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评价,虽然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但因为评价形式多样、评价结果无记录和评价效果不容易检测等因素,使口头评价极少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有些课堂上充斥着简单模糊、机械重复、语言随意、指示不当的评价,使口头评价成为了一种形式,实质上没有任何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头评价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71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语文课堂因其学科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形式也丰富多样,但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那怎样的评价才适应课程所提出的评价要求呢?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浅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
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性沟通现象,都是语言教学。没有沟通与语言的学科教学是不存在的。”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也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部分。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强调激励性,强调“奠定每一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但激励性并不等于无原则,并不等于颠倒黑白。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要求准确、规范和个性化。准确,是指评价语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老师、同伴等要引导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取向正确的价值判断。规范,并不是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僵死的、程式化的所谓“激励性口头评价”,诸如“嘿嘿,你真棒”、“你真聪明”等之流。这样的评价语言,不是说不好用,但用多了,老师就有了些漫不经心机器人的味儿。学生也会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不过是些惯用的手段,因而,他们也就没有了兴奋点。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语言表扬的是学生的人格,而不是表扬学生的行为。久而久之,这些对人格的赞美会让学生认为自身的价值必须依附在他人给予的赞同上。个性化,指评价者(教师、学生)要针对被评价者的个性及价值客体的特点,作出具有评价者自身特点的口头语言评价。或幽默风趣、或平和亲切……课程强调,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训导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弯下腰来,用自己的爱心去贴近学生的心灵,聆听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声音,学会宽容。
二、民主而多元化的评价,构建“平等和谐课堂”
1.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民主型教学观。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作为语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当然应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生生交往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但养成评价自己和評价别人的习惯,更要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
2.个性不同的学生,评价应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要求更应不同。对活泼开朗的学生可以说:“你敢于大胆发言,很勇敢!”对内向腼腆的同学可以说:“你讲得很好,能再响亮地讲给大家听一遍吗?”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应该有较高的要求,如:“我想你应该考虑得更全面更深刻些”、“希望你在语言方面再简练一些”等;对于学习后进的孩子应采取鼓励性的评价,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如:“你思路正确,只不过忽略了一点”、“声音响亮是你的优点”等;对敢于创新的学生可以说:“你的想法别具一格,很有新意。”……教师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全面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激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就能够真正实现“平等对话”,促进学生发展。
三、发挥评价的提升功能,关注学习过程
一位老师在上《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课文第一段,看谁读得美!”第一个学生读了一遍,教师评价:“你读得真棒。同学们表扬他。”学生齐声喊道:“棒,棒,你真棒。”第二个学生朗读能力差一些,声音也小,读得没有激情。老师说:“你要继续努力,谁还来试试?”第三位同学读得声音洪亮、流利,老师的评价是:“你读得真有感情,我们向他学习。”一节课下来,掌声、喊声、表扬声,不绝于耳;真棒、真有感情,交相辉映,课堂气氛热烈,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老师的这些模糊性评价,对学生的能力提高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真棒”,学生真棒在哪里?不知道;“真有感情”,何处感情处理得好,充满怎样的感情,不明白;“继续努力”,朝哪个方向继续努力,不清楚。此时的激励性评价只是起到单纯的肯定作用,被表扬的同学得意洋洋,眉飞色舞,但朗读水平在原地停留,得不到提高。朗读能力差的同学没有得到老师的帮助、点拨,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推进作用。
老师在评价那位读得不太好的学生时,可以说:“如果把课文中描述的景色浮现在脑海里,注意语气和表情随着句子意思变,肯定会读得很棒!”那么,不但该生在今后的朗读中会掌握这一朗读技巧,对全班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学习提高。对第三位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境中,把自己当作蔷薇花,所以读得那么有感情”。在这些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给予了必要的方法指导,有意识的渗透一些基本方法,发挥了评价的提升作用。
四、把握时机,体现价值
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适时到位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当学生们只要表现出有益于学习的行为或语言时,教师都要给予表扬性的评价,而不应视而不见或延时评价,挫伤学生积极性。当学生发言有进步时,适时适度的赞扬、鼓励,或许能改变一个学生今后思考问题的状态;学生发言超出正常认知的范围时,即使夸张一些的评价也是可取的。
在日常的教学中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的教师上课时,常常对于学生的回答马上轻率地评价“对”或“错”。这样不能很好地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也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丧失了许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宝贵时机。我们可以适时地采用延时评价,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开展积极思维活动,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和他们在语文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激励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