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浙江嵊泗列岛边礁岙村,是一个因水体污染而日趋败落的小渔村。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宋建明带着团队来到这里,进行色彩营造,昔日灰暗、陈旧的民居外立面被赋予暖红黄系的21种色彩,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暖雅纷华”的色彩风貌。渔村的色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后就不走了,因为这个小岛很漂亮,完全可以开民宿挣钱———如今,旅游高峰期根本订不到房子。
小岛牛了,顺带宋建明也牛了,大家意识到,原来色彩也是一种生产力。
年轻时的宋建明在福州市美术公司做一名美工,后来有了考大学的机会,他果断报名中國美术学院,被录取的是染织美术设计专业。他有很好的绘画能力,对色彩也非常敏锐,学好这个专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他内心有点起伏,觉得“男人画花布有点儿问题”,于是就自修了建筑,没想到误打误撞,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研究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营造。
从大二开始,宋建明就利用了所有的课余时间边琢磨边实验,也正因为他这种钻研的劲头,被系里的领导和老师们看中,毕业后他留校继续研究色彩。
后来,学校决定选派宋建明等人去法国学习。宋建明师从创立“色彩地理学”的著名色彩学家、色彩设计大师让·菲力普·郎科罗。留学期间,宋建明走过很多城市,用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拍了几千张研究性的照片。结合东西方乃至更多元的色彩文化体系进行了解构、比较和创新的理解和认知,他明确了自己的色彩之路。
学成归来后的宋建明作了很多讲座,针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拆大建、对色彩的漠视、建筑品质的平庸等隐忧提出了一系列的看法,虽然很多人包括许多地方领导听了都说好,但却没有人去找他做顾问来进行建筑群落的色彩规划。
直到2003年,学习城市规划出身的时任龙泉市市长梁忆南找到了宋建明,请他做龙泉市的色彩规划。这是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因为此刻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城市。宋建明采用了正宗的“色彩地理学”方法来应对这9平方公里的城市,心想一定顺利,可现实恰好相反,他怎么也组织不出龙泉城市主色调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与分析,他发现了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非常大的不同。西方城市的肌理形貌非常稳定,历史脉络清楚,而中国城市形态非常复杂,既有明清和民国流传下来的老片区,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老城区,还有改革开放后的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城市早已失去了所谓恒定的主调色。
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办法,宋建明开始思考,“城市问题总是复杂的问题,如果把它理解成凝固的交响乐,可解释的话语就比较多了,主旋律、副旋律、背景音乐、华彩乐章、主调、复调、单调等,正好可以对应现在的城市问题。”宋建明就从龙泉找到了三段主旋律,即明清、老城、新城。导师郎科罗教授也非常肯定他的这种想法,他告诉宋建明:“你应该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你面临的问题。”
边礁岙村是浙江省舟山嵊泗县本岛最东面的一个小渔村,是浙江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夕阳下,边礁岙村美丽而迷人,小村依山而建,幢幢民房错落有致。整个村庄呈红黄色调,临海的排排房子是浓重的红黄,沿山而上,便是渐淡的暖黄色,再远处是白色点点。
“现在看我们村,越看越好看,特别是阳光照射的时候,美得像幅画。”村民常常自夸道,“是色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以前,边礁岙村的颜色是灰暗的,房子是破旧的,没有一点生气,即使经过,也没人注意这里有村庄存在。”村支书陈利宽说。
2011年,村里忽然来了个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带着他的团队要给整村“上色”。这就是宋建明带来的团队,当时,浙江开始“美丽乡村”建设,舟山嵊泗县投资千万元打造特色美丽海岛,让灰暗的小渔村变得靓丽起来。宋建明给小渔村定的主色调是暖红黄,全村500多户人家划成5个片区,以时下21种流行色调配。
陈利宽为此组织村民开了大会,会上他向渔民们反复强调说:“看看和我们村相隔仅几公里的田岙村,因为家家户户的墙上都画了渔民画,成了远近闻名的‘东海渔村,家家户户做起农家乐,现在户均年收入都超8万元了。我们也该变变了。”
是啊,一直以来,村民主要从事原始捕捞业。在当地渔民眼里,捕捞行业既辛苦又危险。再加上近年来的水体污染,鱼越来越少。近年来,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先走一步的田岙村,由于经济发展,现在年轻人都回家创业了。这让边礁岙村人羡慕。
于是,大伙根据宋建明设计的方案刷色彩,一个都没落下。一拨拨游客走进村里,感受色彩的魅力。仅一年时间,边礁岙村的农家乐开始迅猛发展。
色彩改变了小村生活,也留住了年轻人心目中的乡愁。
当宋建明的城市色彩规划和营造理论产生并成功实践后,就像是一个拐点,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色彩规划。在G20峰会期间,如何让杭州的城市色彩更加明晰?宋建明是杭州市政府筹备G20峰会智库的一员。杭州如何凸显城市美学的价值观,他提出了12个字———东方智慧、中国气派、杭州韵味。
宋建明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带领团队走遍杭州的大街小巷,拍下近3万张杭城建筑与街道的照片,对西湖周边80平方公里的地域进行了城市与建筑色彩的系统“体检”。在此基础上,杭州编制了主城区的色彩规划总谱———《杭州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和《杭州市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搭建了建筑色彩的空间框架,划定了色彩分区。杭州整个城市的主色调定为灰色。主城区划分为14个区块,每个区块通过配置不同颜色的色卡来确定该区块建筑的主色调:西湖周边、运河两岸、西溪湿地周边着重突出“水墨”感。钱塘江两岸虽然也是“黑白”片,但会加入灰黄系的色调,而下沙的色调则相对偏暖色调一些。萧山区因为地方比较大,总体以蓝灰色为主。
公示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杭州是由若干组细腻的灰色系组成,有媒体以“杭州灰”为醒目的标题进行了报道。如此一来,很多公众对“杭州灰”表示不理解,进而非常不满,为此,杭州市规划局专门组织了市民代表和宋建明进行沟通。当宋建明从理论到调研再到规划的过程进行解读后,特别是当市民代表了解到,新的城市色彩规划是通过调研拍摄的两万五千张涵盖杭州各个角落的照片进行认真分析后作出的,公众理解了。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给了宋建明很大的触动。“我是来自美术学院的人,说到灰色系,美院的人都很清楚,但是没有考虑到普通民众对这个概念的模糊。也因此理解到,学术话语和公众话语不是一个话语体系,既然是为人民服务,那就要让人民认可。怎样让人民认可,就要用公众话语。”当宋建明用杭州水墨淡彩重新进行表述后,公众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色彩是一座城市特色最直接的反映。色彩设计师有时就像化妆师,为一座城市“着色穿衣”。杭州色彩规划大获成功之后,宋建明更是声名鹊起。目前,他和团队已经对中国的6000平方公里的60多个城市编制过色彩规划。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