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露璐
摘 要: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多重影响,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媒体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如何紧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也为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2-0182-04
Abstract: 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multiple influence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universities, which has also brought new featur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universities. Of new media developmen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both connected with how to realiz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is the new media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facing major challenges, as well as in the new media era,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Keywords: new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新媒體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与传统的知识传播媒介——图书、报纸等“旧媒体”相比较,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和受众融合性等特征,新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时代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改变了大众获取和交互信息的方式,更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对人们产生极大影响。其中,大学生是新媒体中最广泛最活跃的使用群体,因此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明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复杂化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出现诸多变化。新媒体打破了时空局限,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丰富多样,除了使用传统媒介,还可以通过即时快速的新媒体平台,如QQ、微信、互联网信息网站等多渠道获取知识。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也多重的。新媒体使得信息资源内容丰富,信息检索越来越便捷,信息传播形式复杂多样。特别是手机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无线网络和4G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虚拟的社交环境和平台,大学生减少了户外活动和集体活动,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在不断减少,但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方便许多。依据选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大学生在新媒体开放、虚拟的网络空间环境中,传播交流主体边界消解,让他们顾虑较少,可以较为自由的表达想法,自身的困扰、苦恼等问题,在拉近线上交流距离的同时,也会削弱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和传统媒体的制约力也失去了原有的优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日益削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更为复杂。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检索信息、使用信息,精准查阅和使用信息资源;如何趋利避害,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合理的引导;通过哪些有效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便利,而非阻碍,都成为高校思想整治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可选择方法途径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的一大优势是打破时空的限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十分多样,教育方式更加灵活。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收到好的工作效果,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网上课程视频教学,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方式同学生进行联系。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和信息形态的刺激,能够更加有效的同学生进行交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即时互动,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个性需求,及时反馈、没有空间限制的新媒体平台。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性特征明显化
思想活跃、乐于接纳和使用新生事物的95后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充满了热情和关注。高校大学生群体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 所占比例较高,如表2所示。有一些同学还通过新媒体适度发布观点,如表3所示。
新媒体的双向自由互动性传播促进了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彰显,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样,拥有平等的进行自我展示的平台,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单向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灌输的特点弱化。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也成为发布信息、表达个人观点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者。大学生对话语权的掌握,对海量信息资源的筛选和汲取,彰显学生自身自主学习意识的深入,促进探究知识能力的不断加强。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弱化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大学生们选择网络、电视及户外媒体为最常使用的三个媒体,如表4所示。
网络成为大学生使用时间最长、频率最高的新媒体。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多超过2小时,如表5所示。使用智能手机浏览新闻的时间大多少于1小时,如表6所示。
传统的大学教学活动多基于学科的系统性学习,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书本理论的深度理解和掌握。此外,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为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难以得到体现。新媒体时代信息量巨大,而且信息更迭速度极快,大量碎片化信息,微博、微信等情绪化、个人化、主观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充斥网络,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以主导舆论化境,对传统的系统学习造成冲击,极大的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传统模式与新媒体如何优势互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相对滞后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海量的信息资源,大学生常使用手机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微博、论坛等网络舆论媒体等应用来获取。如表7所示。
新媒体的时代,网络、手机、微信等深刻的影响95后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智能手机各种应用的普及,让很多繁琐的事情都能“一键搞定”,大量的视频、图片和热点新闻、便捷的检索方式和高效的传播路径,十分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也让许多大学生一味的只求“快”、“高效”。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时时更新的形式多样的信息相比较明显滞后,内容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也难以跟上新媒体的快节奏,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一大挑战。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仍较为单一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相对单一,工作范围和时效性也受到极大的限制。依据相关调查数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使用新媒體(如微信、QQ等)与学生互动频率较低,如表8所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充分的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忽视新媒体的双向互动特征,如没有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部分高校在网络上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等,但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高的状况,对这些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平台内容较少、信息更新慢的情况,有的精品课程网站无法打开,不能实现真正的新媒体资源共享,因此学生关注度较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平台作用发挥有限。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需的信息共享资源庞大
新媒体的信息资源广泛、传播速度快、实时的双向互动,使得网络、视频、音频等媒介都成为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以依赖于方便、灵活互联网的慕课为例,慕课的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可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保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实现教育公平化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慕课众多的教育资源,涉及各所院校的优势学科、重点专业,实现跨地区、跨学校、跨领域的资源汇聚和使用。学习著名高校、教育机构的优质、精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借鉴慕课发展经验,增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希望参与学习的学生,有邮箱、有网络,注册通过后,便可在线学习,共享优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同时,必须明确海量信息资源的甄选标准,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平台。信息资源的传播者和受众对于媒体资源的理解,由于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使得同一事物被赋予多种涵义。如何甄选与识别来源渠道广、复杂多变的海量信息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针对海量新媒体资源选择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秉承考虑“学生实际需求、专业需要、社会要求”这一标准,充分体现出信息资源的普遍适用性和实用性。
(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多样方法、搭建宽泛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进行思想教育时,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在塑造人们灵魂、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调动人们积极性,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手段、方法和程序的总和。”①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勇于创新,结合学生实际和教育环境的具体化要求,改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状态。
凭借新媒体内容多样、实效性强、双向互动等优势,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老办法和新方法的互为补充。鼓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报纸、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手机等媒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和多重载体。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把硬性、直接、统一的教育教学评价转变为以人为本、定性与定量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结合的方式。后IT时代实现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启了网络化、大数据时代。以慕课为例,慕课课程以10分钟、15分钟、20分钟短时间视频为主。因此,慕课课程体量小,知识点细化和分解后,可重复观看、反复学习。无门槛、灵活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实现学习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视频讲授、数字教材为辅助材料、在线作业与考试的结合,碎片化的知识易于掌握和学习,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优势明显,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集中表现。
在调查中了解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互动的新媒体方式以微信,QQ为主,具体数据如表9所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新媒体的频率,如表10所示。
在课堂、座谈会、汇报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媒介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开放式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开展工作。大学生往往在新媒体平台,会更加直接、坦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涵盖范围广,渗透度高
对于高等学校教学、教育、学习生活,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途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使用新媒体参与到教学工作中,着重提高自身在网络语言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在教育手段上不断开展实践与探索,实现新媒体功能与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相契合,以期实现互相促进和发展。以专题探讨、经验分享等形式,组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新媒体教学、教研活动,互相学习,提高媒介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自主研究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整合多种学科资源,实现交叉学科、跨学科的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的建立和使用,可以适度避免高校思想整治工作者的重复性工作,更为高效的组织日常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并通过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期望发展目标和水平。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课程涉及社会实践、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课程的开展要围绕通识教育课程,依据本校办学特色,开展规划和设计。充分利用网络现有的诸多成功经验,开办社团、协会等网站,运用BBS论坛、电子邮件等。此外,高效、合理的各种实践基地是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的重要场所和实践平台,如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培养基地或者爱国教育基地等。
注釋:
①陈小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J].思想教育研究,1997(2):7.
参考文献:
[1]张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析[J].高教探索,2016(2):118-123.
[2]丁慧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45-46.
[3]黄鑫云.“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9):39-41.
[4]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151-156.
[5]杨占良.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6):132-133.
[6]张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9):119-122.
[7]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