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2018-09-11 02:36周秀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达拉缺血性神经功能

周秀菊

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西药房,山东胶州 266324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的特点,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脑卒中类型,约占60%~80%,存活脑卒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脑功能障碍,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消除剂,应用该药物治疗脑卒中,能改善脑血流,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方面效果明显。该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早期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无无严重肝、肾、心、肺功能损伤,发病前均能生活自理,发病后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均对临床治疗药物与康复治疗耐受。根据临床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治疗)与观察组 (依达拉奉+早期康复治疗),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中有女性25例,男性35例,年龄在 48~72 岁之间,平均年龄(64.51±6.04)岁;观察组中有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龄在46~74岁之间,平均年龄(65.30±6.17)岁。在临床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对比分析价值。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包含改善脑部供血、营养神经、降低颅内压、控制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即48 h内实施康复治疗,包含体位摆放、按摩、电刺激、语言训练、心理治疗、意识障碍训练、吞咽障碍训练等,具体方法如下:体位摆放:所有患者均应用抗痉挛位,对患者定期进行翻身,并应用手法帮助患者排痰;手法按摩与被动运动,对所有瘫痪侧关节、肌肉,实施有节奏、轻柔的按摩,1次/d,按摩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髋关节与肩关节,鼓励患者进行上肢关节自我被动运动;电刺激:用中频直流电对上肢伸肌群、下肢屈肌群实施刺激治疗,1次/d,每次治疗时间在20 min左右[1];主动锻炼:主动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坐姿—站立—坐下—平衡—步行训练过渡,患者均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锻炼,并根据患者耐受量对训练内容进行调整;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叮嘱亲属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意识障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训练内容,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每周视患者情况进行1次调整;吞咽障碍训练,尽早对患者实施吞咽辅助训练与进食训练,同时配合进行针刺治疗;语言训练,失语患者应实施语言训练,通过语言治疗卡片,根据患者病情实施对症治疗。2周为1个治疗疗程,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康复治疗可在康复科或社区实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02111213)治疗,将30 mg依达拉奉加入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实施静脉滴注治疗。

1.3 观察指标

应用脑卒中量表评分标准(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应用简式评定量表(FMA)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应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BI)对患者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核对,(±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10.18±4.32 10.56±4.37 0.4790 0.6328 5.60±2.07 1.09±1.52 13.6030 0.0000

1.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34.08±12.24 33.21±11.56 0.4003 0.6897 58.15±10.27 83.56±8.41 14.8278 0.0000

1.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比较

实施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比较(±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比较(±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36.08±10.24 36.21±8.56 0.0754 0.9400 56.73±11.34 86.04±10.37 14.7745 0.0000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因细胞内钙离子超载至花生四烯酸亢进,进而自由基产量升高。脑梗死后自由基可直接损伤细胞膜,引发细胞死亡[2],造成继发性脑损伤,故清除自由基是米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细胞凋亡的有效方法。依达拉奉在清除自由基方面效果显著,该药物可将体内活性氧分子、脑部存在细胞毒性的羟基自由基清除[3],对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避免缺血半暗带扩大,减小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显著降低迟发性神经细胞凋亡。

康复治疗可重建中枢神经功能,实施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脑皮层血流量,促进患侧循环建立,进而达到改善病灶部位血液循环、细胞功能,并促进休眠突触、潜伏通路活化,提高周围细胞的重组与代偿能力,进行新传导通路建立,进而提高脑功能代偿、重塑[4]。由研究表明发病后前3个月是各项功能恢复最快的时期,早期实施康复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关键[5]。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缺血病灶中心以及血流灌注区域短时间内完全坏死,发生不可逆改变,实施药物治疗只能挽救病灶周围受损的缺血阻塞,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控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脑水肿来改善侧支循环与局部血液供应[6],进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但是药物治疗的作用是有效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发病48 h内做好体位护理,应用抗痉挛为、对患者进行手法排痰、翻身,可避免出现压疮、痉挛,促进痰液顺利排出[7]。当患者不能自主活动时,对患者进行按摩与关节被动运动,对患者各关节进行刺激,同时配合电刺激治疗,有助于患者各关节、肌肉功能恢复[8]。并逐渐实施吞咽障碍训练、语言障碍训练、意识障碍训练,帮助患者各项功能恢复。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家属紧密联系,叮嘱治疗期间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除了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应注重患者心理状况观察,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当患者出现气馁时,积极开导,帮助患者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该次研究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早期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早期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达拉缺血性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