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 李扬
不断学习探索,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就是在开眼看世界和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实践中起步的。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当我们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为实现2035年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时,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更加复杂、挑战更为严峻,而我们的本领恐慌问题也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我们以虚心的态度去学习探索,千万不能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四个自信”也绝不是四个自满。
回望历史,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起步于清末的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近代中国一直在学习中蹒跚前进,直到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终于在学习中找到了救国救民的出路。可见,从文化基因来看,中国人民具有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中国共产党更是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世界视野。1949年以来,新中国从未中断向世界学习的进程。从50年代向苏联学习工业化建设,到60年代谋求与欧洲加强交往,再到70年代“四三方案”从欧美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尽管路途曲折,但对外学习的脚步并未停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以空前开放的心态向世界学习。邓小平在1978年会 见联邦德国客人时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
四十年来,学习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全方位的对外学习帮助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制度层面,借鉴外国经验多次帮助中国突破体制改革的困境。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改革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时,邓小平在广泛比较各国实践的基础上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具体经济制度建设中,如证券市场、现代预算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国际贸易规则等方面,中国更是普遍借鉴他国成熟做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科学和技术层面,中国学习发达国家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由于中国是一个赶超型国家,所以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里的中国企业都可以在世界上找到自己跟随、模仿和竞争的优秀企业,向对手学习也给了很多中国企业以“后发优势”;而在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里,一批先知先觉的中国企业家通过海外求学和归国创业,在许多应用领域后来居上,成为行业领导者。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所在。在制度上,我们遇到过“南橘北枳”的困境,说明我们在基础制度认识和安排上,仍存在一些重大关系尚未理顺,仍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借鉴“他山之石”。在技术上,我们的不少行业仍未突破技术瓶颈,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即使是信息产业中的成就也多集中于应用层面,中兴事件就深刻说明我们在基础领域的学习还远远不够。成绩与不足都昭示中国:学习世界的脚步不能停歇。
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让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完成工业化,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而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空前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制度建设上,是孤独探索而没有先例可循的。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指出了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在干中学习。解放思想,鼓励实践;大胆试,大胆闯;先试点,后推广;在改革中学习改革,在开放中学习开放。
这种改革方法论指导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这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在农村改革中,中央容许地方从1978年开始进行包产到 户、包干到户的自发实践,并密切关注成效,适时给予引导和支持; 直到1982年初,实践证明“双包”体 制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央才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肯定“双包”的社会主义性质,将改革推广至全国;而1986年通过的《土地管理法》,则最终从法律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引进外资、国企改革、所有制结构调整、股权分置、农地三权分置等重大领域,中央都遵循着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法。在经济体制和社会建设方面,干中学的改革方法体现得更为普遍:中国利用地域辽阔、行业全面的特点,积极进行地区性、行业性试点,例如经济特区、税费改革、社会保障、基层协商民主等改革均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渐进或先试点的改革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学习、试点到推广和上升到制度的过程,也是上下级之间、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共识、掌握方法的过程。
通过干中学,中国避免了改革中的激流险滩。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折戟沉沙的情况下,不仅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 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总结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就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我们肯定干中学的改革方法,但也要看到,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实践探索中找到了“舒适区域”,随之产生了骄傲、懈怠的情绪,不愿甚至不敢继续深化改革, 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不能因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得到的赞扬而骄傲自满,更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学习的历史。列宁曾经给苏联共产党提出过“学习,学习,再学习”的任务,遗憾的是苏共未能真正坚持。中国共产党则通过学习探索,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了新时代,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四个自信”。
新时代 ,我们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从中国自身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它具有“走进来容易,走出去困难”的特点。对于多数经济体而言,可以凭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传统的社会管理手段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但同时也积累了诸如贫富差距过大、生态环境 破坏、官员寻租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持续的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经济进入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治理也要随之实现现代化,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均需补齐短板,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目前也是一项没有完成的任务。拉美、东南亚等多数国家长期停滞于此,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致使經济徘徊不前,社会矛盾加剧。
今年爆发的中美贸易争端,名义上是贸易之争,其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尤其是压制中国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历史上,苏联和日本都曾一度逼近美国,但最终都在竞争中落败。在大国博弈中,美国向来奉行“积极防御”政策,对于潜在竞争者极尽打压之能事,何况中国已经成为现实竞争对手。因此,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在所难免。
正确认识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国际环境,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心态。一方面,我们应当坚定信心,认识到当前的问题既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崛起中的问题,是必然发生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正如《人民日报》署名“宣言 ”的文章所说 :“无论什 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脚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面临的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棘手的问题——让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又面对着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在双重压力下,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冷静的心态。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不止一次面对困难,但凭借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都能掌握新本领,克服各种艰难险阻。1949年,面对民主革命与国民经济恢复的双重挑战,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
十九大描绘了从当下到2050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起到了指引未来中国走向、凝心聚力的巨大作用。而要实现奋斗目标,关键是走好当下的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过“中等收入陷阱”,从而为未来三十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中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瓶颈期。一方面,国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缩小贫富差距、平衡城乡和区域发展、合理界定党政关系、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生态环境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消除权力寻租腐败、实现祖国统一等传统任务,都还没有彻底完成;另一方面,经济脱实向虚、金融风险加剧、生育率下降、产业工人老龄化、互联网时代舆情引导、美国遏制中国等新问题又不期而至。
今天,我们要认识到在经济领域,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刺激手段已经再难奏效,而且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其他领域,也都存在着老办法“不灵光”的问题。拖延多年的老问题亟待破解的新思路,应接不暇的新问题更需要我们掌握新本领。能否适应复杂情况、锤炼真实本领、解决新老问题,关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为此,我们党更要抓紧学习。
首先,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适于学习的宏观环境。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很多情况下,限制我们学习的并不是眼界和意愿,而是固化的利益格局。因此,要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措施的执行能力,从根本上打破限制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的利益藩篱,从而为全党全社会开辟一个利于学习的宏观环境。
其次,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弘扬创新精神,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不仅善于在实践中成就事业,而且善于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创新理论。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扬弃了俄国革命经验,开辟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后,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扬弃了传统体制,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与大胆实践如同鸟之两翼,成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推动理论创新。
最后,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汇集全社会智慧,凝聚全社会力量。学习应以问题为导向,方法多从实践中来。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共产党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对群众自发的创新实践因势利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当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升级,主体是千千万万的企业家、科研人员,以及各行各业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他们对问题的了解往往最深。在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的同时,也应更多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才能汇聚起更广泛的合力,上下一心,见事早、决策准、行动快。
改革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共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以虚怀若谷的胸襟汇聚群策群力,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学习国内外一切经验,必将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增添更多本领,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標的实现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