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家凰 沈仙萍 舒利贤 崔凌峰 文登鸿 司闯 雷瑛
(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贵州 六盘水 530000)
农业隶属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国内农业从业素质较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摆脱这一困境,国家先后开展一系列工程。1994年和2004年分别开展了“绿色证书”制度和“阳光工程”。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始受到社会关注。2013年,农业部明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本责任主体。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联合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并要求各省、市和县三级机关,因地制宜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开展新型职业农业培育工作,标志着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来临。2015年,为开展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部、团中央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制定了《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实施方案》,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培育高素质现代青年农场主1万名。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是今后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并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加快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步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指对专门从事农业的人们进行培训,在培训高技能的基础上,需要提升农业教育培育,使农民更好地接受科技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旨在以农民素质及技能的提高作为核心,获取最大利润作为手段,培育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会管理、善经营、能创业等综合性的新型职业农民。
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建设情况。目前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主要有培训机构、实训基地、田间学校三种。其中培训机构5家,即: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六枝特区分校、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盘县分校、水城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六盘水市钟山区分校和盘县畜牧兽医学会。培育实训基地14家,即:贵州省六枝特区天香茶叶有限公司、六枝特区朝华农业科技发展公司、贵州鸿森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道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六枝特区永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六枝特区岩脚镇草原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省志靖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盘县“啦啦仙谷”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盘县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盘县沙淤高山花卉产业示范区、盘县老黑山核桃产业示范区、盘县民主生态茶叶产业园区、六盘水市钟山区民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六盘水市钟山区钟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培育田间学校6所,即:盘县剑春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农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盘县火铺兴胜养殖有限公司、盘县水资源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市钟山区周家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六盘水市钟山区艺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本情况。由图1可见,2014年度-2016年度以来我市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377人,其中2014年度3860人,占总数的37.2%;2015年度4086人,占总数的39.4%;2016年度2431人,占总数的23.4%。
图1 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2.3 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基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社会化分工的差异,新型职业农民可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由图2可知,我市以培养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为主,达5211人,占总数的50%;其次是培育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3257人,占总数31%;培育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1909人,占总数19%。
2.4 新型职业农民在不同区域分布基本情况。图3显示:盘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分布最多,占全市的35.14%,而六枝特区新型职业农民人数最少,仅占全市的9.66%。
图2 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图3 不同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分布情况
3.1 高度重视,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政策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国家重大惠农政策,旨在培育适应我国现代化生产的农业从业者,提高农民生产素质,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省级累计在我市投入1982万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其提供资金保障。中央、省、市和县四级结合实际制定了最适合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总体思想、培训任务、培训内容、组织和保障措施等。在培训中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培训专业和课程设置,合理调配师资力量,使整个培训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
3.2 完善“三库”建设,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基础支撑。“三库”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库、培育基地库和培育师资库,培训对象库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核心,库内学员质量高低显著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我市基于摸底调研,实施精准培育,将符合具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潜力学员纳入培育对象,积极加强培育对象库建设。培育基地库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场地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划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践教学常设于示范基地内,基地示范引领作用优劣,制约着学员培育积极性,结合实际,对基地开展申报、审核工作,以优胜劣汰为基本原则,层层筛选,将辖区内优秀示范基地纳入培育基地库中,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基地保障。培训师资库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顺利完成的智力保障,我市按照省农委关于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的有关要求,在六盘水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公告,组织各县区申报培训机构,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核实、择优认定、网上公示和上报备案等程序,同时按照省科教处的要求,切实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培训师资队伍,遴选具有“三农”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及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师资库,并通过举办师资队伍培训班,集中推广参与式培训模式,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和兼职教师队伍。以培育对象库为核心,培育师资库提供智力保障,培训基地库提供场地支撑,三库有机结合,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保驾护航。
3.3 后续帮扶指导,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技术保障。根据实况,省、市及县分级出台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服务。按照不同类型职业农民特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到乡镇进行重点指导,实现按需培训。适时对参训学员进行跟踪服务和后续指导工作,弄清学员所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转化成果,对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总结农民培训工作的经验,更好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4 强化典型宣传,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平台保障。制作典型职业农民专题片,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主线,以学员参加培训、回乡创业、带动致富的典型事例为内容,邀请市电视台对典型职业农民进行现场采访并在电视新闻频道宣传,全方位展示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工作成效,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宣传平台。
4.1 培训组织部门多,领导不统一。党校、组织部、农业和林业等多部门均开展培训,领导不统一,组织混乱,导致培训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难以统一,农民在生产中无所适从。二是重复培训多,主要是培训地点和内容的重复,往往在一个地方培训多次,而有的地方一次培训也没有;一种内容培训多次,出现了“学了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地方学”的怪现象,使本来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培训缺乏连续性。有些部门的培训是一阵风,使农民无法受到连续性的教育培训。四是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往往是为了推销某种产品而举行培训,甚至推销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严重的挫伤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扰乱了培训市场。
4.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含金量”低,制约学员培训积极性。为提升培训证书含金量,我市先后出台《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但是全市能达到其认定标准的农民数量少,且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主要依托“3155”工程实施方案开展,落实到培训学员自身较少,导致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含金量不高,制约着职业农民培训积极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配套政策及法规体系不到位,除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一定资金扶持外并未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而只是对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产业扶持等方面的专项政策。二是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未形成合力,从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方面可知,多部门均有数量不等的扶持资金,但资金量差异很大,由于是按系统进行申报分配,各部门之间缺乏衔接和统筹,导致不同行业的合作社得到的扶持不均衡,存在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常未获得支持而一些却又重复支持现象。三是农村金融服务瓶颈突出,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村贷款难问题比较普遍,农村金融产品不能满足需要。
4.3 农村青壮年外出较多,优质生源组织困难。目前,农村贫困人口众多,新生代年轻人为适应社会发展、生活需求和方式的转变,多数选择外出务工或创业,在家务农多为老弱妇孺和儿童,新型职业农民招生标准的优质学员较少,导致参加培训的人员总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下,对新知识接收能力较差,严重制约着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质量。
5.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扶持机制。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的重大基础工程大力推进,围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育目标,积极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出台政策,建立制度,形成长效扶持机制。地方政府要出台配套政策,成立地方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加大工作指导督导考核力度,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制定具体措施,促进扶持政策落实。
5.2 规范企业用人制度,确保“证书”的含金量。针对政府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大中型专业合作社用工准入制度作硬性要求,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人员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申报强农惠农项目及龙头企业,持有“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优先聘用,工作待遇相对无“证书”农民较高。
5.3 建立师资库,规范培训教师范围,明确合理的授课费。让本土专家进入师资库,规范教师授课费,减少外聘教师高额费用,确保后续跟踪服务落到实处。增强“证书”的含金量,使农民从“要他学”变成“他要学”,增强职业农民的获得感。