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2018-09-12 10:11郑小英
考试周刊 2018年67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要:本文结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版至2016版三稿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分析趋势,为后续教学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分析。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校建设的核心,2000年国家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需根据规定要求,全面推進学校的各项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如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围绕核心打造专业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重点。“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是专业建设的难点。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至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

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校级必修课、校级选修课及系级必修课模块,明确规定学生修读各模块课程的学分要求。探索以学生自主选课为抓手的学分制改革,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校级选修课程的学生自由选课制度,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

二、 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

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校级必修课、校级限选课、校级任选课、系级必修课及系级选修课模块。在2012版基础上增设了校级限选课及系级选修课模块,完全实现校级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课程、自主选教师、自主选时间段。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程为代表逐步实现所有校级必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教师,部分有条件的教学系实现了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选课制,进一步促进了学分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 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

2016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转型发展实施意见》(丽师政发〔2015〕38号)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再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确立了“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素质教育主线与职业技能教育主线双线培养同步并行),即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中构建了“两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两平台为职业素质教育平台和职业技能教育平台,职业素质教育平台下并行设置身心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3个课程模块,职业技能教育平台下并行设置通用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3个课程模块。转变观念求发展,更深层次的深化了人才培养,在已成熟的选课模式中开始探索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选课制度,全面推动学分制改革。并应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着力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 三次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1. 课程资源

为丰富课程资源,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学校于2014年开始引进慕课(网络课程)。2016年设置专项经费用于网络课程的引进及教师建课,从纯网络学习模式到混合式学习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翻转课堂”及教学改革。

2. 学时学分设置改革

2014版及以前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时设置为理论与实践课程均为每学分18学时。但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及相关文件的出台,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理论知识型课程、理论实践型课程(混合课程)和实践型课程,理论课时每学分16学时,实践课时每学分32学时,大大加重了实践学时比例。加强实践型课程设计及实践条件的创设,明确各专业方案中实践项目开设及考核方式,践行了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

3. 学期制度改革

长期以来,学校与大部分高校一致执行的是双学期制。2016年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配合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加大实践教学的真实性、成效性,确实做到以实践促发展,以实践提质量,学校继续探索新的学期制度既三学期制度,重新将一学年划分为上、中、下三学期,周期分别为7周、13周、19周。上学期用于集中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竞赛和教师的个人进修培训等工作。

4. 存在的问题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至今经过多次的实践和验证,人才培养质量取得很大的进步,学生服务地方产业的专业水平上升。但随着不断改革,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在后续的人才培养常态中亟须解决。首先,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还需论证;其次,核心课程对应实践项目需细化使其足以支撑课程;再次,三学期制要求人才培养周期要有更具体、专业的设计,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及顺序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郑小英,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