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 是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2018-09-15 09:10贺瑞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宣言

贺瑞

世界上最早的共产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它写了“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重温《共产党宣言》的建党思想,对我们建成永远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纲领和章程

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重要思想。1889年,恩格斯在致格·特里尔的信中谈到,“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性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织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不组建无产阶级政党就实现不了改变世界的任务。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欣然接受了正义者同盟约瑟夫·莫尔的邀请,并在莫尔携带的正式委托书签字后着手正义者同盟改组工作。他们通过两次代表大会完成了改组工作:1847年6月2日至9日,在伦敦秘密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恩格斯代表巴黎组织出席了大会,主持了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和审定工作,会上多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成为大会的核心人物。这次大会取得了三项重要成果:“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通过恩格斯参与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草案)。”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一文中回忆到:“会上首先进行了同盟的改组。密谋时代遗留下来的一切旧的神秘名称都被取消了;同盟现在已经是由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以及代表大会构成的了,并且从这时起它命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章程第一条这样说。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就这一条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而同盟——在平常的和平时期——已变成一个纯粹宣传性的团体。这个新章程曾交付——现在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制度进行——各支部讨论,然后又由第二次代表大会再次审查并于1847年12月8日最后通过。”章程由十章组成,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了盟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规定盟员入盟自愿,入盟要“经支部之一致同意接受”,要“缴纳最低限度的盟费”,入盟后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要符合同盟的目的,“承认共产主义”,“不参加任何反对共产主义的(政治的或民族的)团体,参加任何一个团体必须向相应的领导机关报告”,“对同盟的一切事物保持秘密”,“全体盟员一律平等”,如“不再符合上述条件者开除盟籍”。章程第二到第七章规定了同盟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原则,第八章规定了同盟的纪律,第九章规定了同盟的经费,第十章规定了同盟接受盟员。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章,比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党的组织问题,成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章程的蓝本。

大會认真讨论了恩格斯为大会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问题,“鉴于公开公布同盟纲领的意义重大,大会认为应当格外慎重,没有形成正式的决议,但大会代表一致同意把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下发各级地方组织进行讨论、修改和补充,为新纲领的制定提供尽可能充分的理论准备。”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采用当时流行的一问一答的形式阐明了有关共产主义的22个基本问题。

虽然马克思因经济困难未出席这次大会,但恩格斯起草的所有文件都体现了他们二人的思想。会后,马克思、恩格斯为贯彻共产主义者同盟确定的新思想新方针做了大量工作,来巩固大会成果,扩大同盟的影响。如由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发展而来的布鲁塞尔支部,经常给工人开办讲座,宣传经济学、历史和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是其中的灵魂人物,他后来把这一时期宣讲的经济学理论加上了“雇佣劳动与资本”总标题发表了,通俗易懂地阐明了工资、资本、利润、分工、竞争、市场等复杂的理论问题,告诉工人要承担起结束资本统治和建立新社会的历史重任。再如《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下发各级地方组织后,“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莫泽斯·赫斯提出了一个思想混乱的修正稿。恩格斯逐条批驳了赫斯的修正稿,并受巴黎区部委托草拟了新的草案,即有名的《共产主义原理》。《共产主义原理》从框架上保留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设计的基本问题,“从篇幅上看,《共产主义原理》对25个问题的回答相当于《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所回答的22个问题的3倍。” 1847年11月23日,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信谈了《共产主义原理》的写作情况并建议修改时“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作《共产党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地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合适的。”马克思表示赞同。

经过5个多月艰苦奋斗,基本消除了共产主义同盟内部的思想混乱状况,相关的组织措施基本得到了落实。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举行。大会对《共产主义原理》涉及的理论、目标、策略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该方案阐述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同意抛弃教义问答形式,委托马克思、恩格斯重新起草党纲。12月中旬,马克思、恩格斯从伦敦回到布鲁塞尔,进一步讨论了纲领的内容、结构与表达方式,拟定了写作大纲。之后,由马克思一人执笔完成手稿,于1848年1月底寄到伦敦,2月24日左右正式以23页单行本出版,立刻发行到各个国家的同盟盟员。从整个创作过程来看,《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的。“ 《共产党宣言》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高度独创性。大气磅礴的语言,充满历史感的分析、环环紧扣的逻辑、凝练的结论,所有这些,使《共产党宣言》像一座用坚实的大理石筑起的纪念碑,上面雕刻着庄严优美的纹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之时,就明确地提出了同盟的政治主张,用他们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批判地继承了当时社会中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而创立的。虽然共产主义的名称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但他们为这一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之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共产党宣言》本身就是永不褪色的党建范本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历史唯物地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者和无产者两大对立的阶级,这两大阶级斗争的最终结果会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不可避免”的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的理论基础。他们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就得形成阶级,组建政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共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革命不同于以往任何阶级的革命,“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革命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具有彻底的革命性,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和“传统的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因此,要完成改造社会的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共产党人要比无产者具有更高的素养,“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同时,共产党人要善于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当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后,就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最终要把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社会。

共产党人要实现这一崇高而伟大的目标,就得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剖析了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三类错误思想的主要表现、阶级根源及其发展趋势,阐明了这些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在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可见,共产党人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研究眼前真实的社会运动情况,与时俱进,坚持真理,不断纠正错误, 修正党纲、党章,才能使党更好地承担起领导人民改造社会的重任,永葆青春活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党纲,认为党纲是党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如果党纲出了偏差,就可能把党引入歧途。可以说,他们为维护这面旗帜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不久,欧洲爆发了震撼世界的1848年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全身心投入到这次革命,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及时分析了这次革命,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19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重新活跃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写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两份纲领性文件,采取了“实质上坚决,形式上温和”的策略把《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贯穿其中。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协会的精神产儿。1882年,他们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890年,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谈到:“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就是中华民族探尋复兴的历史。今天,为了“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应当把《共产党宣言》当作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精神支柱,不断地从中汲取智慧营养,“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副院长。该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政治上建党的思想来源及其对党员的现实要求》(项目批准号:16XDJ021)之一。)

责任编辑:康红波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宣言
“最美奋斗者”高铭暄的宣言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Father's Day
潮涌袭夜
柔软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