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基础货币是理解商业银行的核心

2018-09-10 07:22王剑
理财·市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法定负债存款

王剑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或说欠条),表现为商业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和公众持有的流通中的现金(新近还新增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存在央行的客户备付金,但金额不大,暂忽略)。商业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又包括存放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库存现金。简单地讲,基础货币是央行发行的钱。

其中,由于支付技术越来越先进,银行或公众持有现金的比例是在下降的,通货仅占基础货币的5%。因此,我们平时讨论基础货币,主要是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含法定与超额部分)。本文研究的基础货币也主要是指存款准备金。

在现行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制度下,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是银行持有的“钱”,而我们老百姓持有的“钱”(我们存在银行的存款)则大部分是银行的负债。

我们用一个假设情景阐述基础货币的作用。假设某国现在刚刚建立金融体系,建立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制度,分别有一家央行、一家银行。央行首先要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目前最重要的投放方式,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广义再贷款(含传统再贷款,以及MLF、SLF、PSL等)。这些操作,本质上都是银行向央行借入一笔基础货币,到期了要还本付息的。所以,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左边资产科体现为一笔基础货币,右边负债科体现为一笔向央行的负债。假设这次央行通过再贷款向银行投放了100元基础货币(银行向央行借入100元基础货币)。

过去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还包括央行向银行购买外汇、黄金等资产,银行把它们持有的外汇、黄金卖给银行,收到央行的一笔基础货币。这样收到的基础货币没有到期日,也不用为此支付利息。但近年汇率波动,外汇流入变少,这种投放方式占比也就小了。

现在,银行拥有了基础货币,开始要扩张自己的资产、负债业务了。比如,有客户来申请贷款,银行审核通过后,给这位客户发放了100元贷款。此时,银行的资产科多了一笔“客户贷款”100元,同时,这客户把钱存在本行,于是银行的负债科也多了一笔“客户存款”100元。

注意,这笔放贷完全是“凭空发生”的,银行只需要在资产科、负债科各记一笔,就完成了放款。切记,银行不是把自己持有的基础货币投放给了客户。它什么都没投放给客户,它只是在资产、负债两边各记了一笔100元!到这一步为止,基础货币还没发生实质作用。

接着,银行还可以接受更多客户的贷款申请,最后假设总共放了500元贷款,于是有了500元存款。同样,到现在为止,也没基础货币什么事。

后来,有些客户要从银行提取现金,拿去支付一些费用。这时,基础货币开始派上用场了。银行得把现钞给客户,所以它首先要去央行“取现”,把自己持有的基础货币里的一部分,从央行那里提取成现金,比如50元(成为银行的库存现金):

此时,因为客户取现,银行才动用了基础货币。

此时,有一个问题就摆在银行面前了:在这次取现之前,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是100元,但它的存款总额是500元(都是它自己放贷款放出来的)。万一客户来提取现金的金额超过100元,那么这家银行就瞬间资不抵债了……

于是,央行出台了规定,设定一个比例,“基础货币/存款”不得低于一个规定值。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全部客户突然间全来取光所有存款,总会沉淀下一大部分。所以,央行会大致评估,设定一个“基础货币/存款”的比例,要求银行务必保持一定比例的基础货币,以应对提现需求。于是,历史上最早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誕生了。

延续上例,假设央行定了法定存准率为20%。因为基础货币总量是100元,那么意味着银行最多只能投放500元贷款,同时产生500元存款。如果它再投放更多,则就达不到法定存准率20%了。

因此,法定存准率是一个对银行资产扩张(同时也是存款扩张)行为的制约因素,是银行扩张的命门。事实上,如今,居民取现比例已非常低,几乎不需要用法定存准率来保障居民取现,所以法定存准率的功能已纯粹为了制约银行的资产扩张,成为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具体操作上,央行会通过投放、回笼基础货币,或者调整法定存准率,来控制银行的资产扩张。比如,央行以再贷款的方式新增投放基础货币,那么在法定存准率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便可实现更多的资产扩张(也就是存款的扩张);或者基础货币总量不变,但央行下调法定存准率,使更多的基础货币释放为超额存款准备金,也使银行能够进一步扩张资产。银行扩张资产的行为,又会对企业融资、债券等各类资产价格产生影响。因此,广大企业、居民在进行投融资的决策时,均需要密切关注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操作及其政策意图。

