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晓风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各地也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庆祝活动。一个国家举国上下对一个外国人的诞辰如此看重,显然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作为19世纪的最伟大人物之一,马克思的思想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中国素有“知人论世”的传统,如果仅从一个人的成就来评价整个人,无疑是片面的,甚至是符号化的。随着对马克思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了解立体的、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对此,路透社资深记者玛丽·加布里埃尔通过多年的研究,在所著的《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中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这部著作除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人生轨迹及成就的描写外,还“抽丝剥茧”地描写了马克思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说起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估计可以秒杀很多热恋中的情侣。他们是典型的“姐弟恋”,燕妮比马克思大四岁,要知道那个年代,“女大三,抱金砖”是带有“轰动效应”的,并且燕妮出身名门望族,被公认为当地的大美女,许多贵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但是她却背着父母与一个市民阶层的子弟“私定终身”。
這还不够,因为马克思的学业和经济条件问题,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在这七年中,她除了与马克思有过少数的几次相聚之外,只能用自己的思念和书信陪伴他。与此同时,她还不得不同几个贵族亲戚进行礼教与礼法的斗争。
阅读这本书,我们发现,燕妮嫁给马克思,从物质来说,没有过上几天的好日子。困窘的时候,房东直接“赶人”,一家人不得不到旅馆租住。有时候,家里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但是,从精神上来说,燕妮选择马克思是无比充实的,他们虽然贫困,但是一直恩爱如初,即使到后来两人都“病入膏肓”,但是爱情的浓度从未变淡。并且,燕妮还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秘书,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在被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去以前,大部分很难辨认,总得由她誊写清楚。可以说,没有燕妮,就没有马克思,也就没有后来的“马克思主义”。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亲情,马克思一家是不幸的,他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但是,如果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又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很多家庭都遭遇了同样的悲剧。当然,亲情也为马克思的成就提供了重要的“润滑剂”作用。比如,《资本论》的一些章节,就是马克思在“孩子们骑在头上”时写作的,这不仅不是累赘,相反却是“灵感”和动力。他们的孩子,也毕生以作为马克思的子女为荣,始终把他的伟大思想的前景作为信仰。
再说友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可以说是全人类“友谊的典范”,自从他们1844年8月28日首次会面,就结下了终身不渝的友谊,书中形容恩格斯是马克思“一生的守护者”。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马克思一家常常囊空如洗,衣食无着,在困境的泥沼中挣扎。如果不是恩格斯在经济上长期无私地援助,马克思就无法从事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专心理论创作。另外,每当马克思受到挫折和打击,思想感情有了悲痛和压抑,恩格斯总是想办法进行抚慰,他已成为马克思一家躲避生活风雨的港湾,是马克思的精神“守护者”。当然,这也告诉世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