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健
摘 要: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人类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对于开发利用油气资源也十分的重视。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油气工业的发展历程截然不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石油和天然气的日常需求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要更加的慎重,对于石油储存和运送技术发展和前景十分的慎重。本文将围绕石油天然气的工业发展历史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展开论述,展望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业技术发展前景
0 引言
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是十分大的。与水资源和空气资源一样,油气资源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但是油气资源是有限的,油气资源存在的地理位置也是随机不确定的。因此一旦确定了油气资源的地理位置,就需要以强大的储运技术为支撑,以矿区为中心进行存储资源和运输资源。油气资源的储运技术着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国家资源的稳定,保障人民的正常生命和安全,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要求非常严格。
1 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历程
对于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我们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这是非常罕见的。它是在历史上最早的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在十九世纪中期,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开始形成并蓬勃发展,有许多种不同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及运输的方式,从最初的公路铁路运输,然后到水上运输到发展管道运输,油气运输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存储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一阶段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业的发展是最慢的、最困难的时期。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石油行业也开设了自己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引入了许多世界先进技术使得中国油气储运技术水平得到补充。直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行业已经彻底实现了工业技术的自主创新,的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 石油天然气工业技术发展历程
2.1 工程设计发展
目前油气工业主要有三种工程设计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应变设计技术和大型储罐设计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油气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项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手工工作,这不仅是因为它能够更方便快捷地确定卫星遥感的选线。同时它还能通过精确的计算机计算和分析,可以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应变设计技术的主要应用到地震易发地区和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它首先是选择特殊材料来面对多个自然灾害。其次他可以掌握计算方法,同时提出基于应变算法的设计准则,以充分解决突发情况。大型储蓄罐设计主要是以国外大型储蓄罐为原型,旨在满足我国油气储罐应用的储藏,突破这一技术行业垄断。
2.2 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总的来说,油气储运工程目前的施工技术与过去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的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检测,然后采用不同的工程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机械化施工技术满足了高钢级、大直径、厚壁钢管的焊接要求。自动焊接技术的焊接质量远远超出了施工阶段。机械化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现阶段施工的效率,解决了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非开挖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改善了一些障碍路段的施工问题,弥补了传统开挖技术的缺陷。这种技术的推广不影了响施工道路的正常使用,而且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非开挖管道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解决了软、硬跨地质穿越的世界性难题。
2.3 工程运输技术发展
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业可以从原来的落后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最重要的原因是实现了长距离运输,我国已在运输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先进的运输技术的引进到符合我国地质特征的交通技术自主研发,在中国的石油天然气主要运输技术在这一时期已经大大提高。含蜡原油管道输送技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十年蓬勃发展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存和运输行业,这一技术突破了技术难题,提高了整体技术水平,使中国在国际上的管道输送技术处于领导水平。对含有油蜡技术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而且实现了高效和安全的石油管道运输,并实现通过整个运输线连接全国资源远程运输工程,并在同一时间一直在保证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交通运输。对输油管道的运输效率,实现这一技术在中国提供石油和天然气长距离运输的技术保障。
3 未来展望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业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欧美地区东气、南北向北、海上陆空”油气分布网络,有效保障了油气资源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将保持稳定快速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将逐步提高。我们应该加快“东南海上油气通道,构建四条战略通道,中国西北部和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渠道,中国东北和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通道,中国西南地区的缅甸油气通道”,提供一个持续的资源基础发展管道业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由于上游和下游产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动脉之间的联系,长距离管道负责中国70%的石油和99%的天然气输送任务,因此石油管道行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战略期积极发展的机会。同时,随着油气管網规模的扩大、管道输送系统的日益复杂和国际能源竞争的日益激烈,现有的理念、技术和装备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完善,以应对新的、更大的挑战,包括产业发展带(下转第10页)(上接第8页)来的挑战。结合储运业和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它不仅是未来的方向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存储和运输业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我国的储运行业提高了管网的运行水平,增加了节能减排,促进了管控一体化建设,促进了设备国产化的进程。
3.1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升管网运行水平
随着石油天然气供需的不断扩大,油气管道规模化、网络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基于单、少管道的运行管理方法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管道安全运行的整体优化已经成为提高管道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需要引入系统工程理论,从系统级解决资源分配、供需平衡、网络配置和优化操作等问题。贯通系统可靠性分析和研究,积极开发大型油气管网仿真优化软件,更好地支持了国内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
3.2 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随着世界含蜡原油开采比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含蜡原油面临着改造的挑战和责任。基于纳米材料的特殊作用,他可以可作为蜡状原油低温流动的改性剂。目前,经过纳米材料改性剂处理后,大庆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稳定的老化性能良好,大大延长了管道的安全停输时间,实现了冷降、降温或常温转炉。含蜡原油的研究基于纳米材料的油流改性技术将成为未来原油管道输送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产品油气减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促进油气储运行业的节能减排,值得进一步研究。
4 结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是惊人的,令人惊羡的,就目前的发展来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也颁布了一些符合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规章制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油气资源的储运中,在我国的独立研究下,现场施工技术、工程运输技术和工程设计与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这些技术为产业保障,油气资源储运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业的未来方向必将被运载。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得到发展。毕竟,把国家的经济安全放在首位,应该是当前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红莹,马贵阳,王健,等.冷热原油顺序输送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J].当代化工,2013,40(6):622-624.
[2]吴玉国,陳保东,李小玲,等.冷热原油顺序输送弯管内混油特性数值模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3):125-129.
[3]罗冰.浅析油田多相混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1(6):118-119.
[4]刘婧.论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1):100-101.
[5]黄伟.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科技风,2010(4).
[6]蒋子卓.浅析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J].中国化工贸易,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