前文的例子,是基于全国只有一家银行,所以基础货币总量是固定的(就是央行一开始投放的100元),不会变化。所以,这家银行只需要控制贷款总量(同时也是存款总量),以此达到20%的法定存准率要求。但现实中的情况是,存在很多家银行,这些银行的全部基础货币总量是固定的,但是每家银行之间要抢基础货币。谁能抢到更多基础货币,谁就能扩张更多业务。

于是,银行之间的很多竞争,都可以理解为是抢基础货币。方法无非几大类(假设抢基础货币的是A银行,要从B银行那里把基础货币“抢”过来):

1.“野蛮”的方式,赤裸裸地明抢:把客户的存款从B银行那儿争取过来。当客户把钱从B银行那儿跨行汇款过来(或者先取现,然后手工搬运过来),B银行资产科少了一笔基础货币(存放央行),负债科少了一笔存款。A银行则刚好相反,资产科多了一笔基础货币(存放央行),负债科多了一笔存款。切记,抢存款,本质是抢基础货币。但这一招还是有难度的,那位存款大户跟B银行本来关系就铁,你又不能漫天开价,高息揽存,否则央行领导会打电话警告你“扰乱存款市场秩序”。当然,除了明抢外,有时还会有别的银行的客户因为对外支付等原因,主动把存款转过来。

2.“文明”的方式,问B银行借:通过同业业务,向B银行“借”基础货币。比如,发一张同业CD给B银行,B银行用基础货币来买这张同业CD。A银行的资产科多了一笔基础货币,负债科多了一笔同业CD。B银行则是资产科多了一笔同业CD投资,同时少了一笔基础货币。A银行除了发行同业CD外,其他同业存入、同业拆入、卖出回购等同业负债的原理也一样(只是借钱的条件、期限等不一样)。对于A银行来说,这种方式也可以获取基础货币,但负债成本不一样,同业负债的利率毕竟高过存款。

3.向央行“哭穷”:如果实在没办法及时从市场上抢或借到基础货币,那么还有个最后没办法的办法:问央行再借基础货币。方式包括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MLF、SLF等。但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有自己的计划,除非非常紧急,否则一般也不会太想去央行那儿讨骂。

因此,對于一家银行来说,它的行为函数是:

1.规模:尽可能用足杠杆,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张资产规模,赚取更多息差收入。

2.利差:尽可能用便宜的方式“弄”到基础货币,以扩大利差。

上文解释了理论上的基础货币运行,但在我国实践中,有几个问题,可能使业务本质与上述理论有所差异:

1.制约规模扩张的并不一定是法定存准率。上例中,基础货币总额100元,法定存准率20%,那么意味着银行放贷业务规模上限是500元(理论上极限的货币乘数是5倍)。但现实中,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制约着放贷规模,包括央行的合意信贷额度、存贷比(现已取消)、MPA中的广义信贷、其他监管指标(流动性比率、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因此,不能简单拿法定存准率倒数作为货币乘数,现实中的货币乘数变化多端,跟法定存准率只有很粗略的关联关系。

2.银行会采取一些业务规避监管。上例中,理论上极限的货币乘数是5倍,100元基础货币只能承载500元的存款。但是,有些种类的存款并不参与存准率的计算,比如部分非银金融机构存放银行的存款。因此,银行可以设法把客户存款转换为非银金融同业存款(比如让客户去买理财),从而减少了存准率的分母,存准率就变大了(当然,还要考虑不同存款有不同利率)。然后,它就又可以扩张贷款,派生存款,做大了资产规模,赚更多钱了。

猜你喜欢
法定负债存款
智取红领巾
柏林喜迎三八妇女节
29城居民人均存款排名:北上广人均存款超10万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第27周全国民间借贷市场利率13.03%/年降0.17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及死亡率
世界名著诞生趣闻四则
合理负债能够加快医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