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把充当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报刊的重要使命,把确保新闻报道的完全真实作为新闻记者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在工人报刊时期和党报时期提出了耳目喉舌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作为新闻记者,马克思的新闻初心即报刊使命观,列宁、毛泽东以及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的新闻初心,习近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梳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耳目喉舌;真实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的家庭。2018年5月5日,是这位马克思主义第一奠基人诞辰200周年纪念日。马克思同时又是无产阶级报刊活动杰出大师、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伟大开创者。在浩如烟海的马克思关于报刊社会功能与历史使命的论著中,他在《新莱茵报》审判案中所作的自我辩护,可以说是最典范和最令人激动的论著。在这篇雄文中,马克思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千呼万应的喉舌。”“至于我本人,诸位先生,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宁肯去研究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宁肯去分析历史的进程,也不愿意同当地的要人、宪兵和检察机关打交道。尽管这些先生们以为自己很伟大,但是在现代的巨大斗争中他们却算不了什么,根本算不了什么。如果我们决定同这样的敌手交锋,我认为,从我们这方面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牺牲。但是首先,报刊的义务正是在于为它周围左近的被压迫者辩护。”[1]
一
马克思把充当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报刊的重要使命,作为新闻记者的社会担当,首先是对当时普鲁士当局的不满。他要改变民众无权了解国家发生的事情的状况。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普鲁士的新闻出版界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的高压之下。马克思称当时的德国报刊是“晚刊阶段”“精神上的大斋期”,惨淡经营的德国报刊只是德国社会星星点点的“沼泽地上的磷火”。他说,在德国,新闻出版界堕落了,德语已不再是思想的语言了,精神所使用的话语是一种无法理解的神秘的语言,“因为被禁止理解的事物已不能用明白的言语来表达了”[2]。
在这种社会里,马克思清楚,官方报刊不可能报道民众需要的新闻信息,而只有人民自己的报刊,才能使人民同祖国联系起来。他说,政府控制的报刊,不能唤起人们热烈地关心国家,使国家同它的公民紧密相连,休戚相关,而唯有人民报刊才能促使人們的全部注意力、全部炽烈的兴趣从国外转向祖国,从而使德国成为德国居民注意的中心,使国家由神秘的僧侣式的东西变为公开的个个了解、人人有关的现实世界的东西,迫使国家和自己的公民建立起血肉般的关系,结束德国停滞不前的时代。
通过观察、比较、思考,马克思提出了“人民报刊”的新理念。这在当时的德国和当时的报刊界,具有破天荒的意义。马克思青年时代的哲学论文表明,人民报刊观念的提出,也是马克思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类本质思想的结果。人的权威和人的类本质观点,在人民报刊理念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这一报刊思想的灵魂和基础。清算封建思想观念中的“人的兽性”,复归和发展人道主义,是反对封建意识的一个重要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记作者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事报刊活动的舞台普遍承认人性的完美,在这个舞台上甚至“人”这个字眼本身都具有战斗的呐喊的意义。[3]
正是出于这种对人的崇高本质的认知和对人民权利的尊重,马克思始终把为人民遭遇的痛苦、不平、不快、困惑大声呼号和不懈抗争视为报刊的责任,视为新闻记者的担当。《莱茵报》曾发表该报驻摩泽尔地区记者科布伦茨的两篇匿名文章,报道该地区农民的贫困状况,谴责政府对农民的疾苦冷漠不闻。文章见报后,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指责记者歪曲事实,诽谤政府,要求记者就此作出答复。科布伦茨不敢应战,而马克思却挺身而出,撰文为科布伦茨的文章辩护,还根据自己的进一步调查,揭露和抨击政府当局的社会政策。在应战文章中,马克思明确表示,新闻记者应该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的呼声,哪怕有时话讲得有点粗俗。他说:“谁要是经常亲自听到周围居民在贫困中发出的毫无顾忌的呼声,他就容易失去那种善于用最优美、最谦逊的方式来表述思想的美学技巧,他也许还会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有义务暂时公开地使用那种在贫困中产生的民众语言,因为他在自己的故乡每时每刻都无法忘记这种语言。”[4]
在列举许多摩泽尔农民的贫困、政府对他们的苦难不闻不问的事实之后,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民报刊在这种时候必须站出来,为农民的处境制造社会舆论。他强调指出,“这个具有公民头脑和市民胸怀的补充因素就是自由报刊。在报刊这个领域,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同样可以批评对方的原则和要求,然而不再是在从属关系的范围内,而是在平等的公民权利范围内进行这种批评。‘自由报刊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它也制造社会舆论,唯有它才能使一种特殊利益成为普遍利益,唯有它才能使摩泽尔河沿岸地区的贫困状况成为祖国普遍关注和普遍同情的对象,唯有它才能使大家都感觉到这种贫困,从而减轻这种贫困。”“报刊是带着理智,但同样也是带着情感来对待人民生活状况的;因此,报刊的语言是超脱这种关系的明智的评论性语言,而且也是反映这种关系本身的充满热情的语言,是官方的发言中所不可能有也不允许有的语言。最后,自由报刊不通过任何官僚中介,原原本本地把人民的贫困状况反映到御座之前,反映给这样一个当权者,在这个当权者面前,没有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的差别,而只有不分亲疏的公民。”[5]
