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习近平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和主线,同时习近平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当我的十九大为我国发展变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为我们正确把握体育事业的特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新时期群众体育发展内涵的和深度理解是需要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明确新时期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实施措施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高全民素质,丰富人民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新时代群众体育的发展特点,群众体育的内涵不仅仅定格在单一的概念理解和简单的思维套用,而是充分拓展群众体育的丰富思想层次、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等,在新时代的发展大背景下,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矛盾,以下将群众体育的发展内涵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学习和理解十八大以来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阶层对体育事业尤为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全面健身在群众体育中发展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的出台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活力,在新理念、新规划、新决策和新要求等的领导思想下,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2017年,我国体育场地为195,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扩大道1.66m2。,此外体育服务水平和社会指导专业人员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二是充分认识到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群众体育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社会主体矛盾主要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均GDP的快速增长使人们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充分和需求之间出现矛盾,例如一些个性化的健身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群体数量庞大,消费层次多元化,使得健身消费需求与供给之间出现矛盾。
三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新时代群众体育的发展思想和举措,形成具有实效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群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中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严格按照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展开高效的实施措施,全面推动群众体育快速发展。
针对我国群众体育新时代的发展特征,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也应相应地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完善,首先是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和目标,通过引入民主化管理机制,吸纳社会团体、俱乐部及民众等团体来完善群众体育管理层次,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组织参与其中;其次,在不断深入改革的前提下提升群众体育的制度和社会化管理水平,使群众体育能够在制度健全,且公民具有高度制法律意识的约束下健康开展群众体育。而社会化管理机制是指运用市场机制,引入和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参与到群众体育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群众体育管理的民主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由于群众体育的民众性特点,政府管理部门应作为公平公正的引导者、裁判者和参与者,严格把控体育项目准入资格,不过分干预市场的正常供需,切实维护市场的有效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可对外开放优质的公益性或低收益性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资源;其次,吸引更多的企业、单位投资体育事业,经营体育场馆建设,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业务;政府还应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适当结合,帮助一些企业提供用地紧张、税费过高等优惠政策,从而满足人民更多的美好生活需求。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乡这一二元化的矛盾,政府部门首先要做好统筹规划,严格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将城乡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协同推进。为了不断缩小我国各个地区间的差距,各地区也要积极响应相关发展规定和实施战略要求,制定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发展计划,努力做到成具有特色化、价值化和信息化,即形成区域特色品牌文化的群众体育;具有娱乐性、观赏性和健身性,将人文与体育性协调融合;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下提高群众体育的便捷性科学性和传播性。最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保障农村享有公平的体育资源全力,给予经费、硬件设施和专业指导人员的支持,只有从根本上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群众体育水平,才能整体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质性发展。
不同层次的群众体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各个群体组织的作用,协调各组织之间的联系,各司其职,构建系统完善的体育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各界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和相互提升的合作关系,二者通过不断的沟通和磨合促进群众体育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多元化主体参与式管理,形成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经营的群众体育发展管理模式。同时,为了使政府能够更好引领,群众参与意识更为主动,政府部门应放权于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组织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形成较强的自我管理和监管能力,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体制,促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