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其防控方法

2018-09-14 06:55叶冰
新农村 2018年24期
关键词:鼻液链球菌病羊场

叶冰

羊肺炎链球菌病是严重危害山羊、绵羊的疫病,主要发生于饲养管理差、体况较弱的羊。该病病情发展迅速,病程大约在3—4h内,体温会增高到41℃。粪便呈黑色且是稀便,羊只咳嗽、呼吸艰难以及卧地不起、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等均是该疾病的臨床症状。病情严重时,临近死亡的病羊的头部会向着后背,发生磨牙、肌肉抽搐等现象。

1 发病情况

本地区养殖户郭某,其在2016年05月~2017年12月共养有65只羊.2017年给羊注射了羊痘、破伤风疫苗,然而在羊群中死亡羔羊3只,发生疾病有6只。发病急,病羊食欲骤减,甚至是拒绝进食,疾病之初的体温是39—42℃,病羊出现的临床症状有精神抑郁、鼻黏膜红肿、有浆液性鼻液流出:眼结膜充血明显,后半期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呼吸艰难、唇颊和颌下淋巴结明显发生肿胀。部分病羊粪便比较松软带有粘液或者是血液。接近死亡的患羊出现的症状有体温降低、呻吟和磨牙等症状。根据患羊的症状表现对病羊的疾病原因以及治疗方式开展研究。

2 流行特点

患病羊和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山羊次之。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及早春季,季节交替,栏舍潮湿、拥挤等均可引起发病。不同年龄阶段的羊均可发生,主要多发生在幼龄羊和怀孕后期的母羊,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苍蝇、蚊子等吸血昆虫进行传播。另外,病死羊的肉、骨、皮等也可散播病原菌。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病羊临床上症状不明显,通常于24 h内死亡。

3.2 急性型。急性型病羊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1℃以上,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垂头,食欲下降或废绝,反刍停止,呼吸困难,眼睑、面颊肿胀,咳嗽、流涎,流泪,随后出现浆液性分泌物,鼻腔流出浆液性、脓性鼻液,部分怀孕母羊发生流产,最终因衰竭窒息死亡。病程一般在2—3d。

3.3 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病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咳嗽,流黏液性透明鼻液,粪便较稀软,粪便中混有黏液或血液,不愿走动,喜卧地,病程一般在7—15d。

3.4 慢性型。慢性型病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轻度发热,食欲下降,消瘦,步态僵硬。个别患羊有咳嗽症状,有的病例出现关节炎,病程长达30d以上,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4 剖检变化

在羊肺炎链球菌病的病理研究中,其病理比较复杂,死亡的病羊脏器有出血的情况.且淋巴结肿大:咽喉以及鼻腔和气管黏膜位置有明显的出血现象;肺部发生水肿、肝质变及坏死,甚至有的已经和胸壁连接在一起:胸腔部位有大量的积液:肠管也有出血的情况,主要是胃粘膜出血,大部分肿胀;胆囊肿大非常明显。

5 实验室检验

组织涂片镜检。无菌条件下,取病羊新鲜血液以及病死羊的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作为病料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能够看到呈单个、成对或者短链状排列的球菌,且呈革兰氏阳性。细菌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羊的血液、脾脏和肝脏,分别接种在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置于37℃条件下进行24h培养,能够发现在培养基上长出露珠状的透明微小菌落,呈灰白色,且菌落周围形成口型溶血环。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放在显微镜下检查,能够看到呈短链状或长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试验。挑取细菌培养物进行多种生化试验.结果发现病菌能够使葡萄糖、乳糖、蔗糖、蕈糖发生分解,无法使山梨醇、甘露醇、菊糖发生分解,且不能够液化明胶。

6 防控方法

应急处理。羊场发生该病时,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或者就地进行扑灭。对于病羊以及疑似病羊都要采取隔离观察。隔离舍内要适当抑制空气流通,防止羊链球菌病原体不断蔓延,但每天对舍内要采取1~2次消毒,注意消毒前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对于疑似病羊,在隔离期间要保持舍内空气流通良好,防止病菌在狭小的舍内不断积聚而造成二次传播,同时每天对舍内也采取1—2次消毒。在消毒过程中,需要统计羊群中出现临床特征的数量,如果发现反刍停止或者流涎的情况,则必须将其隔离到单独的舍内进行治疗。

疫苗免疫。每个羊场根据各自的实际条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其操作,避免发生链球菌病。羊场一般可在每年2—3月份适时皮下注射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灭活苗来预防该病,不论体重、体型大小,每只用量都为3mL,对于小于3月龄的羔羊可经过2—3星期再进行1次重复注射,能够持续至少6个月的保护。

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加强消毒,尤其是疾病流行期间可增加消毒次数,一般每3天进行1次。消毒过程中,还要对圈舍进行清扫,并对粪便集中采取统一处理。合理配置日粮,确保含有均衡营养,适当增加饲喂量,控制膘情适当,注意保暖。如果羊场条件允许,可提前备足干青贮饲料,促使羊群饮食进一步保持平衡。

药物治疗。病羊和疑似病羊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万IU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肌肉注射5mL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mL10%林可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静脉注射由500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5mL l0%维生素C以及适量20%安钠咖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

猜你喜欢
鼻液链球菌病羊场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羊感冒症状与防治方法
探究鼻液检查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羊副鼻窦积液治疗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
一起山羊链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