在做了这些分析之后,马克思指出,报刊如果不能反映民意,则报刊将失去人民的信赖。他说:“书报检查机关过分谨小慎微,成了自由报刊的外部桎梏;与此同时,报刊内部也存在着局限性,它已经丧失了勇气,甚至不再努力使自己超出报道新闻这样一种水平;最后,人民本身已不再关注祖国的利益,而且丧失了民族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恰恰失去了这样一些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构成坦率而公开地发表意见的权利的创造力,而且还构成一种坦率而公开地发表意见的报刊赖以发挥作用,从而能得到民众承认的唯一条件。而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6]
上面引用的长段论述,表达了马克思心目中的报刊理想──人民报刊和自由报刊必须具备的报刊的基本品质:毫不动摇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偏袒和不惧怕政府、书报检查当局和官方报刊的压力;敢于为人民利益呐喊呼号,无畏地说出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努力使这些愿望和要求成为社会舆论;坚定地同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和权利抗争;学会并善于用人民自己的语言说话,能够在日常报道中抒发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
梳理马克思青年时代的这些报刊理想,它们清晰而鲜明地展示出马克思投身新闻工作、以新闻记者立足社会人生所凝聚的新闻初心,他对新闻功能的认知,对报刊使命的理解,以及他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担当。纵观马克思一生的报刊工作立场,他自始至终对于新闻作品的价值追求,以及他本人对职业使命、社会责任以至文风语言的自律,这种新闻初心没有丝毫松懈、放弃和动摇,最终成就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无与伦比的新闻工作者的一世英名和伟大楷模。
二
马克思为人民办报的新闻初心是一以贯之的。他同战友恩格斯一起为工人报刊拟订的办报方针的核心是:工人报刊最重要的使命是团结和教育工人群众,孜孜不倦地揭露反动当局,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为此,为了广泛联合工人群众,马克思提出报刊应该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这就是向工人介绍当前的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有效的方法,给工人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工人报刊应向读者提供活生生的、真实全面的生活图景,使工人了解整个局势,把握事件的全过程。[7]这里所谓的全面报道局势,包括如实地把革命队伍内部的缺点、错误和困难告诉工人群众,使工人对革命阵营全局有真正和深入的了解。
马克思在工人报刊时期第一次提出报刊的喉舌作用。在工人报刊阶段的早期,马克思提出报刊应当成为人民无处不在的耳目,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在革命高涨时期,马克思再次提出工人报刊的喉舌作用,强调这种喉舌作用主要表现在:当革命不断掀起高潮,夺取敌人一个又一个堡垒的时候,工人报刊是冲锋陷阵的号角;而当革命被反革命镇压,工人报刊暂时仍占据着岗位的时候,工人报刊依然不能退缩,应该勇敢地为被压迫者辩护,为英雄们戴上桂冠。[8]1848年法国六月工人起义失败以后,马克思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向战败者致敬。他说,为这些英勇牺牲的工人战士和备受迫害的人们树碑立传,戴上桂冠,是工人报刊执行自己使命的一种特权。到了党报阶段,马克思依然坚守党报是党和党员群众喉舌的立场,坚守他在民主报刊、工人报刊时期的新闻初心不变。马克思写给党的左翼领导人的信等文件反复强调,党报既是党的思想机关,要明确、鲜明地打着党的旗帜前进,严格地执行党的纲领;同时又必须坚持这样的立场:党的机关报不是党的领导集团的私有工具,它是全党的财富,是工人自我解放的武器。马克思在这些文件中还强调,党的机关报应由经过考验的真正的社会民主党人担任编辑,而不能让那些资产者和极右分子把持党的舆论机关。党报要依靠广大党员和有觉悟的工人供稿、订阅和发行,由他们掌管党报的钱袋子。对后面这点,马克思特别明确地指出,由谁掌管钱袋子,归根结底,是由谁指导报纸方针的具有原则意义的问题。这些观点和主张,无一不明确地说明,尽管马克思创办、编辑或指导的报纸处于不同历史背景,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与使命,但马克思青年时代确立与提出的新闻初心,是坚持始终、毫不动摇的。
由于马克思的天才、立场和威望,使得他的新闻初心得以坚持,并为他的同事和战友所效法,使马克思所领导的报纸编辑部成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指挥部。恩格斯在《马克思和〈新莱茵报〉》中写道:“编辑部的制度是由马克思一人独裁。一家必须定时出版的大型日报,如果采用别的制度,就不能保持一种贯彻始终的立场。况且在这方面马克思的独裁对我们来说是理所当然和毋庸置疑的。我们大家都乐于接受它。首先是马克思的洞察力和坚定立场,才使得这家日报成了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9]
