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超
摘 要:荣72块为辽兴油气开发公司主力生产区块,平均油井16口,开井7口,待作业井6口,预计正常开井13口。日产液34.7t/d,日产油21.9t/d,日收气7000m3,平均检泵周期305天。举升工艺面临着偏磨严重、供液不足,洗井漏失、粘土膨胀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荣72块举升工艺优化寻找一种适合的举升工艺方案,达到高效开发该区块的目的。
关键词:偏磨;深抽;举升
1 区块概况
荣72块位于辽宁省大洼县境内,为中孔低渗储层,泥质含量13%,为强水敏油藏,油藏埋深2410~3090m,油层中深2750m,平均泵挂深度在2451m,平均液面深度2140m。共有油井16口,开井7口,待作业井6口,预计正常开井13口。日产液34.7t/d,日产油21.9t/d,日收气7000m3,平均检泵周期305天。主要存在生产问题:
①荣72块油层中深2750m,生产后期地层能量低,注水开发难度大,泵挂深,普通抽油杆易疲劳断脱;油井多为定向井,偏磨井段均大于300m,杆管偏磨严重,易造成杆断、管漏;地层出泥浆易造成卡井。该区块检泵周期较短,2015-2017年检泵作业22井次,投入作业费约120万元,检泵作业原因主要以偏磨造成的抽油杆断脱、卡井为主,占检泵次数的82%。
②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水敏问题严重。由于荣72块油井普遍气油比高,各类作业施工时必须洗压井,由于该区块地层能量低,地层水敏严重,洗井后排液周期长、油井产能大幅下降甚至停产。
检泵周期短是荣72区块油井降本增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频繁检泵造成作业成本提高;杆管损耗严重;作业洗井造成地层污染,严重影响该区块的产能。因此延长荣72块油井检泵周期对于节约作业成本,保证荣72块油井稳产意义重大。
2 举升工艺优化方案
针对荣72块生产油井面临的生产问题,坚持现实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提出荣72块举升工艺优化,计划在该区块推广钢制连续抽油杆配套延长检泵周期技术,该技术由钢制连续抽油杆、长柱塞防砂泵以及其他配套井下工具集成应用,可效有效缓解杆管偏磨、保证抽油杆使用寿命,解决地层泥浆卡泵问题;钢制连续抽油杆可以实现2600m的深抽,深抽增油效果明显。
钢制连续抽油杆具有防偏磨、奈高载荷、杆管环空大、冲程损失小的特点,本身具有加重杆可以有效延缓偏磨、延长油井检泵周期;长柱塞防砂泵具有防卡功能,可以有效防止地层出泥浆造成的卡泵左右;强磁防沉器可以有效吸附杆管偏磨造成的摩擦碎屑,防止碎屑磨损油管及泵筒;防污染洗井装置实现了抽油管柱和洗井管柱的脱节和起管联动,消除了由于抽油过程中管柱蠕动造成封隔器解封的不利因素,可有效持久保持封隔器密封状态。
3 预期效果
钢制连续抽油杆配套延长检泵周期技术在其他油井使用效果良好,檢泵周期最长可以达到1000余天,使用寿命6年以上,使用后预计检泵周期由原来的305天延长至730天,平均每次检泵节约作业5.5万元。
6年使用寿命内检泵次数由7次减少至3次,平均单井节约作业次数4井次,深抽增油10000以上。
减少作业成本:
减少的检泵次数×单井作业费用×区块开井数
= 4次×5.5万元/井次×13口
= 286万元
减少抽油杆投入成本:
一次性投入费用+作业次数×作业需更换抽油杆长度×抽油杆单价×区块开井数
= (2600m/口×28元/m+2万元)×13口+300m/井次×28元/m×7井次×13口
= 120.64万元+76.44万元
= 197.08万元
增油创效
=(1-30%)×增油量×(原油价格-税金-人工成本)
= 0.7×10000吨×(3181元/吨-400元/吨-808元/吨)
= 1381.1万元
预计投入:
钢制连续抽油杆投入长度×单价+长柱塞防砂泵费用+其他配件费用
= 2600m/口×13口×80元/m+12000元/口×13口+1万元/井次×13口
= 270.4万元+15.6万元+13万元
= 299万元
预计单井投入23万元/口,区块13口井共计投入299万元。
钢制连续抽油杆使用寿命内共计可以节约各类成本483.08万元,增油创效1381.1万元以上,共计创效1562.18万元,投入产出比1:6.2,预计0.96年回收投入成本。
4 结论
荣72块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面临着杆管偏磨、地层能量低、水敏严重等生产问题,造成该区块各类生产成本的增加和产能的浪费。该举升工艺的实施对于降低荣72块各类生产成本,提高油井生产效率预期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罗英俊,万仁溥.采油技术手册(第三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154-156.
[2]董旭浩.连续杆深抽配套优化设计与现场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