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我的支教生活

2018-09-11 06:06马静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支教基层农村

摘 要:时间如梭,不知不觉一年的支教生活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已经圆满地画上了句号。2016年8月经组织批准,被分派前往六安徐集镇支教。

关键词:支教;基层;农村

2016年8月30日,在我校张校长和区教育张督学的陪同下来到徐集镇中心校报到(由于之前该校的英语教师本学期退休了)。中心校苏校长将我分派在黄巷村的黄巷小学,同时对农村学校这边的师资配置、及生源情况一一作了介绍:黄巷小学位于城乡接合处,它坐落在六安往徐集的010县道路侧,距离公路不到一里,离徐集镇也只有十多分钟,是徐集镇仅存的三所小学之一,由于距离镇中心校较近,加之私立学校的冲击,近年来学校生源萎缩。

学校不算大,北面有一座三层教学楼,每个年级设有一个班。教学楼正对面的三间平房分别是: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兼阅览室,厨房和饭堂。平房和教学楼之间是学生活动的地方,有篮球场、乒乓球桌。每天,上完一节早读课,学校教导主任都会准时将音箱搬到操场播放早操伴奏,老师都会带领孩子们在这儿进行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游戏。在操场的西边学校还设置了双杠之类的运动器械。因为支教,我得以结识黄巷小学这群可爱的同事和孩子们!

一、勤劳能干的同事们

以前只知道农村条件艰苦,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才知道他们有多么得不容易。黄巷共有七名教师,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农村条件确实简陋,学校至今都未能配上空调和洗手间,只有两台老式风扇(另外教师连最起码的教学用书都没有,备课都靠自己找材料)。即便这样,他们备课丝毫也不马虎,老师们都特别认真,个个写得一手好字,不管是钢笔字还是粉笔板书,都是隽秀硬朗,很是漂亮!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城区居住,来基层农村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一年四季都要提前坐公交到客运西站,再转乘农用班车到徐集上班。若是耐不住寂寞,早就坚持不到今天了!他们不仅要教书,还得为留守孩子们做午饭,虽然清贫却甘为人师,每日教书、做饭、接送学生是他们必做的功课,农忙时还要给家里帮忙。当下农村村级规模的小学逐渐萎缩是个不争的事实,为了留住学生,学校安排校车(几年前在有限的学校经费里挤出两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的小面包车)每天接送学生,并安排每日的午餐以解决家长接送难的问题。每位学生每天只是象征性地交三块钱,其他的由学校来补贴。为了保证每位学生的营养,保证孩子们隔天吃肉,每天有蛋,老师们可会动脑筋了。鸡蛋没有自家带,蔬菜没有自家种。每天吃哪些菜,同事们前一天就商量好,第二天值日的那位老师会负责买菜、清洗、烹调。而另外一人负责老师和学生所有餐具的洗刷。这些活讲起来简单,做起来绝不容易。老师们真的把黄巷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有时候,做饭时油快没了,也不言语,立马骑上车跑到镇上油坊将油壶灌满带回来,哪天菜备多了,能干的同事们会把当日多余的蔬菜晒成干菜,隔日还可以再做菜。每天吃完午餐,就有老师进班看着孩子们午休,老师们和孩子们一样趴在课桌上就休息了。是不是像保姆一样的老师啊!

每到周五下午两节课后,这里的田校长都会亲自拿上铁锹、扫帚等劳动工具带领同事们和部分高年级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说起大扫除,活儿可不轻松:围墙外杂草要拔出、院子里大雪松下花坛要清理平整、厨房里锅碗瓢盆要清洗晾晒、厕所要冲洗。

