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亦是导师

2018-09-11 06:06张燕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课堂是知识的积累,是语言文字的沟通,教师在教学中并非只是字词句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课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点拨与引导至关重要,教师点拨在精不在多,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以小学语文为例,分析小学语文课堂的点拨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点拨艺术;阅读教学

所谓“点拨”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走进课堂而进行的启发活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特点,在认知事物、理解文章这一方面存在盲区。教师的点拨便是让学生扫除盲区,“守得云开见月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点拨是教学的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关于语文课堂教师点拨艺术的思考,希望能有所突破,有所帮助。

一、適时点拨,激发学生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与亲。”也就是说当一位作者胸有成竹时,新写的文章更能够让人感动。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语文胸有成竹,面对复杂的题型时才能够迎刃而解。但目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无聊,整天都是在学习字词、理解文章,没有一点趣味性。那么教师就要利用点拨艺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伊始为学生播放这样一段视频“一位父亲不停地用双手挖着一片废墟,眼神中充满了血丝,脸上带着疲惫,但他一直没有停止。此时,周围的人上来劝父亲离开,父亲摇摇头,只问了你是来帮我的吗?”视频到这里停止,学生走进了视频中地震后的世界,此时教师对学生说:“你认为这位男士在做什么呢?是什么让这位男士一直坚持着没有停止呢?”教师的提问给学生心中播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是呀!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父亲就一直不愿停止,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人在废墟底下!学生顺着教师的想法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说:“肯定是他的妻子和孩子还在废墟底下。”还有的学生说:“是他的亲人被埋住了!”教师的点拨让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此时教师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去文章中找寻答案。这样的设计利用多媒体开启了学生情感与想象的大门,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感受父亲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二、善于启发,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会遇到自己难以理解的学习障碍,这些障碍会一直影响着孩子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提升。此时,教师不能够只作为课堂的教学者,还要做扫清学生学习障碍的点拨者,适时介入,启发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文章的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桑娜的内心,感受桑娜的善良。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桑娜的品质,就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由于学生从小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贫穷,在学生心里,会认为桑娜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难道还养不起几个孩子吗?这样的想法就会让学生进入思维误区,先入为主地将自己的生活带入到文章主人公,无法体会到桑娜的品质。此时,教师就要进行点拨:“同学们,如果你有一把糖,愿意分享给你的同学吗?”在这个问题下,学生都纷纷回答愿意,教师接着提问:“如果你只剩下一颗糖了,还愿意把这颗糖分享给你的同学吗?”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教师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下,每个人都拥有一把“糖”,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贫穷的生活,但是在沙皇统治下,桑娜连一颗糖都没有,自己的温饱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桑娜将两个孩子带过来抚养。如果你是桑娜,你会不会帮助这两个孩子呢?这样的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社会下想要帮助一个人太不容易,从而使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到桑娜的善良。

三、巧于引导,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灵魂,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创新素养是学生思维的“钥匙”。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思维不断变化,有许多创新的思想萌生,教师要巧于引导,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拓展思维,更好地基于文本进行创新。

例如,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教师在拓展环节让学生思考:“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表情后,又有怎样的经历呢?”教师的语言使学生基于问题进行创新,针对这样的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这样的设计下不仅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更是使学生基于文本联系生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文字中生长,更好地提升写作水平。

点拨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40分钟要不断精炼自己的语言,利用自己的点拨洗涤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使语文课堂不再拘泥于文本教学,而是联系生活,做到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从而建立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宋嘉.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点拨”艺术[J].关爱明天,2016(5):404.

[2]孙效琴.谈语文课堂点拨艺术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7(25):57.

[3]郭椿.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点拨艺术[J].魅力中国,2016(24):177.

作者简介:张燕(1980.02—),性别:女,籍贯:安徽淮北,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有职称: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