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变迁折射伟大跨越

2018-09-13 11:34卞瑞鹤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粮食改革开放农民

卞瑞鹤

开栏的话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勤劳和勇于创新的广大农民积极探索,大胆开拓,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发展道路,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南亿万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了新的贡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

为广泛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是“三农”事业40年来的发展足迹,本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报道活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三农”发展足迹,总结我国农村发展基本经验,展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体现基层干部群众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精神风貌。敬请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并欢迎提供相关新闻采访线索。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问题一直被高度重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的粮食生产、消费、供给及需求产生着显著影响,我国的粮食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全球粮食的安危。近几十年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粮食问题都备受关注。而与此同时,我国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从藏粮于仓、藏粮于民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阔步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粮食发展路径。

成功实现粮食自给,日子越过越好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古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粮食工作的头等大事,粮食工作成效显著,国家为此投入巨大,城乡居民也从中受益匪浅。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粮食产业成功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面開放粮食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供给由过去长期紧缺逐步做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粮食流通体制日趋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充裕;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和加工业不断改善,粮食现代物流开始形成;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日子越过越好。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由于种种因素干扰未能解决好群众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把这一问题成功解决,不仅做到了温饱有余,而且实现了总体小康,为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榜样。

1996年,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召开的各国政府首脑世界粮食会议上公开承诺,我国粮食自给率将保持在95%左右。在2007年至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冲击下,有30多个国家闹粮荒,有8亿多人在饥饿线上挣扎,而我国13亿人口能做到粮食自给有余,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成就,也是我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贡献,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美国有位未来学家奈斯特·布朗曾在1996年向全世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现已给出了明确答案:中国依靠自力更生已成功实现了粮食自给,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10多亿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受制于人,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从紧缺商品到粮食“航母”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是首要的计划物资,农民种粮照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农民种植品种和数量一概由政府决定,市场机制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和城市居民的多种粮食消费要求基本无法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粮食购销市场,市场机制对国内外粮食资源的配置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开创了我国粮食市场空前繁荣活跃的新局面,各种粮食制品琳琅满目。不仅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居民粮食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而且国家储备粮油的收购、轮换和销售等,也是通过粮食市场公开进行,充分显示了市场机制的生机与活力。

现在,由粮食批发和零售、期货和现货、专业和综合、区域性和全国性市场,以及合同交易和网上交易等组成的新型粮食市场体系早已成型,并正在有效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0年以来,国家相继专门成立了国家粮食储备局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建立了以中央粮食储备为主体、地方各级政府粮食储备相配套、粮食企业库存、农户存粮和社会存粮相结合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载体,在保障全社会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大批国有粮食企业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国家各级粮食储备体系成了粮食市场主渠道和保护农民利益的“主心骨”,在吞吐余粮、稳定市场、平抑粮价、救灾扶贫、保证军需民食和保障全社会粮食安全等方面起了关键作用。

此外,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无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粮食成了当时短缺经济下最紧缺的商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连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开放粮食集市贸易、允许粮食议购议销、放开粮食零售市场和取消粮油票证、全面开放粮食购销市场等一系列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措施,使市场机制在我国内外粮食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基本理顺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开创了粮食工作的新局面。

在改革大潮中勃兴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浪潮,使许多传统的粮食贸易企业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和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向粮食生产和加工领域两头延伸,打造完整的粮食供应链,形成了新型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与农民结盟,获得了优质粮源,同时大力开展粮油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了企业效益。眼下,随着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流转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扩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一直是粮食部门改革的一个重点。过去,国有粮食部门政企不分,企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粗放,亏损严重,缺乏市场观念,靠吃“政策饭”的惯性很强。粮食部门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普遍遇到了“小企业”与“大市场”的矛盾,无法适应市场需要。通过实行政企分开等一系列改革,使粮食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让真正有实力占领市场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放手做大做强做久。

特别是一些国际大粮商进入我国粮食产业之后,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国际化的管理经验,更发挥了“鲇鱼效应”,激发了我国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活力。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促使我们不得不着手打造本土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中国粮食企业“航母”。

坚持“食为政首”,实现增产增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粮食问题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坚持“食为政首”的基本执政理念,始终把解决吃饭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按照“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农村情况的方针和政策,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使粮食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从政治上、战略上高度重视粮食问题,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明确要求全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始终不动摇,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等,从而防范了粮食风险、维护了粮食安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具体安排,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实现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强调粮食自给的同时,我国也注意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与世界其他国家广泛开展农业交流与合作,通过“借地种粮种油”“借鸡下蛋”,开发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了确保粮食安全的空间,削减了我国粮食安全风险。

历史告诉我们,农业不兴,则邦不振;农民不富,则国不强。改革开放40年,党中央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农业和粮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能否增加农民收入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判断标准,陆续出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粮食的统购价格、降低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工业品价格、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开放购销、提高国家粮食收购价格、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着力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比如被称为中原粮仓的河南,经过改革开放与发展,粮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生产从重视追求数量的增长向讲求质量的方向转变,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尤其是2005年年底,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宣布提前一年免除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至2008年,粮食生产连续3年突破500亿公斤(2008年粮食总产量为537亿公斤),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后,河南粮食产量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总产量达1213.4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12年增产。

以科技支撑,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对农业、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是有目共睹的,这可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的事实中得到很好印证。正是由于中央对农业的强力保障和支持,才迎来了粮食连年增产,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基础、过硬保障。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针对粮食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审议,在听取了相关代表关于治理镉超标的汇报后,详细询问这项技术的特点、成本和治理周期,并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挖掘资源优势、能源优势达到“上限”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提质增效并非易事,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具体到农业而言,就是要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而其中的“内涵”则主要在于科技。也就是說,要破解包括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矛盾和问题在内的农业发展“瓶颈”,必须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构建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体系。这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

要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必须实现“藏粮于地”。这是先决条件,因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土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内涵式现代农业就成了镜花水月。从这个角度看,“藏粮于地”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好土地文章,紧紧依靠土地来稳住农业生产;二是要珍惜土地、爱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科学利用土地,决不能让粮食生产因土地、土壤的破坏而没有着落。

要实现农业增效,实现粮食生产中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目标,必须实现“藏粮于技”。毋庸置疑,这里的“技”,指的是现代化农业科技,是技术创新、流程创新。有创新才有动力,有创新才能发展。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力争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各项任务目标。

夏收时节,行走在河南的广大农村,有路的地方就有麦田,金黄的麦子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从高空俯瞰中原大地,成片成方的高标准粮田,像威武雄壮的士兵方阵,展示着中原粮食生产的底气和决心。

正是在科技的引领下,河南粮食连年丰收,让河南粮食生产大省的地位更加稳固,中原粮仓也越筑越牢,越筑越高。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着力从发展大宗普通农产品向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蔬果的“四优”转变,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基础中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不慌”,要想干好其他事业,不能没有粮食这个最基本的保障,不能没有农业这个最大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相关论述,为我国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猜你喜欢
粮食改革开放农民
耕牛和农民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农民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