二、机智神勇的同事们

连着公路和学校的是一条泥泞的小路,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从这儿经过。这些年来一遇到天阴下雨,老师们和学生就苦不堪言。2016年3月,终于由黄巷村牵头出资将泥巴路修成水泥路。可能是修路的惊扰,竟然有一条一米多长的大乌梢蛇悄悄地窜进了校园,大蛇顺着校园的台阶往上爬。当时正值下午第一节课后,孩子们正在操场上活动。教导主任先是跟我调侃:“小马老师,你瞅瞅,墙根那儿是条绳还是条大虫?”我正从教学楼往下走,被他这么一问,便定睛一看,真是一条大蛇,吓得我一边尖叫一边拔腿就跑啊!王老师和黄老师听到叫喊声,剑一般飞奔过来,不知道他们哪来的力气,一下子踩住了大蛇的脑袋。大蛇可不是好惹的,顺势缠住了王老师的一条腿,王老师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只见黄老师一下逮住大蛇的尾巴,使出全力抖动起来,很快大蛇便散架了。而此时王老师的裤管早被蛇缠破了。一场冬日捉蛇记!

三、淳朴好客的同事们

只有走近黄巷,才知道他们有多么热情好客。在黄巷的这段时间,同事们每遇到大节、小节,都会邀请之前的老校长和退休的老教师,由校长亲自张罗同事们动手,做上好吃的,将大家聚集到一起,把酒言欢,热热闹闹,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支教期间我们有两位教师光荣退休了,为了表达心意,学校精心准备了一些诸如风扇、饭煲之类的礼物送给他们作为纪念,而这些老同事更是特别好客,把我们都接到他们家里,热情地款待我们。不久前杨老师光荣退休,也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他家就在黄巷村,可是通往他家唯一的一条路是一大段田埂,去他家的路上遇到他的邻居才知道:老夫妻为了欢迎我们早几天前就将田埂割草铺平了。要知道六月的太阳已经很热辣了,顶着大太阳除草,该饱含着这对老夫妻多少的深情厚谊啊!年轻的同事也很不错,偌大的电风扇从车上一直扛到家,组装、调试一刻不歇。吃饭时特别丰盛:不仅鸡鸭鱼肉堆满桌,还备有我们六安冬天才能吃到的各色咸货。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全部拿来款待客人,老两口真是让人感动!

四、乖巧听话的娃娃

学校安排我承担整个三到六年级所有班级的英语课。第一天走进教室,教惯了大班额的我还是被这一群怯生生的娃娃给怔住了:偌大的一个教室只有稀稀拉拉十来个学生。当我自信地、大段地跟他们飙英语介绍我和我的城北小学时,孩子們有的眼睛睁得老大,有的把头埋得极低。于是我就提问前面的一位孩子,他告诉我:“老师,我们一句也没有听懂。”当时真的是当头泼了一盆凉水。幸好我及时调整策略,半英半汉重新复述,“顺着门前公路往平桥工业园,再过了新安大桥,就是老师所在的学校了。”我还搜集了城北小学的一些图片资料给他们看,孩子们对我和我所在的学校无不充满着好奇。一下课孩子们就会挤在办公室的窗口来看我,接下来我试着走进他们的心灵,跟他们做朋友,并且把他们的兴趣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上来。之前对留守儿童也做了一些功课,了解到跟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缺失的不仅仅是教育,更多的是亲情,是家人对他们的爱,以及老师对他们的关注。针对他们英语基础差的情况,我一方面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节奏及教学内容,试着将教学进度放慢,增加音标和字母书写的内容。这样经过大概一个月做左右,孩子们对于英语的学习终于上路了,基本能按照我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也很听话,除了认真完成作业,还坚持课前大声朗读英语。每天放学知道抓紧时间赶作业,教学楼前面的乒乓球桌、扶贫纪念碑上总是挤满了伴着夕阳认真写作业的娃娃们。就这样,孩子们在学校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五、热爱劳动的娃娃

在黄巷老师们深深的影响下,这群孩子不管大的小的都非常勤快!每天到学校一放书包,总知道拿着扫帚把教室地面扫一扫,或者拿个塑料袋将教学楼周围纸屑拣一拣。每到周末总会和老师们一道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校园窗户玻璃擦得一尘不染,而热爱劳动这种品质正是我们城里的孩子所欠缺的。不仅热爱劳动,孩子们还十分懂事,上课前总知道给教室里的水泥地面洒点水;中午吃过饭,总是不忘把剩饭倒在大桶里,把地面拾掇干净。记得有报道说,日本小朋友从小吃饭不挑食,会垃圾分类,我们的农村孩子一点也不比他们逊色。一年级有个小男孩非常可爱,长得很结实,小脸蛋儿特别圆,嘴巴红红的。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每次看到我,他总会和我打招呼,我就随学生喊他小胖。一年级教室在一楼,为了方便,我们便在那儿排练,孩子们非常兴奋,而他总是抢着帮我们挪桌子,腾场地。为了练动作,伴奏带需要不停地快退,他见我来来回回好辛苦,就主动要求负责按键。整整一个礼拜,课下他都不出去玩,只为我们服务,多么好的孩子呀!

