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学霸爷爷”“学霸奶奶”的新闻经常会出现,每次都会引起一定范围的热议。其实,这些老人“学到老活到老”——坚持学习与奋斗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反思与学习。
前阵子风靡的新标签“佛系青年”被一些年轻人对号入座。他们认为,在快节奏且压力大的都市生活中,云淡风轻,浑不在意,很“佛”很自我很惬意。但是,正如《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所言,“佛”可以,但是要走心,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有所坚持的“佛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如果做不到有所坚持的“佛系”,那只是为贪图享乐、逃避困难寻找一个看似潇洒的借口,这也是自我欺骗。
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同龄人。早上赖床不去上课,晚上窝在寝室打游戏、追剧,平时想复习功课却总是拖延。临近考试猛然发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却不想着补救,而是标榜自己是“佛系青年”,表示自己对于考试结果顺其自然。结果毫无疑问是挂科,这些人还要表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来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自我欺骗中,这些人所标榜的“佛系”让他们在大学生涯毫无所学、毫无所获,给他们带来了挂科、学业警告、退学这些严重的后果。更严重的是,让这些青年养成了贪图享乐、逃避困难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应有的昂扬斗志变成了懒惰散漫、毫无雄心壮志。
这些年轻人缺乏热爱与坚持,缺乏奋斗精神。他们侥幸、畏难、懒惰,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热爱的梦想,更是缺少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青年处在最好的年纪,拥有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精神文化产品,有着强壮的体魄、活跃的头脑、旺盛的精力。怎么可以浪费这些馈赠与优势呢?怎么可以漫无目的、毫无斗志地生活呢?那些自我欺骗的“佛系”观念,带来的只有当下内心的惴惴不安、日后的懊恼与悔恨。
只有怀揣对梦想的热爱,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才不会让自己悔恨遗憾,才不会辜负长辈的期待与关爱。这样坚持奋斗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白梓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