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斐 吴 越
医护人员执业环境综合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着政府对医疗卫生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居民的文化素质及医疗费用的负担能力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1-4]。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执业环境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不仅能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更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人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5-7]。医护人员的执业环境不仅是指其工作环境,还包括工作安排、收入、晋升期望、心理压力等诸多工作支持因素[8-9]。当前,虽然我国医疗环境总体上讲还是比较和谐的,但是近年来,依然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医闹”等搅乱医院秩序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高额赔偿使医院苦不堪言;医疗纠纷事件逐年增加,医务人员被辱骂,殴打事件时有发生,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医疗执业环境不断恶化,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需要医方(包括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还需要患者的配合和社会政策、法律、资金等的支持[10-12]。目前对于医疗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患者满意度等基于患者视角下对医患关系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的分析,而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等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从医生的诸多工作支持因素出发,探究医生执业环境对医患关系医方因素的影响,以期为有关部门为优化医护执业环境,改善医患关系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建议和依据。
1.1 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在某市选取四家医院,根据四家医院拥有医生的比例,按工号抽取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437份,回收率95.4%。
1.2 调查方法 在文献复习和与医生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某市医院医生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医生工作支持因素、医患关系医方因素和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等部分。问卷为自填式,采用独立和匿名的方式。信息的收集采用集中自填的形式,由调查员现场发放并讲明填写的要求和意义。问卷当场回收,初步核检质量,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1.3 质量控制 问卷形成后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预调查,及时发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正,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了集中统一的培训,数据由专人整理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和检查,确保数据准确和完整。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调查了医生437人,其中男224人(51.3%),女213人(48.7%)。年龄分布20~60岁,均数34.66岁,30~39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医生总数的47.2%。大多数医生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下学历8人(1.8%),本科学历53人(12.1%),研究生学历344人(78.8),研究生以上学历32人(7.3%)。在编职工407人(93.1%),合同工及其他30人(2.7%)。工作年限为1~42年不等,均数9.05年,中位数6年。技术职称方面,主任医师56人(12.8%),副主任医师78人(17.8%),主治医师129人(29.5%),住院医师154人(35.2%),医士11人(2.5%),其他9人(2.1%)。
2.2 影响因素分析
2.2.1 工作质量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医生执业环境状况和医患关系的医方因素两个方面。根据之前的研究及本市医疗环境的特点,医生执业环境状况的调查从工作安排、收入情况、收入与工作的匹配情况、晋升公平性及前景、工作场所环境、精神压力5个方面展开。影响医患关系的医方因素众多,本研究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医患间不愉快情况及应对三个主要方面展开[4],研究医生执业环境因素与医患关系医方因素的影响。
2.2.2 工作态度 Spearman分析结果表明,医生对患者的服务态度与其对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评价(P<0.01),对收入与付出匹配程度的评价(P<0.01),对未来5年晋升可能性(P<0.05)及目前的精神压力状况(P<0.01)呈现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当医生对收入不满意,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对晋升前景失去信心且精神压力大的情况下,工作中出现倦怠情绪,工作积极性下降,再加上工作量大等因素,导致与患者的沟通时间减少,工作态度受到影响。
表1 医生执业环境因素对诊断失误情况影响的比较
2.2.3 医患间不愉快情况及应对 在对医患之间是否发生不愉快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医患之间是否发生不愉快与排班制度是否合理(P<0.05),医生对收入是否满意(P<0.01),医生自觉收入与工作付出是否匹配(P<0.01),以及工作场所环境(P<0.05)存在相关关系(表2)。这可能是因为由于排班不合理,工作强度大,更容易导致医生出现诊断失误;对于排班制度和收入的不满,是医生在工作中出现倦怠情绪,对患者的态度受到影响,与患者交流不够;同时,工作场所噪杂、不舒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也影响着医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时的心情。因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医患冲突成为医患间不愉快的原因。同时调查也显示,96.1%的医生在与患者发生不愉快后进行了解释,这与医生工作支持因素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表2 医生与病人或病人家属间发生不愉快的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生执业环境因素与医患关系的医方因素有着诸多密切的联系。当前关于医患关系的研究多以患者为中心,关注医生的服务态度、质量等对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然而医患关系涉及医患双方,医患关系的医方因素背后的原因同样值得关注。本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医院的医生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与此同时,对于收入水平、晋升公平及晋升前景、医院提供的工作环境等的评价不甚乐观,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医生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医方因素,从而对医患关系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3.1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避免医务人员长期高负荷工作
医院在追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应不断加强医院管理建设,根据患者数量、类别等,对医生工作量进行量化,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的原则,依此合理配置人力资源[13],使医务人员的配置数量适宜,结构合理,既满足医疗服务的要求,同时避免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从而使服务质量受到影响,与患者的沟通不足,对医患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3.2 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注重医务人员收入公平
医生对收入及收入公平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工作态度,应建立健全的医务人员薪酬管理制度,采用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保障医务人员收入公平,使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付出相匹配。
3.3 改善医疗环境,保障医生职业安全
良好的医疗环境与医生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4]。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对医生人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是医生在承担着高负荷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人身安全的风险,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压力。因此,医院要改善医疗环境,将医院安全管理列入医院 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医生应对不安全因素的能力。
3.4 缓解医生精神压力,加强对医生的人文关怀
调查结果表明,医生的精神压力普遍较大。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努力提高医生待遇,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听取一线医生的呼声并关心医生身心健康及生活,为医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缓解医生的精神压力,使其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为病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