是最好的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我们从智力、能力、心理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考查,将真正适合少年班学院培养模式的早慧学生选拔进校。
40年来,少年班学院在招生上始终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即不拘泥于学生初、高中教育经历的完整性以及高考分数,而是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从尚未完成正常高中学业、年龄较小的特殊学生群体中选拔优秀的早慧少年,使其提前进入大学接受培养,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在招生选拔方式上,少年班学院坚持笔试(高考、自主招生考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学习能力,着重考查其综合素质和创新潜力。在复试过程中,少年班学院采取现场教学、现场考试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除了学业能力,学院还通过面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心理因素进行考查。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少年班学院也面临着现实矛盾:一方面,由于少年班学院的本科生总体规模较小,且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各异;另一方面,学院又要兼顾通识教育的必要课程设置。因此,如何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如何平衡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和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少年班学院在教育实践中着力解决的问题。
1. 打造“2+2两段式学科平台”:兼顾学生发展基础和个性
少年班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基础“宽、厚、实”和专业“精、新、活”的“两段式、宽口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刚入学时不分专业,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会进入不同学科平台,再学习一年到一年半后,才进入专业学习。同时,学校允许少年班学院的学生在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中选择任何一个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而实现了学生100%自由选择专业和自由转换专业。此外,为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并理性选择专业,少年班学院还特别开设“科学、技术与工程导论”课程,邀请各院系教授就各专业学习内容、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为学生进行讲解。
在此基础上,少年班学院强调学生的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接受“2+2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两年在教授导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体发展所需。而对于那些学业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学院还会采取导师谈话、学长一对一帮扶等个性化教育策略进行帮助。
2. 开办多类别科技英才班:专注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
如何在一个统一的培养体系和框架内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如何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有挑战性的教育平台和培养方案,是少年班学院着重考虑的问题。
2009年,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式启动,教育部先后出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少年班也在总结30年英才教育的基础上,与学校教务处、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等联合创办了“华罗庚数学英才班”“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对数学和物理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实施拔尖培养,旨在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科学素养的高精尖人才,探索我国高等教育优秀人才培养的新规律。这两个英才班各自选拔40人左右,通过设置一定的学业水平要求,依据学生的入学考试单科成绩进行选拔。同时实施年度滚动筛选机制,即非英才班学生若符合学业成绩要求可以再申请选拔进班,而英才班内的学生如果学业水平不再符合留班条件也会被淘汰出班。
此外,少年班学院还针对学生年龄小、能力相对突出的优势,创办了五年制交叉学科英才班。该班培养年限为4~5年,采取弹性学制、双导师制个性化培养策略,并根据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确定具体需要修读的课程及修读顺序等。交叉学科英才班面向少年班大三学生,设置一定的学业选拔条件,由学生自主报名,学院统一安排面试,最终会有15名左右学业优秀、有志于交叉学科研究的学生入选并接受交叉学科个性化培养。
3. 优化学生管理机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知识学习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个人成才的全部。要成为新时代的行业领军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多年来,少年班学院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方面,少年班学院在培养学生自信心、荣誉感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自1993年开始,学院坚持每年都举办具有少年班特色的成人仪式,将其作为对少年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活动地点均选在革命纪念地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远望2号”远洋航天测量船基地、安徽金寨县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每年4月中旬,少年班学院会组织当年满18周岁的学生参加成人仪式,希望借助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抱感恩之心、秉成才之志,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实现从少年学生向成年公民的转变。
另一方面,少年班学院还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鼓励学生间朋辈帮扶、共同进步。例如:学院坚持实行由大四毕业年级优秀学生志愿担任低年级班级的助理班主任活动。助理班主任可以协助各班主任老师共同开展学生德育和学业辅导工作,以朋辈教育的形式对学弟学妹进行学业引导与帮扶。这项活动不仅增进了不同年级学生间的感情,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还形成了学院“接受、奉献、传承”的优秀传统。
40年来,为保证少年班学院英才教育的顺利实施,中科大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场地供应等方面也给予了充分保障。
1. 课程优化,有效对接学生个性化选择和发展
针对大部分学生入学时专业待定的特点,少年班学院联合其他专业学院进行了课程改革,使得少年班学院开设的基础课程学习能够匹配所有不同专业院系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如针对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院会调整授课内容的进度与顺序,设计分层式课程体系,安排课程升级模块,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后来的自由选择专业方向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即便有个别课程存在衔接问题,学院也会通过在夏季小学期开设相关先修课程进行协调解决。而针对少部分在入校之初就已经明确选定专业的学生,则直接安排他们随同专业院系的授课班级跟班上课。
2. 师资跟进,打造专业化研究型学生管理团队
基于中科大是理工院校的事实,少年班学院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少年班学院通过社会选拔,组建了一支全文科教育背景的党员专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同时不仅从学院整体工作层面考虑人员的合理分工、各自发展,还通过内部研讨和外部学习来提升队伍整体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素质。目前,学院所有学生管理人员都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师或心理咨询师等资质。此外,少年班学院还努力打造科研平台,培养研究型学生管理队伍,除与复旦大学高教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展育人方面的合作研究外,整个团队还组织或承担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五项,思政教育项目两项。
3. 基地配套,激励学生投身高水平科研创新实践
为保证少年班学院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学校提供了充分的基地保障。例如:少年班學院的学生可以利用全校所有院系的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科研实验及创新实践。同时,少年班学院还建设了由学生自己维护和管理的动手创新实验室,以方便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与创新培养。除了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外,少年班学院还充分利用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联合建设教育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
深度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提高了少年班学院学生的科研实践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分别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等国内外各领域赛事中获奖,还有很多本科生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截至目前,少年班学院共有毕业生4140人,历届毕业生到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的比例超过80.0%,其中5名毕业生成为国内外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据不完全统计,毕业超过十年的少年班校友有55.0%在企业界工作,有18.5%在科教界工作,其中大约有210人在国内外研究型大学任教授,还有17.0%在海内外金融界工作。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自旋磁共振实验室,当得知年轻的科研团队中有一半人员来自中科大少年班时,他不由得称赞“后生可畏啊”。
人才代出,创新当少年,拔尖当少年。四十年的初步教育成果证明,大学少年班教育是中国英才教育的一项成功实践,是对国际英才教育探索的一个重要贡献。
(编辑 王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