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
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贵阳市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品牌化的手段,为贵阳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丰富内涵,提升城市知名度是本文探讨的目的。本文从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的价值分析出发,分析问题,以期探寻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城市品牌价值
城市品牌是城市在功能定位的基礎上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将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区文化、民风民俗、市民风范、城市标志、城市特色和经济支柱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到的“形神合一”的附加值。贵阳市文化资源丰富,这些文化的渲染和熏陶为贵阳市增添了城市的灵性和人文气息。同时,近年来贵阳市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如围绕“多彩贵州”综合性文化品牌打造出“爽爽的贵阳”“林城贵阳”等城市形象,并借助多彩贵州城、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多彩贵州风大型舞台表演节目等一系列产品或者标识,进一步深化了贵阳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二)产业发展价值
1.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化建设,强化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与梳理,从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身的文化,形成对城市文化的“自知之明”,进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和创意源泉。
2.文化市场培育与扩大
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文化市场培育的过程,通过文化氛围营造,提升市民的文化认知意识与文化消费意识,逐步培育城市文化产业市场空间,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借助孔子文化品牌的发展,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孔子文化系列品牌已成为山东对外文化交流的著名品牌,在此基础上山东又陆续推出“青州佛造像展”文化品牌、山东杂技文化品牌等,使得山东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文化传承价值
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是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建设城市文化品牌的一个最为基本的要素和基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的缺乏,很多城市里巷文化、建筑文化、市井文化和传统的手工艺文化都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小,很多都处于消逝的边缘,有些甚至已经消失。
可以说,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是在传统文化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背景下的一种主动应对策略,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通过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也必将有助于推动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发展。
二、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未能转化为城市品牌建设内涵
贵阳市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阳明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目前来看(截止4月17日),中国知网搜索数据显示,关于夜郎文化的研究和报道有300多条,但从产业化、品牌化开发的视角进行研究的较少,成果主要集中在2003-2014年;关于阳明文化的研究,中国知网搜索近160多条;关于贵州土司文化的研究有140多条。可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并不少,但将其转化为城市品牌建设内涵的行动较少。进一步研究和挖掘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并将其转化为城市品牌建设的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阳明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
王阳明先生在贵阳市修文县龙场悟道,创立了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内涵及其丰富,主要包括三大理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阳明心学从客观上使人们从僵化的程朱理学中解脱出来,成为心学的创举人,后人为了祭奠王阳明先生修建了阳明祠、中国阳明文化园,成立阳明文化研究机构,对其进行研究。尽管付诸诸多努力,贵阳市在挖掘阳明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到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力度仍然不够,并未能将阳明文化提升成为影响贵阳文化品牌的重要标杆。
(三)对“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内涵提升不足
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原生态文化与自然和谐交融、共融共生,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品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不断深化。但近几年随着贵州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品牌内涵和影响力提升显得滞后,未能将贵州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阳明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民族文化如侗族大歌、亚鲁王史诗等文化通过创新创意融合到品牌建设中,致使“多彩贵州”品牌固化、品牌影响力提升不足等问题凸显。因此,结合新时代特色,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注入新内涵,要做到在“多彩”中挑选出“典型”,并将其做大、做强,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以品牌规划统领文化建设
必须在对贵阳市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既要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又要把握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充实和弘扬。
(二)以文化事业助推文化品牌建设
1.公共文化场馆
进一步完善贵阳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馆和场所的建设与管理,丰富场馆文化内容,围绕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定期策划开展系列主题和宣传活动,加强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宣传与普及。就目前而言,孔学堂和筑城广场是贵阳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展示与宣传场所,成为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的“双驱动”。
2.公益文化活动
自2016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举办以来,在广大贵阳市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市民了解和体验丰富多彩的贵州文化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各地区弘扬与传承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的举办,更丰富了贵阳市公共文化内容,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了贵阳市城市文化新形象。
(三)以文化产业带动文化品牌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以产业品牌的发展带动文化品牌建设。
1.文化演艺品牌
文化演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彩贵州风》作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的重要演艺产品和品牌,应以贵阳大剧院为平台,借助多彩贵州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上市这一契机,以多彩贵州风民族文化演艺活动为核心,围绕这一活动开发系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将多彩贵州风民族文化演艺活动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直接知名的演艺产业品牌,以产业品牌优势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化建设。
2.文化旅游品牌
(1)以修文为核心的阳明文化旅游带
以修文县阳明洞、中国阳明文化园为核心,将位于贵阳市区的阳明祠及花溪区的孔学堂串联起来,打造以修文为核心的阳明文化旅游带。
(2)以开阳为核心的土司文化旅游带
以开阳县禾丰乡马头寨为核心,将乌当区宣慰使宋斌墓和宋氏别业、花溪区高坡乡“永镇边夷”摩崖石刻及修文县底窝马头头目宋德茂墓等水东宋氏遗迹串联起来,打造以开阳县为核心的土司文化旅游带。
(3)以天河潭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旅游带
以花溪区天河潭风景区为核心,以甲秀南路为牵引,将黔灵山公园、十里河滩、花溪公园和阿哈湖湿地公园等自然风光景区串联起来,并辐射到周边的青岩古镇、时光贵州小镇、夜郎谷等人文景区,打造以天河潭风景区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旅游带。
通过以上三大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实现对阳明文化、土司文化及夜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与转化,同时,开发设计系列包含阳明文化、土司文化和夜郎文化元素的文化旅游商品和文化服务,让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内容以现代化的方式走向消费者,走向大众。
四、结语
新时期贵阳市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城市建设内容,提升城市文化建设质量,丰富城市居民精神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丰富城市文化内容。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