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梭罗,回归自然

2018-09-13 10:46徐洲祝玺
牡丹 2018年17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生活

徐洲 祝玺

梭罗是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毕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写于1846年的《瓦尔登湖》(Waldon)。1837年,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教书。1841年,梭罗放弃了教师这个职业,开始踏上写作之路。后来,梭罗在超验主义之父爱默生的支持下,对超验主义进行了文学实践,开始写散文随笔。

19世纪,美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如同一股狂潮在社会大众中蔓延,人们狂热地追求物质财富,完全忽视精神价值。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梭罗开始思索人生的真谛,他极度鄙视现代文明,提出精神追求高于物质享受。为了守护心灵上的那一抔净土,为了获得安宁平静的自然生活,28岁的梭罗选择了避世归隐,独自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畔,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此后历时七年七易其稿,梭罗将这段独居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写成自传体散文集《瓦尔登湖》。文学大家徐迟评道:“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瓦尔登湖》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散文集中所体现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最是能引起当代人们思考的一个话题。

梭罗在《瓦尔登湖》开篇第一章中这样写:“在那里,我居住了两年又两个月,现如今,我再次成了文明生活的旅人。”梭罗在开篇称自己为文明生活的旅人,即梭罗离开城市喧闹的生活,来到瓦尔登湖畔,开始自然宁静的生活。每天和淳朴的农夫们相处,没有外界喧嚣的影响,生活悠然自得。通过这样的描写,梭罗表达了他对真挚美好乡村生活的爱恋。梭罗在“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这一章节里写道:“我生活的地方遥远得跟天文学家每晚观察的太空一样。”其实,梭罗所居住的瓦尔登湖离波士顿市并不是很远,离威尔斯利镇也只需30分钟。梭罗却说他生活的地方邈若星河,这其实是想要表明瓦尔登湖恍若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地。在“寂寞”篇章中,梭罗描写了他独自在瓦尔登湖生活的一种特有的孤独之感。他对寂寞的描写,并不是以直接的文字叙述,而是通過一系列的自然之声来烘托:“没有飞鸟巢居的住所就好像是没有经过调味烹制的肉食,枯燥而无味。”梭罗在寂寞中所体现出来的心境和自然心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梭罗处在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文明迅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梭罗毅然选择了一种隐居避世的生活。但他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归隐避世。在访客篇章中,梭罗说自己也和其他常人一样,喜爱与人交际,甚至把自己比喻成水蛭,当有人来访时,他就会像水蛭一样紧紧吸附着他们。梭罗的屋里放有三张椅子,寂寞时用一张,交朋友用两张,社交用三张。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与渔民、猎户、诗人和哲学家来往,和他们一起谈论生活的真实意义,一起探讨生活的真谛。在梭罗看来,任何来到这个森林的人,都是“朝圣者”。一个人如同一个国家的领土一样,必须要有适当且自然宽阔的边界,甚至在两国的边界之间,特别需要有一个适当的中立地带。瓦尔登湖在某种意义上就属于一个中立地带,是一个供旅行者停驻的地方,是一个不受城市干扰的地方,是一个自然美好宁静的地方。在“种豆”这个篇章中,梭罗表达了自己劳动以及劳动后收获的喜悦之情。梭罗在田地里耕种,并非出于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种维护自尊的方式。通过自给自足的生活,梭罗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夫,这样的生活模式让他内心获得了满足感和劳动的喜悦感。种豆也许只是农夫日常生活的一个常态,但这对梭罗来说确是自我价值的真实体现。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描述了春天来临后的瓦尔登湖畔的景色。温暖的阳光洒下从熟睡中苏醒过来的大地,瓦尔登湖开始解冻了,春光来临之际,一切琐碎事在春光的照耀下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春天,是新生的代表,是重生的希望。就这样,梭罗给自己灌注以新的精神和气质,开始了又一年的新生活。在《瓦尔登湖》的结束语中,梭罗掷地有声地向人们宣讲自己所特有的生活模式和理想精神。

梭罗追求淳朴自然的生活,倡导简单真实的生活方式,人们甚至可以把梭罗称为超验主义的实践家。《瓦尔登湖》这本著作是文学作品的一门艺术——一门关于自然主义和人文之声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部将自然气息糅合进人类灵魂的经典散文之作。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部能让人的内心得到安宁的散文佳作。梭罗笔触下的瓦尔登湖犹如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层层展开。清澈见底的湖面、鸟语花香的森林,还有农夫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背影,这就是瓦尔登湖的景象,这就是梭罗安放心灵的处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梭罗的文字也随着季节的转变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但这部散文集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回归自然。当置身于愈加浮躁不安的社会生活时,人们应当偶尔停下匆匆的脚步,时常驻足回首,即使是在忙碌拥挤的人潮人涌中也应偶尔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休憩。腾出一点时间,偶尔在丛林中漫步,感受风拂过秋叶时飒飒的声音、聆听鸟儿在枝头欢快歌唱的声音、注视劳作人民辛勤耕耘的身影、体味邻里人们淳朴真诚的美好情感。

瓦尔登湖不仅是梭罗隐居时光里的一个栖身之地,更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精神之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体验,通过文字的形式,传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文学问题的独特看法。在自然流畅的笔触下,梭罗将自然、人类以及超验主义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充满诗情画意般魅力十射的语言文字。《瓦尔登湖》是一部引人深思的20世纪散文佳作。一本好的书,如果它能够解释人们的生活中的奇迹,同时又能为人们的人生启迪出新的奇迹,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人们而存在的了。在阅读这个章节中,梭罗抒发了他对读书生活的认识。正如王佐良翻译培根的散文随笔《论读书》里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生活能够诠释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而阅读一本优秀的著作能够让人们获得到进步与成长。寻一处静谧,桌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好书,倚坐窗台,在书本里畅享遨游。这样的阅读情景在繁杂喧闹、信息膨胀的当代显得愈加弥足珍贵。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流露出来的对自然生活的喜爱达到了迷恋的程度,这也体现了一种忧伤的情怀。因为在梭罗所处的美国时代,这样的隐居生活带有一定的逃避性,社会上人们对物质生活的狂热追求依然存在,所以,他的内心难免有种忧伤的情感。梭罗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梭罗本人也坦率地承认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就好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自己的一生。《瓦尔登湖》就是这样一本反映人与自然相依相存关系的杰作。几个世纪以来,该散文集中充满宁静、恬淡和智慧的文字,越来越引发全世界读者的共鸣,成为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传世经典。

(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生活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卷土重来
200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