六、关心老师的娃娃

说到关心老师,不止小胖一个,天热了学校“原生态厕所”里有很多蚊子,即便每周打扫也赶不掉。刚过来不久,厕所里遇到了一群小姑娘,看到我一齐喊:“老师好!”当时的我好不尴尬,其中的一位还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这儿蚊子多,爱叮人,我去教室拿本书帮您扇一扇吧!”真让人感动!

七、爱看书、能吃苦的娃娃

黄巷的每个教室的拐角处都设有图书角,这些图书都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每到下课就会有一群孩子们聚在那儿找书看。开始我还觉得孩子们看书是来消遣的,直到后来才明白,读书已经成为这些孩子们的习惯了。“六一”镇上文艺汇演,每个学校要出一个节目,学校安排我来负责排练,我便赶鸭子上架,成了这群娃娃们的舞蹈老师。在吴红梅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又参考了一些网上的视频,由六个小朋友表演的少儿舞蹈节目《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出炉了,舞蹈的动作定好了,剩下的就是他们的刻苦练习了,大热天,每一个动作想练整齐,都会让我们大汗淋漓。为了调节一下枯燥的排练,我们每练一小节便休息一会儿。就这么一小会儿的时间,孩子们都会从图书角拿出书来读,一个个看得很认真,舍不得放下,看来读书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从选歌、构思到排练,我们只用了一礼拜的时间,这些从来没有跳舞经验的孩子们,和着伴奏已能将这个舞蹈完整地演绎出来了。为了服装统一,同事提前帮我从学校借了六套校服。演出那天田主任还特地带他们去镇上化了妆,孩子们都特别高兴。轮到他们表演了,动作特别整齐,表情也好,那一刻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孩子们之前的付出是值得的!

八、特別的孩子们

为了更加了解这群孩子们,我总是经常跟他们谈心,三年级一共三名学生,这学期还转走一位,只剩下牛××,王×两名学生。先来说说小姑娘牛××,这个孩子特别善于模仿,每节课眼睛都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生怕把什么知识给漏掉。因为低年级学的内容少,课下她总是缠着我,想让我给她布置作业,是不是很特别?我就问她,学生都不爱写作业,为何她却不同?她说想把英语学的跟老师一样好。既然孩子这么肯学,哪怕只有一名学生,我也要把她教好,所以一有空我就给她讲讲,不仅讲英语,还聊生活,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了很亲、很亲的好朋友。

不久前校园讲故事比赛让我看到了这群孩子们的风采,尤其是流利的普通话,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虽然孩子们衣着很是破旧,但是当他们自信地站在讲台上,深情并茂地表演时,那时的你只有感动!特别是六年级的多位选手都以我这位新老师为题目,让我觉得感动又意外,彭××同学在她演讲的《绿色的马老师》中把我描述得非常完美,这让我非常惭愧,其实我并没有为他们做什么特别的事。

一年的支教生活就这么结束了,这段特殊的经历弥足珍贵,它让我对待学生更理性,学会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谢谢期间帮助过我的好朋友们,也希望我的心愿能够实现:大家都能携起手来关注这群留守儿童,关注农村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愿他们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迎来属于自己生命中的那一米阳光!

参考文献:

[1]苏文暹.让支教更扎实些[J].中小学管理,2006(10).

[2]肖陆峰,韦栋.在藏区支教[J].天涯,2007(1).

作者简介:马静系安徽省六安市城北小学一线英语老师。曾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外语名师”等荣誉称号。

编辑 郝全玲

猜你喜欢
支教基层农村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基层在线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