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良,陈 娜
患者,女,60岁。因鼻部起皮损伴溃疡5年于2014年9月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鼻部出现一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皮损逐渐增大,且中央出现溃疡,并向下溃烂,其上结厚痂皮。系统检查:一般情况可,耳前、耳后、双下颌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情况:鼻尖及鼻翼部可见一1.7 cm×1.5 cm大小斑块,边缘呈堤状凸起,外侧瘢痕形成及毛细血管扩张,中央厚痂,其下黏连紧密,撕开部分痂皮,可见溃疡面,鼻孔近鼻尖已部分缺失(图1);颈部淋巴结无增大。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无异常。浅表淋巴结彩色超生多谱勒示:双下颌及颈部淋巴结无异常。鼻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右侧鼻下缘软组织肿大影,部分缺如(图2)。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内及皮下组织肿瘤细胞呈大小不等的团块状浸润,细胞形态一致,周边细胞排列成栅栏状,瘤体与周围组织间有裂隙(图3)。诊断:基底细胞癌。治疗:因瘤体已累及鼻翼全层,癌细胞浸润深,光动力治疗深度在3 mm左右,无法作用于鼻翼全层,而放射治疗不良反应较大,因此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沿皮损边缘及外扩3 mm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满意后,先沿内标记线清除痂皮及上层组织,再沿外标记线切除皮损,含部分鼻尖、鼻翼的皮下组织和软骨,形成直径2.5 cm的缺损面(图4a)。切除组织分成4部分送冰冻切片,组织病理显示边缘已切净。遂以带耳郭复合游离组织移植闭合缺损面。先测量鼻软骨缺失范围,在同侧耳部中上部局部浸润麻醉后,楔形标记,行全层切取相同大小的全层耳郭复合组织块(图4b),残余缺损面分层对合单纯闭合。将带软骨耳郭复合皮瓣移至鼻部缺损面,修复鼻翼游离缘,先缝合鼻孔内侧切口,中间软骨间断缝合,再缝合外层皮肤,残余皮肤缺损行回切皮瓣闭合,复合组织打包固定(图4c)。鼻孔采用带碘伏纱条包绕的橡皮条作支撑,7 d开包,14 d拆线,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年复诊,形态外观满意(图4d)。
基底细胞癌主要以老年人发生。此病好发于光暴露部位,尤以眼眦、鼻部,鼻唇沟和面颊多见。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肿瘤,发生率约为34.6%,占所有皮肤肿瘤首位[1]。特征性表现为珍珠样隆起边缘,组织病理特点为瘤细胞在瘤团块周边排列成栅栏状,细胞核大,胞质少,周围有收缩间隙。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不耐受手术者可选择光动力或放射治疗[2]。
图1 基底细胞癌患者治疗前鼻部皮损
图2 基底细胞癌患者鼻部CT影像图
图3 基底细胞癌患者皮损组织病理
图4 基底细胞癌患者术中及术后表现
鼻位于面正中部,鼻部缺损创面的修复效果直接影响面部形态结构和美学效果。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鼻修复从简单覆盖创面发展到保持鼻外形和功能正常化,以修复鼻软组织和支持结构,重建鼻功能、轮廓、色泽和质地为首要目标[3]。鼻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形成缺损面皮瓣闭合的方法包括单纯闭合、鼻唇沟皮瓣、旋转皮瓣、双叶皮瓣、回切皮瓣、额部皮瓣、植皮等[4]。该例患者皮损发生于鼻部,且已形成鼻尖、鼻翼连接部全层缺损。以上任何一种方法都有无法解决鼻部内衬的问题,如果采用鼻唇沟皮瓣翻转形成内衬,但翻转内衬会导致鼻部臃肿,内部缺少软骨支撑而会显得塌陷,外观不甚理想。耳郭复合游离组织移植修复鼻部缺损,在色泽、质地、组织结构上均有明显优点。耳郭复合组织皮瓣有丰富的血管网,移植后易于从受区接受营养,增大复合组织块与受区接触面积及稳妥的固定而有助于血运的建立。一般认为移植物的宽度不应>1.5 cm,此例患者缺损面积达2.5 cm,但其下软骨缺损<1.5 cm,故采取耳郭复合游离组织修复软骨缺损部分,其余部分采取回切皮瓣闭合。
手术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耳郭复合游离组织大小尽量<1.5 cm;②移植时,应先缝合内层,再缝合软骨,最后缝合最外层;③保证复合组织皮肤与软骨贴合紧密;④打包缝合固定移植物,可增加成活率;⑤术后用碘伏纱条包绕的橡皮条支撑鼻孔,可达到有效塑性的目的。选择耳郭复合游离组织移植修复鼻部缺损,美容效果好,操作简单,是一种很好的修复鼻部缺损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