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娜(重庆艺术学校,重庆 400020)
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是不可取代的核心部分,然而在中国古典舞学习中基本功训练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只有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才能够为日后的巩固与创新奠定基础。当前的中国古典舞已经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教学训练体系,该学科在训练中有着特殊的民族特性以及艺术表现力,更具有很强的民族审美特征以及美学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基本功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意义和作用,进而使其在练习中更准确地塑造舞蹈形象。
在中国古典舞学习中,学生必须对其基本技巧予以更加明确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舞蹈风格以及舞蹈韵律,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舞蹈的表现力。在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中,除开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因素,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形体结构以及肌肉线条等来采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基本功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在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中,控制组合是基础的训练内容之一。控制能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具备平衡能力以及调节重心的能力,这对于基本舞蹈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古典舞的练习中,需要进行舞姿转换、衔接等,因此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稳定控制能力,并且这也是实现舞蹈动作规范化的必要基础。学生通过合理科学的模式来进行控制能力训练,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在舞蹈过程中的基本技巧,实现技术与舞姿之间有效的衔接。针对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中提升控制能力的质感,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在基本功训练中加强后腿的控制能力。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向后抬腿是一个较难的动作,需要学习者具备相应的柔韧度及较强的腰腹肌肉控制能力,训练时学生将一只腿作为支撑点即主力腿,另一只缓缓向后抬起,抬到自身的最高点后,再停顿控制住一段时间,反复训练上述动作,直到学生的后腿能够通过这个动作轻松达到九十度为止。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跟腱部位的能力训练。如果学生跟腱部位的控制能力较差,那么在舞蹈过程中就会导致无法稳定中心,使得需要主力腿直立支撑的时候,根本无法有效完成,学生在学习中可使用撑拉后筋的方式来强化自身跟腱的控制力,并且在坐地时进行双腿勾脚的动作,以此来提高自身跟腱的支撑力度与强度。在进行控制组合训练时,还需要加强学生身体各个不同部位的耐力,这也是基本功中重要的内容,要能够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将舞蹈中的形、神、美等都展现出来需要学生通过技巧与表演等各方面相结合,进而有效的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的情感与气质,予以更强的震撼力。
旋转训练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技术技巧训练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它作为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技巧动作群,还可在特需的时候起到连接、修饰的用途。在古典舞的旋转训练中,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围绕一个具体的支撑点来进行动作的转化,并且将自身的重心围绕着该轴进行连续的转动。旋转的呈现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原地转、空中转以及行进转,针对旋转能力训练,可以在技术上将之归类为单一旋转及复合旋转两大类进行训练,但不管是进行哪一种模式来开展训练,都是需要将重心轴作为稳定旋转的关键内容,并且保证在旋转中有充足的动力。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旋转组合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最佳。首先,从直立旋转入手,要让学生们树立重心的概念,在训练中把握好重心,直立旋转是相对简单的方式,因此也能够更快地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要领,在过程中需要其进行收腹、立腰、挺胸、沉肩,确保自己的身体处于一条直线上,然后围绕着轴进行发力旋转。其次就是通过旋转亮相的训练,来作为加强旋转难度的一种手段。在古典舞旋转训练中,旋转后亮相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只是一个结束,停落在不同舞姿上还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学生可通过旋转后连接不同处理不同难度的舞姿亮相,结合自身重心及运动路线上的变化进行巩固练习,这不仅体现了不同的训练性,还增加了整个旋转过程训练的难度。
中国古典舞的诸多技术技巧中,最具有民族特性的技巧就是翻身,尤其在女班的技术技巧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其在动作中充分融入了我国的戏曲以及武术中蕴含的动作形态,因此需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以整个骨盆为运动轴心,并且双臂通过划立圆的路线,以及头顶部固定在空中一个高度上,脚下踩在地面一个点上进行翻转运动。无论是何种不同表现形式上的翻身,始终都是围绕着立圆在运动。例如原地的翻身体现的是“圆里套圆”的特点,而行进的翻身就像转动的车轮一样流畅自如……在古典舞众多的翻身动作中,最为常见的三种翻身是踏步翻身、点步翻身以及串翻身。对于翻身类的基础教材踏步翻身来说,它是作为学习所有翻身类技巧的先导,个人认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它的开法儿步骤更加需要严格细致,首先进入扶把滚腰的开法儿练习,再到扶把踏步翻身的分解训练,最后进行中间的分解和完整翻身的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勿盲目超之过急,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翻身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为后续的翻身类技巧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在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中,弹跳训练在课堂中会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加训练比重。在古典舞的跳跃训练中,主要就是借鉴体育项目中的弹跳原理,通过有效利用学习者腿部的韧带以及肌肉群来产生反作用力,以此来支撑自己的身体重力,并且产生跳跃的动作。因此根据物理学原理,人体产生的反作用力越大,那么腾空的高度越高,时间也就越长。根据中国古典舞在学习中的特点来看,弹跳训练主要分为单腿跳跃以及双腿跳跃,但是不管何种跳跃方式,都是需要学习者在跳跃之前进行助力,整个过程中具有下蹲、起跳、腾空、落地等诸多动作,若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差池就会影响到整体动作的展现。在助力阶段,主要就是跳跃前借力的一种方式,通过助跑的速度可以进行大跳等高难度的动作,在训练中要保证学生具有平稳的步伐,确保整个小腿部位的肌肉处于绷紧的状态。跳跃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下蹲,这也是为整个起跳动作蓄力。因此学生需要通过不断训练自身跟腱以及腿部韧带来增强起跳动作的力量,也能够扩大起跳动作的幅度。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跳,在起跳中需要将下肢的幅度尽量打开,这样会加长在空中的停留时间,进而保证可以在其中做一些其它动作。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在基本功训练中需要一套更加完善、系统的舞蹈训练模式,在中职院校的中国古典舞基本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现状因材施教,熟悉吃透教材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具备更加扎实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