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臣
农民田间学校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使每位农民在说说笑笑中学到知识,通过农民与农技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启发教学,农民对农技知识学得快、记得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采用非正式成人教育的方法,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在作物整个生长季节进行的农民培训活动,是国际流行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深受农民欢迎。
最初农民田间学校是为培训印尼稻农学习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而开办的。1984年世界粮农组织开始在东南亚实施水稻IPM项目,1992年世界粮农组织在IPM项目实施中总结出在田间全生长季办农民田间学校的方法是使农民转变观念,改变乱用药现状,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最好办法。1989年我国加入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以来,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在水稻,棉花,蔬菜,茶叶,果树等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推广应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创新,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中的一项重大创新,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田间学校具有发现问题准确、解决问题及时、科技服务紧密、技术推广到位的优势和特点。一是办学地点灵活,可以在村里办、专业合作社社办、田间地头办等多种方式:二是领办人多种多样,有的是由村委会领办,有的是由农技人员领办,有的是由专业合作社的社长领办,有的是由种养大户领办,还有的是由龙头企业或者农村经纪人领办。它具有实操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培训特点,是当前农技推广最有效的模式,解决了当前“技术入户难、讲话没人听、活动难组织”的农技推广难题。
1 与传统培训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1 工作理念
田间学校是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培训理念,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技术培训。推广教育的过程是给人,而不是为人工作的过程:是帮助别人自立的过程,而不是使他们有所依靠:是农民与农技人员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授课;
1.1 培训主体
田间学校的主体是农民,传统培训的主体是农技人员:
1.3 意愿表达
田间学校是农民参与讨论和沟通,农民的意愿能充分表达;而传统培训的主体是农技人员,农民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1.4 调查分析
田间学校设计的思路是以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辅导内容,自己动手调查、分析;传统培训则是制作固定内容的教材,聘请老师讲课、田间观摩与咨询:
1.5 推广效果
田间学校由农民最初的被组织或自愿参与活动,逐步表现为自发地组织活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而传统培训则是过分依赖专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 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采用“四个三”的教学模式,即三权:自主权,发言权,思维权;三式: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三重:重需要,重实践,重技能:三动:动手,动脑,动口。
田间学校是一种理念,不是一问一答:是一種方法,不是模式化效仿:是一种推广技巧,不是田间讲课。其目标是:一是增强农民的自信心,生态意识,标准化生产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农民自主生产,科学决策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民素质:二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三是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使科技真正入户,将科技成果实实在在地送到农民手中。
3 通过几年的田间学校培训的经验和体会
3.1 从组织角度看
创新思路是动力,团队素质是关键,对象定位很重要。
3.2 就辅导员(农技人员)而言要做到“四心”
即:鉴定信心、下定决心、具有信心、富有爱心。
3.3 从举办田间学校的环节来看,要注意三个重点
一是团队建设环节(目标一致,充分信任);二是主题选择环节(生产急需,能够解决);三是互动话题环节(直奔主题,不断深入)
3.4 农民田间学校的课堂进程,要做到“三问”、“六要”
开场时要热情问候、介绍团队、说明来意;一问:是什么?引入问题:二问:办什么?问题来源;三问:怎么办?即解决办法。在每“一问”之后都要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简要记录,小结归纳,补充完整,优化提升。对以上“三问”归纳补充,完善优化。简要复述内容,后续计划安排,留下联系方式,课堂结束。“六要”是定位要准确、合作要深入、互动要充分、激励要恰当、回应要及时、小结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