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珍
(山西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6)
面部烧伤患者,均伴随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社会活动能力减退,健康水平急剧下降。有研究指出,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到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对之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面部烧伤患者中,随机选取4作为样本,观察了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面部烧伤患者中,随机选取4例作为样本。患者资料:性别:男2例、女2例。年龄(18--64)岁,平均(43.56±1.45)岁。烧伤面积4%--8%,平均(6.30±1.54)%。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WHO关于面部烧伤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非大面积烧伤。(3)患者无其他系统重大疾病。(4)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1)非面部烧伤者排除。(2)大面积烧伤患者排除。
(3)伴随严重心、肝、肾等系统重大疾病者排除。(5)依从性差者排除。
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面部为人体的重要部位,悲观及焦虑心理在面部烧伤患者中较为常见。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者谈心的方式,给予其心理暗示,使患者感受到被社会接纳的温暖,增强其治疗信心。(2)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视面部烧伤患者的烧伤部位,为之合理选择体位,避免诱发瘢痕增生及痉挛。例如,可嘱患者取仰卧位,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3)创面护理: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清创,封闭创面。同时,及时更换纱布及无菌棉垫,每日清洗创面周围皮肤,以促进创面愈合,避免对患者面部的美观性造成影响。(4)营养支持:烧伤后1--24h内,可给予患者牛奶等饮用。24h后,可给予少量流质食物食用。随患者病情的缓解,可逐渐增加饮食量,调整饮食方案,增强患者的体质,促进创伤愈合,促进疾病康复。(5)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面部烧伤部位的不同,为之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例如,可嘱其反复睁眼、闭眼,促进面部功能恢复,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另外,可将硅酮霜应用到护理中,将其涂抹于创面,并给予按摩,使瘢痕颜色得以减轻,使面部的美观性得以提升。(6)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强调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方式,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4例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的对比情况。观察4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包括创面愈合率、功能障碍率、护理满意度共3项指标。
1.5.1生活质量评分方法
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5.2 疼痛评分方法
采用VAS量表评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表示,计量采用(均数±标准差)方法表示。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4例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情况
结果显示,4例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疼痛评分更低。
表2 4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
结果显示,4例患者创面愈合率100%、功能障碍率25%、护理满意度75%。
烧伤为临床常见病,随着创面的增大,治疗难度逐渐提高,患者所需承受的痛苦显著提升[1]。负面情绪严重,是面部烧伤患者的主要特点。及时通过沟通、鼓励等方式,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之治疗信心得以增强,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较为有利。面部烧伤患者,如体位不合理,瘢痕增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2]。根据其烧伤位置给予体位护理,对该并发症发生几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及时清创,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可使创面感染率得以降低,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加强康复训练,积极指导患者做眼部及口唇等部位的功能锻炼,同样可达到促进烧伤部位功能恢复的目的。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护理后,面部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得分(95.16±1.15)、疼痛评分(1.94±0.87)、创面愈合率100%、功能障碍率25%、护理满意度75%,与护理前相比优势显著(p<0.05)。表明,加强对面部烧伤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治疗及预后情况,对之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应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及康复训练等,应用到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中,使之生活质量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