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艺术其实是一门科学,而科学也更是一门艺术。
黄色,藤黄、镉黄、铬黄、柠檬黄有什么区别?梵高的《向日葵》使用了其中哪种黄的颜料,以至于褪色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这些“较真儿”又有趣的问题,在《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中有了答案。
作者是英国科普作家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鲍尔现在是《自然》期刊特约顾问编辑。他曾在牛津大学主修化学,后来又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所著的社会物理学著作《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2004年获英国安万特科学图书大奖。此外他还著有《牛津通识读本:分子》《为帝国服务:希特勒时期为物理学真谛而战》《图案密码:大自然的艺术与科学》等多部作品。
作为一名如假包换的科学工作者,菲利普鲍尔无疑还钟情于艺术,他秉承的理念正是,“艺术其实是一门科学,而科学也更是一门艺术。”
《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早年出版,2002年曾进入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名单,之后不断再版,成为畅销作品,受到读者特别是艺术家的好评。中文版2018年才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何本国翻译。
这本“颜料发明史”从化学角度切入西方艺术史,讲述了各种颜料的发明和改良过程,及其在艺术与更广范的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从而对艺术的发展历程做了一次精彩地侧写。作者从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负面情绪讲起,“因为色彩能够激发强烈的情感,甚至暗示情欲,因此许多文质彬彬的人将色彩看作粗野和堕落的象征”。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曾断言,色彩“适用于头脑简单的种族、农民和野人”。
事实上,颜色和音乐一样是通用语言,通过感官深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古老的颜色从被认知被命名的那一刻起,就天然地带上了地域、植被、经验、信仰等元素。在化学被广泛应用之前,破解这些元素所蕴含的密码是很多人的兴趣。西方曾经有人统计过荷马史诗中各种颜色被提及的频率,以了解远古时人们对颜色的认知。中国人总结《诗经》中出现的植物花草和颜色,战国时的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当时的染色技术,“青”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了。在阿尔泰山北麓的巴泽雷克出土的地毯残片,制作于公元前4世纪,可以看到最早穿靛蓝裤子的人。
人类最初使用的颜色,大都以天然矿物为主,比如云母、青金石、红朱砂、黑石墨、绿松石、孔雀绿等,所以这本书的标题是“明亮的泥土”。朱砂呈现出红色,矿物辰砂很早时就是一种颜料,中国人利用朱砂作颜料历史悠久,在商文明晚期的殷墟发现过“涂朱甲骨”。在商代的墓葬中铺朱砂非常流行,被认为有通神辟邪的作用。然而在同样文明高度发达的两河流域和埃及并不知朱砂,他们在绘画中作为红色颜料的是氧化铁,主要来自赤铁矿。同时在波斯的绘画中则使用硫化汞作为红色颜料。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他的著作《博物志》中,也记录过罗马人青睐硫化汞,公元前6世纪的石灰岩雕像中彩绘中就有这种颜料。中世纪时朱砂已经成为红色之王,为文艺复兴的大放异彩添色很多,成为艺术的主要色调。
在《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中,菲利普鲍尔凭借驾驭和组织素材的非凡能力,几乎包罗万象地将内容延展到科学、艺术、历史、语言、地理等多个文化层面,极大地增强了这本书的可读性。《每日邮报》评论它“是对西方绘画的一次全新审视,叙述简洁,构思精巧。在学术史与一系列可读性极强的奇闻趣事和艺术家传略之间,鲍尔恰如其分地挥洒着他的渊博才学”。
书中尤其从色彩的角度欣赏解读艺术作品,揭示艺术、科学与文化协同演进的历程。为本书中文版作序的美术史学家范景中教授评论道:“这部书用科学和艺术的精工去绘制金碧山水,从而创造一套色彩的语言,帮助眼睛重新观看色彩的绘画和色彩的世界……作者要换一个视角,去关注颜色的物质,并把颜料当作材料来欣赏。以此为出发点,作者窥测火神的熔炉,潜身炼金术士的秘室,深入艺术家的工坊,为追寻颜色的语言,下足了功夫。他裒集的颜色词汇,也让译者斟酌译名,费尽了心力;这是作者的敬业,也是译者的严肃。”三联出版社此前出版过《颜色的故事》一书,也是通过色彩的暗示和颜料的严谨,讲述历史、地理、植物学、宗教学、艺术等,两者并读,想来情趣倍增。
菲利普鲍尔此次也特别为中文版撰写了作者序,他说:“这本书凝聚着我在三个主题上的激情:化学、色彩和中国……我自年少时便对此种传统心驰神往, 1992年起我開始探究中国,主要原因正在于此。当然,这种艺术传统丝毫没有降低色彩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毕竟,它是五行学说所蕴含的对应关系的一个方面。造访中国的人,很难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灵动鲜活,尤其是在织造丝绸所用的斑斓染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