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君
【摘 要】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对科学知识有目的、有计划、讲方法的研究活动。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课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如何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自主学习;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168-01
1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科学兴趣的培养很关键,小学生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乐于动手进行操作实践,此时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阶段。教师是科学课的组织者、引领者,是学生探究活动中亲密的伙伴,教学中要抓住科学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科学探究情境,如设置悬念、故事引入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受到启迪,拓展思维,以此强化学生的科学兴趣。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自身体验中获取知识
在科学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自行探究可以认识的,在能力培养方面有比较大的价值,教学时间又允许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自身体验中获取知识[1]。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展示某种现象,启发学生对这些事实提出一些问题,从而针对问题展开探究。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得出初步假设,再根据问题的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得出对问题初步假设的验证,经过验证得出问题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
3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科学课以探究为中心,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讓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必须研究课标与教材,参与探究过程,精心设置探究问题,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去探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讨论、去实验、去验证,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并得出正确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4 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探究
小学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让学生发现问题→再做实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5 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科学课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要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升。所以教师也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来进行科学探索,使学生树立起相应的科学观。例如在学习“温度的测量”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温度的测量,怎样认识和操作实验用具,并且如何有效记录实验数据等。当学生自己亲自进行演示时,一定会与教师的操作存在偏差,可能会忽视某些细节,导致实验的结果也会和教师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出入。因此,教师这个时候就要指出学生们的出错点,更正他们的操作方法。经过教师的指点后学生就会明白自己的错误点,并且形成自己的认识,再次操作实验,加深印象,从而学习到温度测量的正确方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操作、纠正,最后学习到正确的方法,对这一课的知识掌握到位。所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实践探究活动才是科学学习的根本,也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探究过程中才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出错地方,并且能够根据教师的指点进行及时地更正,达到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所以教师需要注意开展探究式学习中的策划工作、开展形式、活动进行的方式、合作安排情况等,在学生学习中适时评价,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促进者和参与者,为学生创造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究中领悟。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这样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更利于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丽亭.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