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的政治哲学

2018-09-16 12:46徐萌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李尔肯特李尔王

徐萌(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从当时英国的政治局势便可看出,李尔王其实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的国家领袖,他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权衡利弊,一婚姻制度来巩固地位统治。在教育子女方面,李尔王是一个失职的父亲,但在治理国家上,他却是一位合格的君主。

一、李尔王的政治

人们普遍认为莎士比亚视君主制为最好的政体,在英国历史上,君主制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苏格兰的安定统一。在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中,李尔王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李尔王统治期间,国家内部社会安定,举世承平,对外注重和平邦交。

虽然在剧本开篇李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昏庸自负的国王,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李尔是一位无能的昏君。美国作家哈瑞·雅法认为:“在莎士比亚创作的人物中,极少有人像肯特那样受到绝对的尊重。肯特的一生是为李尔效忠的一生。但是,如果李尔不值得他的付出,也就是说,如果肯特选择效忠对象的判断力存在问题,那么不论无私和奉献本身多么感人,我们对肯特的钦佩也势必混合着怜悯或轻蔑。但我们丝毫没有这样的感觉,我想这恰恰标志着李尔和肯特的真实价值。”【1】李尔王最杰出的成就就在政治上,他创造出了一个内外稳定的国家政局,但年老时却膝下无子,所以他必须选择一个女儿来继承王位,李尔宠爱小女儿考狄利亚,所以很可能将王位传给考狄利亚,但考狄利亚继承王位必定会引起高纳瑞和里根的不满,二人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对抗考狄利亚,这必将引起王室内乱,将整个英格兰置于危险之中,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李尔王迟迟不提王位继承的事,并且为三个女儿同时分配嫁妆,虽然高纳瑞和里根早已成婚,却并没有在当时获得嫁妆,李尔等到要为考狄利亚选择夫婿时才把三个女儿叫到一起,统一分配财产,防止日后高纳瑞和里根借口发动政变。李尔将他的财产分成三部分,三方势力相互牵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以保持国内政治的稳定。另外,在财产分配上,按照李尔王原定的计划,考狄利亚的那一份嫁妆必然会远远超过她的两位姐姐,考狄利亚很可能会得到国家最中央的土地,继续居住在王宫中,继承王位,正如布莱德利的理解,李尔本来是打算将王位传给考狄利亚,然后和考狄利亚生活在一起。只是考狄利亚的回答打乱了李尔原定的计划,盛怒之下的李尔方寸大乱,将本属于考狄利亚的国土分给了高纳瑞和里根,自己放弃了实权,由两个女儿轮流赡养。

在女儿的婚姻问题上,李尔首先考虑的依旧是政治。高纳瑞和里根的丈夫都是英国的世袭公爵,奥本尼和康华尔各自占据世袭的土地,在当时的英国,如果没有封建领主的支持,英王的统治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李尔以国土作为陪嫁,通过政治联姻来换取贵族的支持与政治的稳定。即使是对最疼爱的小女儿,李尔也依旧为她安排了政治婚姻。法兰西国王和勃艮第公爵追求考狄利亚都不是出自爱情,两人都是被考狄利亚的嫁妆所吸引并看重她所代表的政治意义,如果考狄利亚嫁给了勃艮第公爵,那么接下来将由考狄利亚和勃艮第共同治理英国,而勃艮第是英国子民,又附属于李尔,李尔有权利对他进行约束,这样就可以保证英国皇室政权的稳定;如果考狄利亚嫁给法兰西国王,那英国在世界中无疑就是有了同盟者,李尔这么做也是为考狄利亚和自己准备了最后一层安全壁垒,李尔早就看出了高纳瑞和里根的野心,法兰西国王的求婚就是对她们的一个警示,一旦二人得权后结盟,一起发动政变,那法兰西国王的势力也会令她们望而却步,有所顾忌。

二、政治分化的悲剧

李尔王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形象,他的一生荣于政治,也毁于政治,由于出色的政治统治,英格兰保持着内无忧外无患的安定状态;也是由于一时的昏庸决策,他将王冠拱手送人,赤裸裸的站在权力之外,结果跌入荆棘。

