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雄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社会对旅游人才,尤其是对导游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高职作为培养导游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对导游职业能力需求与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本文对高职导游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以及培养途径做综合阐述。
一、贵州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贵州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渐不能适应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出现了学校培养的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低,达不到行业要求的不良现象。高职作为培养导游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教學模式以传统理论讲解为主,倾向于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高职导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一般都是借鉴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高职学生考取导游证的合格率低,即使取得了导游证,很少有人把做导游当作自己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导游专业学生因缺乏职业能力,导致毕业后在就业过程中跨专业跨领域的被迫就业成为普遍现象,浪费了学习资源。
二、贵州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导游职业定位模糊
要培养良好的专业职业能力,首先需要热爱这个专业和这个行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目前该专业的招生情况来看,许多学生读这个专业大部分不是第一志愿的选择,而是被调剂的。同时肤浅地认为导游职业是吃青春饭,是伺候人的服务业。所以,对导游这份职业的定位不够准确,缺乏归属感。
(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理论的研究探索,而缺乏可实施性,侧重于对课程的开发,忽视了职业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往往是学校单方面的思考,没有旅游行政部门、旅游行业协会和旅行社企业的参与,显得片面。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中,授课的教学方法显得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照本宣科、知识更新不及时、灌输式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疲于应付,对学习的态度不能化被动为主动。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专业教师缺乏,有导游职业经历的更少,甚至有些导游专业教师没有带过一个团,没有企业行业精英参与课堂教学。学校在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和再培训方面缺乏规范的制度支持和资金支持。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五)缺乏科学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缺乏导游专业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即便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设立但使用频率不高,以应付检查参观为主。校外没有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部分还存在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符
的情况。
(六)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差
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没能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与社会脱轨、与市场脱轨、与企业脱轨,导致导游专业学生在带团的过程中还需要旅行社企业再培训,遇到突发情况不知如何处理。高职导游专业应该更多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贵州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同时借助多功能实训室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参加各级导游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代练。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多提供给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
(二)建设多功能导游模拟实训室
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和模拟导游环境,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训课程,灵活安排实训任务。让学生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主动操作,熟悉导游带团的整个流程。
(三)增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让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不再流于形式,与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融合,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的设置,再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旅游行业企业精英的参与或提供宝贵意见,不得闭门造车。
(四)加强导游专业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多渠道、多种类的培训机会,教师应该到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取得初、中、高、特级导游资格,提高任教水平,丰富课堂内容,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旅游行业动态,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五)推行双证毕业制度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为从事导游工作奠定基本条件。导游专业学生向导游职业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这是行业的敲门砖。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获得导游证,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贵州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普遍偏低,需要旅游行政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企业、学校等多个主体共同发挥作用,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一批导游专业知识扎实、职业能力突出、职业道德崇高、职业归属感强的导游队伍而不懈努力。旅游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因此提升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