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湖滨中心卫生院内科,山东滨州 25651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包括Ⅰ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等多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高达90%左右[1]。研究表明[2],目前临床尚无糖尿病有效治愈措施,提示患者一旦确诊病情即需终身用药治疗,提示患者遵医嘱正确应用各类降糖措施是保障其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对其康复的影响效果,最终目的在于为今后临床护理糖尿病患者提供切实参考依据,以期保障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该次入选90例糖尿病患者均属于2型糖尿病,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64.51±1.06)岁,病程 1~24 年、平均病程(10.20±0.69)年。将该次入选90例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上述相关数据具有临床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予以病情观察、体征监测、告知药物正确使用方法、配合检查、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措施,其中常规护理服务内容、实施者均同对照组,健康教育措施如下:①简单介绍糖尿病发生原因、治疗原理等相关知识,积极解答患者关于临床治疗的相关疑问,此阶段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教育内容,如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护理人员可适当利用专业术语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此举有利于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从而增加其信任感,而针对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大的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在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所用语言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②告知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通过列举既往成功治疗典型病例、未遵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病例,从而提高患者遵医嘱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③可利用展板、宣传册、板报等途径使患者及家属及时接收国内外先进的糖尿病研究成果;④若条件允许可聘请既往血糖控制效果良好的患者来院举办座谈会,通过讲解切身治疗经历提高糖尿病患者自信心;⑤设立24 h电话热线或问讯处,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关于糖尿病治疗的相关疑问;⑥给予必要的语言及肢体鼓励,增强糖尿病患者战胜病魔自信心;⑦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切合实际的心理、饮食、经济等支持,消除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后顾之忧。
1.2.2 观察指标 ①依从性: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于该次研究期间遵医嘱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遵医嘱用药情况将其分为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完全不依从3个等级,其中完全依从是指遵医嘱用药次数远大于不遵医嘱用药次数(反之为完全不依从),不完全依从指遵医嘱用药次数、未遵医嘱用药次数相当,不遵医嘱用药即未按照医嘱所示剂量、种类、时间等使用相应药物;②血糖: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检测值变化情况,具体项目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 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等。
数据传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并实施相应分析,研究所得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FBG、2 hPG检测值均属于计量资料,经(±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糖尿病患者研究期间治疗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完全不依从所占比例均属于计数资料,经[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研究组遵医嘱治疗完全依从率高达88.89%,对照组仅为51.1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治疗依从性对比[n(%)]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FBG、2 hPG检测值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措施护理后,研究组糖尿病患者FBG、2 hPG检测值较之前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两组间、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2。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FBG、2 hPG变化情况对比[(±s),mmol/L]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FBG、2 hPG变化情况对比[(±s),mmol/L]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护理前与之对比P<0.05。
组别FBG护理前 护理后2 hPG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45)对照组(n=45)13.59±1.54 13.67±1.60(5.98±0.37)★*(7.12±0.65)★14.84±2.29 14.79±2.30(8.22±0.69)★*(11.37±0.71)★
研究表明[3],目前临床接诊糖尿病患者后均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控制机体血糖稳定,如饮食干预、降糖药物、运动干预等,一旦血糖控制不良将显著增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发生率,而上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有研究显示[4],由于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因此一旦确诊病情患者即需终身接受药物或饮食、运动干预机体血糖,加之频繁监测血糖所致肢体创伤,因此将显著影响其心理情绪。部分糖尿病患者因对治疗失去信心、过度担心致残或致死、不信任医护人员等因素,将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较重不仅不利于其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甚至可通过影响机体内分泌、神经等系统从而加重原发及继发疾病病情,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5]。
既往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提供的常规护理服务仅侧重于保障临床治疗内容顺利实施,往往忽略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6]。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糖尿病患者增加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服务对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7]。此外该文中研究组所提供的健康教育服务根据患者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此举有利于避免传统健康教育千篇一律的情况,从而有利于避免个体差异、使患者获得更优康复效果[8],因此该文中研究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此结论与赵小蓉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服务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对保障其康复效果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