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定斌
在教育国际化浪潮影响下,海外实习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效果显著。本文以旅游类专业为例,分析了海外实习项目建设的本质、模式与价值,并对现有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构建更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成为院校关注的重点。教育国际化途径众多,包括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海外实习、海外游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联合培养等。近10余年来,海外实习风靡一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海外实习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中国产业国际化对高素質人才需求所推动;另一方面,中国家庭收入的持续增长也为学生国际化培养提供了经济保障。
海外实习项目的本质是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和抓手,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态。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就业和发展能力,核心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国际行业标准,并在国际化和专业化的环境中有效实施。
海外实习项目的研究中,彭晓风分析了海外实习在课程体系中的设计和模式;张玥探究了海外实习在教学环节中的互动;唐黎卿研究了学生在海外实习过程中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张能辉等从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研究了海外实习的育人价值;王吉霞对海外实习的危机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目前,对海外实习项目的组织模式及对学生竞争力提升的研究较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为更好地了解海外实习项目的组织模式、价值构成与路径优化,本文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类专业为例,对近3年参加过国际实习的约200名学生进行座谈和回访,以期总结经验,更好地推进海外实习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海外实习项目组织模式
旅游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国际化特征非常明显,旅游企业对具有海外实习经历的学生尤其欢迎。基于对上海旅专旅游类专业海外实习项目调研的结果,本文将其海外实习项目的组织模式分为以下三种。
(一)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学校直接与海外企业合作,派遣学生赴海外实习。该模式的优点为中间环节少,沟通效率高,专业针对性强,并可节省学生项目费用。但缺点也很明显,海外企业需求信息收集难,各国实习相关法律差异较大,学生派遣不成规模。为更好地彰显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规避其不足,学校可以直接与海外企业开展符合企业特质的项目,如某校自2006年起,针对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服务文化,与其开展文化使者项目,每年选派10余名旅游管理和烹饪专业学生赴海外实习一年。美国迪士尼乐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待遇,累计培养了近150名熟悉迪士尼文化和管理的优秀学生,一部分具有此海外实习经历的学生,目前已直接服务于上海迪斯尼乐园。
(二)校际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海外姐妹校,互相接受对方的学生,以短期留学生的方式安排课程与实习是校际合作模式的主要形式。此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依托对方学校,学生可以选修课程,同时又可以参加企业实习,效益最大化。
自2010年起,某校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开展度假酒店实习项目。双方互派酒店和会展专业的学生到对方城市实习,给予对等待遇,满足双方学校国际化的需求。学生可以选修一些文化和专业课程并开展企业实习,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
(三)与专业机构合作合作模式
考虑到各国实习法律的复杂性,企业需求信息的收集难度,以及学生前期培训等专业工作,目前比较常见的模式是学校与专业机构合作,使得大规模学生海外实习成为可能。此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专业中介机构能够提供专业服务,尤其是在海外设有办公室和人员,随时处理学生在海外碰见的各种问题与意外。当然,弊端是专业机构会收取一定的项目服务费,增加了学生财务负担。
在调研中发现,学校积极利用专业机构的专业性和国际资源,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和所在国的特色展开有效合作。如,派遣旅游管理和国际导游专业学生赴美国国家公园、主题乐园等开展国际实习;派遣旅游日语类学生赴日本温泉酒店实习,领略著名的日本服务文化;派遣酒店和西餐专业学生赴阿联酋酒店实习。专业机构按程序发布信息、组织面试、出国培训、安排岗位、心理疏导和解决纠纷,更加专业地协助学校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
三、海外实习项目核心优势
调研结果显示,在学生在就业难的背景下,参加过海外实习项目的学生大多拥有挑选一流企业和岗位的实力,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在个人职业发展生涯上具有先发优势,充分体现了海外实习项目对学生成长和就业的价值,并成为旅游类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外语水平的提高
海外实习项目一般设计为3~6个月,或者是12个月的项目,在外语环境的熏陶中,学生们迅速提升了外语能力。比如,以6个月的美国迪士尼实习项目为例,学生们在美国期间,迪士尼会刻意安排各国实习生搭配住在统一的宿舍,以加强沟通与理解。工作安排也是以一线服务顾客的岗位为主,学生们有机会把外语用于实践中,外语水平的提升突飞猛进。
(二)跨文化沟通力的提升
跨文化沟通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因地域、种族、文化等不同因素导致差异,成为跨国公司常见的沟通障碍之一。学生们参加国际企业实习,有机会在国际化的环境中与同行开展协作,也会在一线为外国游客提供高质量服务。为了有效地进行沟通,学生们需要学习了解所在国的文化禁忌、宗教禁忌、工作禁忌等,这是国际旅游从业者所必需的素质。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不代表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国外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获得
学生们通过海外实习实践,能够了解并熟悉特定品牌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文化与制度,积累丰富的经验,广受涉外旅游企业的好评。以酒店业为例,世界排名前十位的著名国际酒店集团及其名下的品牌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国际名牌酒店具有管理经营的优势,能够提供稳定的高品质服务,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品牌识别度,非常欢迎有海外学习和实习背景的学生加入。
(四)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升级
海外实习项目为学生们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加过海外实习项目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熟悉国际企业的文化和制度,跨文化沟通能力强,这些优势使得学生们具有较強的就业竞争力,真正做到了高品质就业。同时,因为具有海外企业的工作经历,学生们在职业生涯中还具备了职业发展的优势。
四、海外实习项目优化策略
海外实习项目正经历着在摸索中不断前行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改革和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为推进海外实习项目深入发展,学校需要及时对参加过国际实习项目的同学进行座谈和回访,发现共性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一)心理层面——加强行前培训与心理疏导以度过适应期
在海外实习过程中,约有80%的同学会提及适应期问题,主要表现为外语听力障碍、沟通不畅、心理紧张、遇见困难有挫折感等,大概2~3周后基本会适应。学校应与合作方加强出国前的培训与疏导,帮助学生预见和理解适应期问题,明确突发情况和纠纷应对程序,以解决在国际实习中的各种问题。
(二)生活层面——设立学校专项基金以解决经济问题
在三种海外实习模式中,校企直接合作最受学生欢迎。海外实习企业一般会提供食、宿、津贴等,条件优惠,学生基本在经济上能够达到平衡,但国际合作学校或专业机构一般会收取项目费,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学校应高度重视此问题,在项目设计和谈判时尽量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利益。有条件的应当设立学生海外实习专项基金,鼓励学生赴海外实习并给予大力资助。
(三)学习层面——开辟绿色通道以实现弹性学分认定
学生在海外实习,通常会打乱学校原有培养计划中的节奏,使得学生回国后遇到学分认定的问题,甚至会延期毕业,这是学校海外实习常见的问题。学校鼓励学生赴海外实习,应制定具有弹性的实习学分认定制度,使海外实习认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以实习时间为标准的认定方法,同时考虑海外实习的特殊性和实效性,为海外实习开辟绿色通道。
海外实习兴起于近十余年,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途径、新手段,有力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尤其需要更大力度的投入,支持海外实习实践。对外应进一步整合国际资源,拓宽渠道,开辟更多更好的海外实习项目;对内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综合保障机制,使得外事、教学、科研、学工等各部门联合参与保障,以解决学生海外实习全过程中面临的系列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