马克思的另一位年轻战友、他的传记作者威·李卜克内西有一段话为我们提供了又一方面的佐证:“马克思是一个极其忠实的人,他首先是真实的化身。一看到他立刻就能知道我们所接触的是怎样的人了。在经常处于敌对状态的‘文明社会里,当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说真话的,否则就等于把自己交到敌人手里或把自己驱逐于社会之外。然而,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说真话,绝不是说应该说假话。我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说出我们感到和想到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应该或必须说我没有感到和想到的。前者是智慧,后者是虚伪。马克思是从不虚伪的。”[10]
1883年3月14日下午2时45分,马克思在伦敦逝世。恩格斯在给工人运动活动家左尔格的信中写道:“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失去了人类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而在过去,他们每次都从这里得到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方能作出的忠告。”[11]
三
作为新闻记者的马克思的新闻初心,同他的学说、事业一样,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列宁一辈子都在为工人写作,为人民办报。在人民总是得不到真正的出版自由的俄国,列宁努力工作和写作,让千百万劳动人民能够了解俄国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列宁在要求党的一切报刊和党报工作者必须接受党的领导的同时,又强调必须赋予党的报刊和党报工作者充分的批评自由和讨论党的决议的权利。列宁强调,这两个方面是完全一致的。显然,列宁的这些新闻理念和新闻政策,是对马克思的新闻初心的直接继承。
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新闻工作时多次强调,要向人民作真实的报道,不仅充分报道中国的成就,还要经常把我们的困难向人民作真实的说明。天灾人祸,如实报道。
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领导中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也处处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人民办报新闻初心对他们的影响。邓小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者与人民打成一片,同人民建立起血肉不可分离的关系。要了解人民大众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胡錦涛在思想政治和新闻文化工作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他说,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着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不少对马克思为人民办报的新闻初心不仅有所继承,而且有所创新。他尊重和重视人民的知情需求,尽量去满足,努力做到信息透明、公开,又提醒新闻工作者在怎样满足的问题上,要有具体分析。他说,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射器,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如果只看到黑暗、负面,看不到光明、正面,虽然报道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但也是一种不完全的真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尽管这一叶、这一点确实存在,但从总体上看却背离了真实性。[12]同时,除了一因一果,更要注意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因果转换等复杂情况,避免主观片面、以偏概全。[13]由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人民报刊、自由报刊要努力满足人们知晓新闻的需求的新闻初心,要向人们提供真实新闻的价值追求,经过无产阶级和党的新闻工作者一百多年来的发展探讨,由习近平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梳理。习近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75-27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9.
[3]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7]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7-88.
[8]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9.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0-189.
[10]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7-48.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0.
[12]张明杰.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学习习近平关于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7(2).
[13]何平.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J].中国记者,2016(3).
(作者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志德书院院长)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