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早晨,四川航空公司的3U8633飞机像往常一样,从重庆起飞,飞往拉萨。四十分钟后,当飞机平稳进入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上空时,飞机突然发出一声闷响。声音不大,如同爆米花爆裂的声音,可这一声闷响,就如同惊雷炸响在刘传健的心头。他赶紧伸手检查面前的挡风玻璃。“割手!内层玻璃裂了!”这意味着飞机的承受力受到了破坏,飞机可能要发生故障。
“准备下降高度,备降成都。”刘传健迅速向管制台报告,做出立即返航最近的成都机场的决定,同时示意副驾驶员发出遇险信号。
然而,话音未落,伴随着一声巨响,驾驶舱右侧的挡风玻璃突然爆裂,密闭的飞机突然破出一个大洞。机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瞬间把副驾驶员的上半身吸出了窗外。刘传健本能地伸手去抓飞出窗外的副驾驶员,但够不着。强劲的风猛地灌进了机舱内,温度瞬间降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整架飞机都在剧烈抖动。此时的情况极为凶险,缺氧、酷寒、时速八百米的劲风,几分钟之内就会令人体达到生理极限。
此时,机舱内的乘客们突然听到“砰”的一声,接着灯黑了,乘务员和餐车都飞了起来,随后又落了下来,随后氧气面罩从上面掉落下来。面对眼前猝不及防发生的一切,绝望和恐惧瞬间蔓延。有人事后在网上写道:我清晰地感受到身边乘客眼中的绝望,他们大概也在我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绝望。
驾驶舱里的刘传健机长却已经感受不到任何事物,他平静地回忆着那个瞬间:耳朵里没有声音,感觉不到缺氧和寒冷,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控制住飞机状态!飞出山!飞回成都!
减速,下降高度……他费力地操纵着飞机。“很纠结!想尽快下降高度,又担心速度大飛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刘传健紧握操纵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
几分钟后,飞机逐渐平稳,刘传健在第二机长梁鹏配合下戴好氧气面罩,凭借多年的飞行经验,参考有限的飞行数据信息,手动返航备降。
7时42分,他驾机成功备降到成都双流机场。刘伟健奇迹般挽救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在9800米的高空,他完成了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的壮举”。
人们感谢“英雄机长”的壮举,更加被他临危不惊的心理素质深深折服。他的这份沉着冷静,源自哪里?
他的战友说:刘传健总是爱琢磨、爱钻研。从空军到民航,刘传健从普通飞行员到飞行教练再到民航机长,“多看一眼、多想一下,从部队到民航一直这样。”迄今为止,川藏航线他已飞行100余次,但“每一次飞行前,都要进行特情处置准备”。
热议锐评:“英雄机长”挽救的不止是一百多条生命,更是一百多个家庭。蓝天之上充满未知,这次,刘传健做出了难度更高的证明。沉着来自于实力,而这份实力是多年技术、意志、心理和经验的磨砺积累。
素材运用:学会冷静;让沉着走进心灵;英雄人物;奇迹来源于 ;那一瞬间的壮举……
(资料来源:新浪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