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华
加强农民现代农艺培训,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粮食作物产量、生产质量与种植比例均得到显著提升和改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初步完善。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运用和推广农艺技术,有必要加强农民现代农艺培训。本文简要论述了加强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根据遇到具体问题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策略,以期培养实用型的农业技术人才,最大限度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农业技术的进步空间,加快我国现代农业的推广与应用。
1 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1.1 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的主体,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未来市场的选择,以及对新品种和新科技的吸纳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农民素质的高低,在促进农村稳定中具有先导性重要地位。因培训系统性和多样性影响,在更新农民的知识,提升农民的综合技能的同时,也大大地促进了农民其它方面行为和态度的改变,对乡镇农业生产活动来说,参加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是农业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农民对农业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价值观的认识,对激发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技能,提升农村农业市场竞争力,培养与增强农业团队合作,促进促进培训工作效率和农艺技术应用与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农民更好地胜任农业种植工作,增加农业产能,提高解决各种农业种植问题的能力。
1.2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对推动农业技术体系、制度与管理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互联网开展培训工作,可改变农民原有的固守观念,接受现代创新农艺技术,农民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农艺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顺应了当今时代现代化、个性化的特点,让我国的农业技术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农业种植效益,促进广大农民有效掌握现代农艺技术和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2 现代农艺技术培训出现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与科技进步的双重影响下,工业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吸收了更多优秀的人才,农业生产人才稀缺与农业生产水平落后成为农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問题,基于此,各相关单位与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大对现代农艺的培训力度,改变目前的这种局面。
2.1 培训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民群体差异大、需求多,培训实效性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农艺技术培训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因其培训方式不够深入,人力、物力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的影响,一些基层单位在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方面的投入比例较小,培训方法单一、创新不足,对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认知度不够,农业人才队伍逐渐缩小,农业生产和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例如: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再加上很多农业农民学习积极性较差,对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的学习还不太重视,缺少对基本技术和管理知识的认识,严重影响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厂。
2.2 需要良好的培训氛围。一些地区参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部门多,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导致实用性差,重复培训现象严重,造成教育资源。此外,有个别地区利用培训,进行一些商业行为,例如推销某种商品等,使农民失去了对农艺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也扰乱了培训氛围。
2.3 传统经验和现代科技知识发展不协调。在现代科技和创新知识的作用下,由于大多数的农民文化水平程度不高,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种植技术还是以单纯的经验种植和体力劳动为主,再加上一些现代农业技术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缺乏系统的专业性技术指导和配套设备,凭借创新技术发展农业的农户比例较少,经济收入提高比例偏低,而具有高学历并长期接受培训、创新知识的高收入家庭,只占少数,让农艺技术的推广工作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成为阻碍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重要因素。
3 加强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应,加大对资金、师资队伍等力量的支持,并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农民参加现代农艺技术学习,调动农民积极参考性与主动性,做好农业种植的基础工作。
3.2 完善培训体制。明确培训工作思路,推动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促进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专门部署培训活动,制定有效的制度措施,构建完善的农艺培训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农艺培训监督与考核,整合资源,制定考核体系,各部门协同作战,促进培训工作广泛参与,确保农民培训的质量的发挥,对参加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是否实现增收进行考核评估,真正使农民培训工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阳光工程。
3.3 加强培训队伍的建设。实现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规模的新型农民队伍,把农业发展转移到科技进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农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完善薪酬激励体系,激发培训教师队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进优秀教师人才,有效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能力。
3.4 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活动
3.4.1 农民农艺技术培训对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农业领域大环境与的影响下,应灵活应对,以适应新时代下农民农艺技术培训自身的特点,由于每个农民从事农艺技术与种植方式各不相同,所需技能各有不同,所针对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以达到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的目的,满足农民不同农艺技术的需要。在实际培训工作中,要结合当地种植特点与气候特点,提供合适的技术方式方法,满足农民农艺技术的需求,发挥农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3.4.2 随着科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相关农业技术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因此,培训者自身要与时俱进,关注网络化发展趋势,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建立传播平台,采取在农民教育在线和分类建立农民培训QQ群等方式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以现代农艺技术为导向,创新培训理念,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知识、销售信息等内容,使培训更具有前瞻性,推动培训的现代化进程,降低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成本的同时,提高农民综合技能。
3.5 创新培训。为达到从农业种植知识和技能到产品安全的目的,在结合农业种植的具体前提下,组织、开展、落实培训环节,全程提高传播的便捷性和时效性的运行机制,建立模拟实验室,接受现场授课、观看视频等培训,并进行模拟演练,结合培训内容,进行动手操作和实践训练,运用快捷的方式把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农民,真正让农民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农业种植技能,更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相关工作与部门,应意识到加强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意义,创新培训方式,把握培训要点,总结经验,灵活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性,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促进农民综合技能提升,让广大农民更好适应农艺技术的需求,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