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亮
日前,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在第五届南博会期间就昆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关于昆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程连元作了清晰的阐述。
“为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到昆明工作之初,我就对昆明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基本特征进行了认真研究,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了昆明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构想,即: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思路,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提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构建高端引领、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程连元介绍,近年来,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昆明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重点产业为突破,着力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化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的带动作用,努力把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成为推动昆明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和事关长远的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大健康,加快推动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积极构建“3456”大健康生态圈,着力打造“中国健康之城”。提速发展大旅游,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突破发展大文创,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促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之都。加快发展大数据,大力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狠抓呈贡信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完整的大数据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信息产业辐射中心。稳步发展金融业,加快推进跨境金融服务网络和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跨境金融合作交流平台建设,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来昆设立区域总部,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培育发展高端装备、机电产品、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是以政策扶持为抓手,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认真落实国家、省稳增长政策,研究出台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6条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健康发展。2017年,安排6395万元市级资金,支持493户企业扩销促产;安排8.87亿元工业发展引导资金,有效缓解149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成立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的13个工业企业停减产帮扶工作组,深入结对帮扶的182户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困难问题。
三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超越奋勇争先”精神,市级领导率先垂范,带队赴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产业招商。设立15个产业招商分局,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上门招商,引进微软、中铁建、中核、优必选、康美药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昆明发展,填补了部分产业空白,延伸了产业链条,为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着力激发发展活力动力。在全省各州市率先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并狠抓落实。2017年,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24万吨,提前完成“十三五”煤炭去产能任务;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353.8亿元。以打造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为抓手,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27%,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研究出台“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价,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及时向各驻昆商会通报昆明市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第一时间解决商会和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五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深化昆明市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在滇中新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化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加快建设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支持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等园区加快发展,打造“创新驱動引领区”“产业提速增效区”。高新区被授予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经开区获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绿色园区。
程连元表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昆明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质量效益持续提升。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7.64亿元,同比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3:38.4:57.3。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2.77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位。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壮大。2017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7.5%;旅游业总收入1608.66亿元,增长49.8%;文创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2%;信息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增长2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72.01亿元,增长13.7%。三是动力活力稳步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12家,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40.1%。2015年以来,累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78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等28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浪潮云计算产业园一期等投入运营,中关村·电子城科技产业园等加快建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