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珂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插管麻醉下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选取了2015年8月~2017年12月于院内拟采取口腔插管麻醉下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取围术期护理模式,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口腔插管麻醉下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患者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宜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口腔插管麻醉;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围术期;护理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作为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疾病类型,由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症状,因此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极高,且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口腔插管麻醉下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作为目前临床中常见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治疗方式,其虽然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如何解决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成为了大量研究学者所关注的内容[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54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通过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针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期望以此来为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提升产生有利的影响,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了2015年8月-2017年12月于院内拟采取口腔插管麻醉下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且得到了伦理委员会批准。干预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7岁~58岁,平均年龄(42.35±6.58)岁。对照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范围为10岁~60岁,平均年龄(44.27±7.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术前健康教育以及术后常规呼吸道护理等,干预组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模式,护理方法如下:
(1)术前护理:①心理護理: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方式,并告知其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手术案例的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呼吸道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做好对患者术前的呼吸道准备,评估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或咳痰等练习,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使其在术后可以有效咳痰;③口鼻腔准备:针对伴有咽喉部或口腔炎症的患者,应当立即通知主治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术前5d使用醋酸氯己定进行漱口,预防口腔内出现切口感染;
(2)术中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通知主治医生,针对术中牵引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通过软垫保护的方式减少插管处对皮肤产生的压力,术中使用开口器将患者的下颌撑开,牙齿松动患者可以通过佩戴牙套的方式避免牙齿损伤;
(3)术后护理:①情绪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患者手术结束后,由护理工作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密切监护,尤其是针对患者的情绪变化,患者心态作为其恢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将对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情况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患者手术结束且意识清醒后,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紧张的心情;②家属沟通:向患者家属解释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反应,包括头痛、呼吸困难等,并叮嘱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当立即通知医护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提高患者家属对病情的认识,从根本上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③疼痛护理:护理工作人员通过对患者注意力的分散,在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采取语言暗示或播放音乐等方式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于患者头痛时与其进行交流,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觉;④呼吸道护理时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采取持续低流量吸氧的方式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等锻炼,定期引导患者进行吸痰,细谈时间不可超过15s,避免由于吸痰过度使患者缺氧;⑤感染预防:密切监测患者的切口情况,及时为患者更换药物,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术后可使用庆大霉素口腔喷雾的方式进行感染预防。
1.3 观察指标
利用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教育等,根据护理结果将其分为①十分满意;②满意;③一般满意;④不满意,四个等级,其中总满意度=(①+②)/(①+②+③+④)×100%。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疼痛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来看,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
干预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手术治疗作为临床中常见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治疗方式,目前,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依然是相关领域内关注的重点难题,目前临床中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均有其相应的有点和局限性[3]。传统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由于需要行气管切开,因此对患者带来了较大的损伤,且容易总结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近年来针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主要以口腔插管麻醉下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治疗为主,但患者术后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依然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部分研究学者表示,围术期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4]。
本研究通过对口腔插管麻醉下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结果调查,发现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取有效围术期护理模式将为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产生有利的影响,其主要是因为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使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比较结果来看,干预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围术期护理的作用下,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之间均得到了显著的缩短,其主要是因为在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呼吸道等護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减轻了患者对于手术治疗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和开展,缩短了手术的治疗时间。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围术期护理将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这与郝敏和蒋静华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通过对20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发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1.70%,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的50.00%且患者的康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进一步体现出了围术期护理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5]。
综上所述,通过对口腔插管麻醉下口咽寰枢关节松解术患者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宜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泓,王冰,吕国华.内镜辅助经颈前路松解后路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远期疗效分析[1].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05):344-348.
[2]徐慧民,姚惠娟,傅洁,陶静娟,陆群英,濮建峰,吴品飞,郑纪虎,宛传丹.口咽部护理在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05):562-563.
[3]张杰敏,王文星,吴青霞,等.颅颈交界区畸形经口咽入路寰枕关节松解后路枕颈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8):27-28.
[4]王珊,马殿群.1例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复位融合术治疗小儿鹅颈畸形围手术期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31(05):324-324.
[5]郝敏,蒋静华.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合并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2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07):93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