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青少年选手心理技能培养
——以南京青奥会为例

2018-09-10 00:06:27卢方群黄伟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体育风尚 2018年12期
关键词:青奥会奖牌奥林匹克

卢方群 黄伟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心理技能是熟练运用心理技术活方法调节、控制自身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用以强化和维持竞技状态的根本技能”、“控制感情的强烈程度和唤醒水平的身心技能”与“追求卓越的过程中相对独立的认知技能”构成了心理技能理论体系的三大支撑巨柱。对运动员心理技能的培养,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当中找寻切入点,分类思考,逐一研判,终成行之有效的策略[1]。正处青春期的青少年选手,思想还不够成熟,情绪自控能力还不够强大,维持最佳比赛状态、化解赛前焦虑、比赛中独立思考果断决策的能力都远未纯熟,进一步的培养也就很有必要。本文南京青奥会三人篮球项目为例,基于观测访谈结果,探讨青少年选手心理技能培养的策略和路径。

一、立足南京青奥会三人篮球竞技比赛项目,揣摩青少年运动员心理技能系统培养策略

南京青奥会(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3V3)于2014年8月18在 至2014年8月26日在五台山体育中心篮球场举行。该项目设男(女)子团体赛和个人赛共4项,共有20支代表队,160名运动员。团体赛设金银铜牌,分奖前三名;个人赛1金,1银,2铜,分别授予前四名[2]。笔者有幸观看了数场比赛,对张卓、付磊、焦海龙三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印象相对深刻,赛后又得以同三位运动骄子面对面讨论比赛细节,从谈话中,我们可以嗅出三位运动员心理技能现状,并推知其训练的方法。

(一)赛前:认清现实,明确定位,制定方案,拒绝焦虑

紧张和焦虑是由于人们对陌生场景的过激反应,由于对新事物和新环境的底细不知道,不清楚,内心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失去把握和控制,最终形成干预可能也是徒劳的无力感;加之对既定活动有着较高的期待值,这与现实的把控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结果就必然出现焦虑。焦海龙在同笔者探讨为何在比赛过程中总是能从容应对,丝毫不见紧张之感,原因在于他对此次比赛的目标定位有了较为清晰的认定,并且结合自身队友和对手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比赛计划;还在比赛开始的起一天,亲自去篮球场考察试炼了近一个小时,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比赛,他是有一个相对充分的准备的。认清现实,就要了解青奥会的本质。青奥会秉持的是真奥运精神,是为了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地以选手而不是金牌为中心的最接近奥林匹克精神的现代国际赛事。2014年南京青奥会延续这一核心理念,以“分享青春,共享未来为口号”,将“让奥运走进青年,让青年拥抱奥运”的申办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青奥会不为奖牌,而是希望打破奥运会奖牌游戏异化趋势,重新实现向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认清了这个现实,就不难对自己将在比赛中做什么,怎么做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和蓝图,也就不至于出现金牌压力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二)赛中:专注自信,建立暗示,激活潜力,放松自我

如上文所言,青奥会最主要的功用就是要以青少年运动员为载体,传承文化,释放创造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和国际关系,推进公平竞争,构件和谐世界。奖牌不过是副产品,核心目标是要促进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和隔代传承。处于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尊等背景或政治倾向的原因,上一代的奥运人更多的背负了国家和民族施加的金牌压力,运动是手段,奖牌是终极目标,这导致奥林匹克精神渐丧,竞赛本质日渐异化。付磊认为,在训练中,我们是花了大力气和精力来进行文化的教训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深入了解,让我内心油然而生自豪感。也是因为胸中有数,因此我不会怯场。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当选手并非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是否能够赢得比赛,而是认为我自己是干的文化活,是要将文明的优秀文化和对现代社会准则极其价值倾向传播开去的时候,因为,注意力被转移了,心理技能得以加高分,反而比赛成绩能得到较大突破[3]。放松了,不紧绷,发挥效果自然也就上去了。

(三)赛后:总结提升,打牢基础

赛事结束后,笔者在同焦海龙的谈话中,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不止一次地对比赛时某些技术的运用细节和球权的处理决策表示遗憾和不满意,而这些是它在前几次比赛中都不同程度地犯过的错误。更要命的是,在犯同样错误的时候,他总感觉自己有情绪快要时空的过激表现,比如用力砸球,向对手爆粗口等。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结束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埋头睡大觉,而是立即静下心来,向组织者索要相应的比赛资料,向教练员和心理辅导员征求意见,经过反复推敲,认真总结,不断完善自己控制内心负面情绪的能力;同时推进对积极正面情绪的调用,以便于于为下一次比赛打好基础。

二、结论

可能有读者会认为笔者的主张仅仅适用于青奥会,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大谬的。本质上,青奥会所主张的奥林匹克精神和青年的参与和创造,以及注重文化传承,自我认识和友谊构建这些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体育竞赛终极人文价值。因此,本篇对青少年心理技能培养所要依托的思路和理论导向,同样适合奥运会等世界级比赛运动选手的训练。督促他们少一点金牌压力,多一些自我期许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青奥会奖牌奥林匹克
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环球时报(2022-07-25)2022-07-25 15:24:12
一枚特殊的奖牌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0
青奥会自来水保供工程管道穿越滁河的防洪评价
青奥会研究若干重点领域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