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声波反演在樊18—3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018-09-10 07:22:44张书凡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8年4期

张书凡

摘 要:樊18-3块位于大芦湖油田的西北部,构造处于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的金家—樊家鼻状构造带北端,构造较为简单,构造形态呈由西向东抬升的单斜构造。沙三中底部及沙三下顶部发育一套高阻的灰质泥岩,砂岩与灰质泥岩速度差异较小,阻抗叠置,常规声波反演无法准确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根据本区储层的特征,充分利用现有的测井资料,对声波测井曲线进行曲线重构,以突出储层与灰质泥岩的速度差异,使得波阻抗反演对储层描述的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拟声波;储层预测;波阻抗反演

1 概况

樊18-3块位于大芦湖油田西北部,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高青扇三角洲主流向北东方向推进,湖盆不断下沉,扇三角洲的沉积速率略大于盆地的沉降速率,扇三角洲前缘向前推进,在樊18-3块形成了大面积的滑塌浊积砂体[1]。沙三中底部及沙三上顶部发育一套高阻的灰质泥岩,地震反射为弱振幅。目的层段地震反射均反映了浊积砂体不稳定沉积、相带变化快、横向速度变化大的特征。对樊18-3块声波曲线进行直方分析得出:沙三下高阻灰质泥岩,声波值平均为245us/m,其速度为4080m/s,砂岩与灰质泥岩速度差异较小,阻抗叠置,常规声波反演无法准确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

2 拟声波曲线反演

叠后储层地震反演的前提是地震弹性参数如速度、波阻抗等能有效区分储层与非储层,但由于樊18-3块沙三下灰质泥岩发育,砂岩与灰质泥岩之间的阻抗差异很小,导致沙三下目的层稀疏脉冲反演效果差,不能准确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区储层的特征,充分利用现有的其他测井资料,对声波测井曲线进行曲线重构,以突出储层与灰质泥岩的速度差异,使得波阻抗反演对储层描述的能力显著提高。

2.1 井资料标准化处理

由于测井资料是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利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测量的,在各个井的测井资料之间,必然存在着以仪器刻度为主的一些误差。显然,如果不消除这些误差,就无法获得更为准确的油藏描述。把单井的测量值通过标准化方法转换成标准刻度下的测井值即是标准化的过程[2]。通过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处理,可以使整个工区范围内的所有井的测井曲线有一个统一的刻度标准,能够更准确的对油藏进行描述。

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依据是具有相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物,其岩性、电性大致相同。因此同一研究区不同井的同类测井曲线对同一标准层段的测井响应是相似的。选取樊18-3工区内沙三中3砂组顶部一套分布稳定的泥岩段作为标准层段进行测井资料的标准化。

2.2 测井曲线的重构

为了正确地重构声波曲线,需对目标区内各测井曲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自然伽马测井反映的是地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放射出来的γ射线强度,可用以划分岩性,特别是能明显反映出对砂泥岩的差异;自然电位测井反映的是地层的自然电位大小,能将渗透性好的砂岩与其他岩层区别开来;补偿中子测井则反映了地层中含氢量,而含氢量与孔隙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补偿中子测井可反映孔隙度的大小。由上述可知,了解不同巖性地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的统计特性指导曲线重构,有助于较好地保持各曲线响应对应的原有地质特征。

通过樊18-3工区25口井曲线分析,发现自然电位曲线能很好的反映岩性信息,砂岩对应低SP值,泥岩对应高SP值,由此可以看出,SP可以很好地反映岩性信息。因此,使用SP曲线与声波时差曲线进行重构。对比重构前后曲线可以发现,重构后的曲线砂泥岩速度差异增大,低声波值对应储层,高声波值对应泥岩及灰质泥岩,重构AC曲线能很好的反映储层信息,为其后的反演预测提供了一个好的测井约束资料基础。

2.3 拟声波阻抗反演效果分析

对比常规反演剖面和拟声波阻抗剖面(图2-1),发现沙三下8-10砂组,砂岩灰质泥岩阻抗严重叠置,无法准确识别有利储层,不能满足识别砂体的边界和厚度的要求。经过SP-AC曲线重构后的拟声波阻抗反演剖面,沙三下8-10砂组储层横向展布特征明显,砂体尖灭特征清晰,横向上分辨率也较高。

3 结论

在储层预测中,当声波曲线不能有效区分储层和非储层时,可以选取其他能反映储层特性的曲线和声波曲线融合生成拟声波曲线进行反演。本文使用自然电位曲线和声波曲线融合重构出的拟声波阻抗曲线,进行测井约束反演,最终实现储层边界的准确刻画,得到较理想的反演结果,达到了识别砂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林.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模拟在储层反演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2):249-252.

[2]邹德江,于兴河,王晓畅,等.油藏研究中测井曲线标准化优化方法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