高纳瑞和里根对李尔的爱都来源于李尔的权力地位,所以李尔交出权力的那一刻也就自然失去了两个女儿的爱。弄人的话也映照了这一点:“可是我宁可做个傻瓜,也不愿意做你,老伯伯;你把你的聪明从两边削去,削得中间什么也不剩了。”李尔认为即使自己失去了权力也还是会处于中心地位,享受着和以往同样的待遇,但一旦失去权力,即使是一个仆人也能随意戏弄李尔,只是李尔自己看不清现状,依然对两个女儿抱有期待。李尔的悲剧结局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他未将家庭与政治划分出明确的界限,将亲情与政治混为一谈,李尔将自己的王冠劈成两半,分给他的两个女儿,他劈开的是王冠,放弃的是权利,毁灭的却是自己。

同样,英国的政局动荡也是王室政权分化的结果。李尔在位时,权力集中于李尔一人,英国政局稳定,分权之后,高纳瑞和里根各自拥有一半政权,当李尔和考狄利亚作为第三方势力存在时,尚且能对二人起到威慑作用,使其按兵不动,一旦第三方势力消失,二人分庭抗礼指示,他们便是彼此最大的威胁,隐藏的矛盾将被激化。高纳瑞和里根都是多疑的性格,权力的均等化使他们更加忌惮对方,高纳瑞在和奥本尼争执时说:“过滤总比大意好些,与其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害怕人家的暗算,宁可爽爽快快除去一切可能的威胁。”李尔的一百名骑士尚且让她如此忌惮,就更不必说是里根二分之一的国家主权了。在这一点上,里根和高纳瑞有着相同的想法,而埃特蒙的出现提前激化了两人的矛盾,使两人在政治上的对抗增加了爱情的名义,两个人都害怕对方先得到埃特蒙的青睐,所以除了通过甜言蜜语来告白,她们更以权利来作为筹码争夺埃特蒙,二人更是在列队迎敌时还进行着唇枪舌战,大敌当前,两姐妹想到的是如何用手中的权力征服一个男人,却不是联手抗敌,保卫城邦,毫无大局意识,恐怕这也是李尔王起初不愿将国家大权交与她们的重要原因。两人的内斗正给了外国提供了侵略的好时机,法兰西国王受考狄利亚的哀求,出兵英国救回落难的李尔王,并无非分的野心,所以两国并未真正交火,引发战事,但若当时进攻英格兰的不是法兰西,而是真正意图侵略英国的军队,那就当时英国内部的分裂状况来看,英国必将沦为他国附庸。

当最高权力握于一人之手时,社会政治上能保持平衡,但权力一旦被均等化分配,双方势均力敌,又都野心膨胀,必将彼此忌惮,相互敌对。所以王室内部一旦发生内斗,必将破坏国家大局,一个国家的政治核心若遭到破坏分裂,外部系统也必会受到影响,就好比是一个机器的核心控制处出了问题,那最外层的防护系统就会随时失效。

三、总结

一时糊涂的李尔王听信花言巧语,赶走了忠诚的女儿和臣子;高纳瑞和里根得到权力便对李尔弃之不顾;为了权力地位陷害兄长,背叛父亲的埃特蒙,为爱情和权力反目成仇,同归于尽的高纳瑞和里根,权利的争夺带来的是人性的扭曲,所以何其莘认为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悲剧具有普遍意义,这种主题的普遍性使《李尔王》超越了个人悲剧的局限性。剧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之一就是伊丽莎白时期的“秩序”观,在这个剧中,被破坏的不仅是家庭中的秩序,更有国家的秩序,乃至整个宇宙的秩序。【2】

注释:

【1】[美]阿兰·布鲁姆 哈瑞·雅法 著,潘望 译,《莎士比亚的政治》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第106页

【2】何其莘著 《英国戏剧史》,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猜你喜欢
李尔肯特李尔王
变成什么好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耐心才能办成事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李尔王》
变成什么好
离开李尔王的荒野
皇上胸肌好伟大
李尔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正式奠基
麦格纳接替李尔为宝马提供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