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国际化:在创新中前行

2018-09-18 04:56刘辉
世界知识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国际化中医药

刘辉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医日益受到国际关注,中医的特色和优势逐渐被世人认可和接受。与此同时,国务院《中医条例》《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财政对中医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些都为中医的国际化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了中医在世界各地的迅速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医已经传播和推广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有关地区和国际组织签订的含有中医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超过90项,中医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规模有了长足进步,在各地的医疗保健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合法地位得到承认,临床作用日趋明显

中医的合法地位是其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和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中医国际化进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医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未取得合法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2016年底,世界上已经有67个国家的政府正式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其中,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家围绕中医、中医诊所、诊断管理、中医教学及中医从业人员等制定了一些法规,中医的医疗行为得到保障,中医获得了与西医同等的地位。此外,英国、美国部分州都在进行中医的整体立法。

由于西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而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医临床疗效的彰显也加速了其国际化。目前,国外中医临床上主要使用针灸方法,中药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拓展,不断增多。其中,针灸对疼痛的控制作用已被广泛接受,在肿瘤治疗中的参与作用(如抑癌治疗、免疫治疗、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的调理)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也突显了其独特的临床价值。此外,国外不少妇产科医师已积极推荐在试管婴儿前后进行针灸的调整。依靠中医的临床疗效,确立了中医在国际上的初步影响。

加大创新是中医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虽然中医国际化趋势喜人,但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中医行业国际化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创新力度不够,加大创新是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国外布局的模式创新

不同国家发展程度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及医疗环境等千差万别,使得中医国际化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环境。对于中医行业而言,其国际化首先要加大国外布局的模式创新,将已有的“点、线、面”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发展。

首先,要以已有和即将建设的中医国外中心为战略支点,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方面“六位一体”的功能,打造民心工程,通过这一支点来推动中医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推广,提高大众对中医的认知,从而逐步有序提升中医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为中医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奠定民众基础。

其次,“一带一路”及其几条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中医国外布局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极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这些“线”的作用,积极融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顶层设计,分享“一带一路”的红利,开拓中医国外发展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其中,由上海曙光医院承担的中捷中心是“一带一路”首个卫生合作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再有就是,要充分利用中国外交积累下来的多边合作机制这一“面”的作用,推动中医在国外布局。“一带一路”实施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将中医药合作纳入与沿线国家多、双边合作机制,中医行业要通过这些合作机制加快其推广。

国际标准的推陈出新

“一带一路”的实施加速推动了中医国际化的进程,但由于国际标准缺失、质量控制指标难以规范、质量控制难保障等问题,无法适应中医国际化的需求。当前,全球缺乏一套统一认证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应完善中医药行业“走出去”的顶层战略设计,加快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推陈出新,引领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抢占中医药国际化制高点。

目前,我国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行业层面的中医相关标准数量众多,据粗略统计超过600个,不同标准存在很多冲突的地方,“定而不用”“用而不一”的情况在中医临床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医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中医的国际化进程。积极推进中医国际标准的建设,是对中医行业国际化的有效保障和加持,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强驱动力,同时可以更好发挥“以外促内”的作用。目前多个国际组织都在针对中医制定国际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导的《针灸实践标准》正在制定。在中医国际标准的制定上中国应发挥引领作用,中国政府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信息沟通,设立中医标准化的国际组织合作协商平台,寻找合作和共识,加强资源共享和相互借鉴,提高中医国际标准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让中医行业持续成为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

传播途径的载体创新

目前,中医在国外的推广面临诸多问题,应转变传播思路,创新传播载体,探索并开拓新的传播途径,打造响亮的“名片”,才有机会掌握国际话语权。

一是加强自我传播。打铁需要自身硬,中医的国际化发展必须从整治和治理中医行业的乱象入手,如前一段时间国内鸿茅药酒引发的对中医的质疑等,唤起了更多人对中医真伪的思考。要依法规范发展,去伪存真,提高中医药产品质量、疗效和安全性,做好中医传承与文化传播。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途径,锁定国外中医粉丝,让更多的国外人士正确认识中医,认可中医,夯实中医国际化的群众基础。

二是国外推广展示。要充分利用中医国外中心、国际医疗博览会、国际中医药文化节国外巡回展等活动在推动中医国际化方面的作用,加大中医在国外的推广展示。其中,要加大国侨办“中医关怀计划”的推广展示范围,在全国范围内选派知名中医师,通过举办国外慰侨义诊、中医文化宣传及健康讲座等活动,兼及深入浅出、走进社群,广泛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知识,普及中医药医疗保健常识,弘扬中医文化。

三是国际组织传播。争取国际组织(如WHO传统医学处)的话语权,不仅是争取权益,而且要用更宽广的胸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组织推广中医的工作中去,为中医在世界上更好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医人”要站在战略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医在WHO的地位,争取WHO的话语权,充分利用国际组织来传播和推广中医。

交叉领域的业态创新

中医行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它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与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的供给侧改革密切相关,本身有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内在需求,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要立足自身实际,顺应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趋势,不断优化自身,为更好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与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同,我国中医行业在交叉领域的创新滞后,因此,要因势利导加大中医药在交叉领域业态创新。如上海中医大学与产学研结合的单位协作,融合生物工程、电子信息、仿生技術等,研发了中医医手环、四诊仪、健康镜等,其中中医四诊仪是一种智能、便携的中医诊疗设备,集中医问诊、面诊、舌诊及脉诊于一体,并成功伴随中俄志愿者结束520天模拟火星之旅。此外,中医还可以联姻很多产业共同发展,如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企业,推进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产业链数据库集群,借助“互联网+”为中医行业提供全面、智慧的服务,这些都属于跨领域的业态创新。要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必须抓住时代机遇,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互联网+”等的机遇,实现中医领域的业态创新,为中医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中医国际化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是加速推动中医走向国际的根本保障。要不断提高中医行业的创新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际,加大国外布局模式的创新,与相关国际组织和部门积极沟通合作,引领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加强宣传传播,不断推进中医文化普及。此外,要加大交叉领域的业态创新,促使中医在不同行业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者为北京同春堂中医医院院长)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国际化中医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CTTC中纺标:国际标准诞生记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